一种减少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氧化铁皮残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727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效率的方法,1)马氏体刀具钢成分中Si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控制为0.4%~0.55%;2)连铸板坯产出后进入保温坑缓冷;3)轧制过程中,进入热轧加热炉时保证温度>200℃,以200~350℃/h快速加热到1200~12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氧化铁皮残留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提高马氏体刀具钢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减少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氧化铁皮残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马氏体刀具钢为较难酸洗钢种,按现有工艺生产的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后有氧化铁皮残留的风险,需增加重工成本,重工后板面存在色差,以及效率低的缺点。马氏体刀具钢Si含量较高时,高Si不锈钢其氧化铁皮剥离性差、易残留,高温时,可在基材合金与氧化层间氧化生成连续的Si02,与氧化层中的FeO生成Fe2SiO4,阻止铁离子在氧化铁皮中的扩散,同时加热过程中在氧化铁皮和基体之间容易生成Fe2SiO4,将氧化铁皮牢固粘在基体上,后续再轧制容易被压入,在产品表面残留氧化铁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氧化铁皮残留的生产方法,解决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后氧化铁皮残留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提高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效率的方法,包括:
[0006]1)马氏体刀具钢成分中Si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控制为0.4%~0.55%;
[0007]2)连铸板坯产出后进入保温坑缓冷;
[0008]3)轧制过程中,进入热轧加热炉时保证温度>200℃,以200~350℃/h快速加热到1200~1250℃,确保在炉时间>190min,控制炉内温差在20℃内,再以0.8~1.0m/s的速度进行除磷,粗轧终轧温度≤1050,精轧终轧温度≤950;
[0009]4)精轧钢卷经层冷喷水冷却后,以<800℃盘卷温度盘卷,空冷42

48h,进入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
[0010]5)在调质产线对热轧板进行轧制,轧机压下力300~320tf。
[0011]步骤3)采用七架轧机轧制,压下力具体为:
[0012]第一架轧机,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250tf,钢板中部1/3的压下力≥270tf,钢板尾部1/3的压下力≥310tf;
[0013]第三架轧机,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240tf,钢板中部1/3的压下力≥250tf,钢板尾部1/3的压下力≥260tf;
[0014]第七架轧机,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120tf,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130tf,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140tf。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热轧工艺,避免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后氧化铁皮残留,避免因氧化铁皮残留导致重工、影响下游品质以及效率低等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一种提高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效率的方法,包括:
[0019]1)马氏体刀具钢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 0.4%~0.55%;Si0.4%~0.55%;Mn0.4%~0.6%;Cr13.2%~13.5%;P<0.03%;S<0.005%;N<0.08%;Cu<0.4%;Ni<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
[0020]2)连铸板坯产出后进入保温坑缓冷;
[0021]3)轧制过程中,进入热轧加热炉时保证温度>200℃,以200~350℃/h快速加热到1200~1250℃,确保在炉时间>190min,控制炉内温差在20℃内,再以0.8~1.0m/s的速度进行除磷,粗轧终轧温度≤1050,精轧终轧温度≤950;
[0022]4)精轧钢卷经层冷喷水冷却后,以<800℃盘卷温度盘卷,空冷42~48h,进入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降低盘卷温度可使锈皮疏松;
[0023]5)在调质产线对热轧板进行轧制,轧机压下力300~320tf,有利于氧化铁皮表面Fe2O3的破碎。
[0024]步骤3)采用七架轧机轧制,压下力具体为:
[0025]第一架轧机,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250tf,钢板中部1/3的压下力≥270tf,钢板尾部1/3的压下力≥310tf;
[0026]第三架轧机,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240tf,钢板中部1/3的压下力≥250tf,钢板尾部1/3的压下力≥260tf;
[0027]第七架轧机,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120tf,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130tf,钢板头部1/3的压下力≥140tf。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表1:马氏体刀具钢成分(wt%)
[0030]CSiMnCrPSNCuNi实施例10.410.450.4113.400.0250.0040.070.350.25实施例20.410.480.4013.410.0280.0040.060.380.28实施例30.410.520.4113.430.0260.0030.060.360.27
[0031]表2:轧制工艺参数
[0032][0033]表3:精轧压下力分配(tf)
[0034][0035]表4:氧化铁皮厚度
[0036]氧化铁皮厚度μm实施例10.5实施例20.58实施例30.63
[0037]本实施方式减小氧化铁皮厚度,酸洗效率提高,避免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后锈皮残留,避免因锈皮残留导致重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马氏体刀具钢热轧板酸洗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马氏体刀具钢成分中Si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控制为0.4%~0.55%;2)连铸板坯产出后进入保温坑缓冷;3)轧制过程中,进入热轧加热炉时保证温度>200℃,以200~350℃/h快速加热到1200~1250℃,确保在炉时间>190min,控制炉内温差在20℃内,再以0.8~1.0m/s的速度进行除磷,粗轧终轧温度≤1050,精轧终轧温度≤950;4)精轧钢卷经层冷喷水冷却后,以<800℃盘卷温度盘卷,空冷42

48h,进入罩式退火炉进行退火;5)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向东方健方剑锋梁健浑黄卫文罗杰林杰谢水旺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