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变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607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框架结构、顶板、底板、后板、控制箱安装板以及沿着框架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左隔板、中左隔板、中右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中左隔板、中右隔板和右隔板将柜体分成三个隔舱;三个隔舱中的两个隔舱中分别放置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柜体上的变流器模块,另一个隔舱中放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控制箱安装板上的控制箱;每个变流器模块的直流输入端与对应的直流铜母线相连,每个变流器模块的交流输出端与对应的交流铜母线相连;与两个变流器模块的直流输入端分别相连的直流铜母线之间可选择性地通过电缆连接;还包括功率电阻组件、左边接线盒、右边接线盒、中间接线盒、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牵引变流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需求剧增,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 的交通也有原先的地铁一种形式向多样化发展,同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的供电制 式也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目前供电制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DC750V供电电压制式,另一种 是DC1500V供电电压制式。另外不同区域和不同用户对轨道交通车辆的控制方式(包括车控和架控)的要求 也不同,另外,用户可能还需要对现有已经安装的牵引变流器的控制方式进行更改。目前,牵引变流器的一般生产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根据项目要求设计柜体及内部 布线,然后根据设计出的工程图加工生产,由于各个项目的要求不同,例如上文所述的供电 制式和控制方式的具体要求,牵引变流器都是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单独设计牵引变流器的 柜体,这不仅增加了设计者的工作量,而且在对牵引变流器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只能抛弃现 在安装的牵引变流器,重新设计并重新加工,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专利号为ZL01231801.9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牵引变流器,该牵引 变流器采用的车辆控制方式是架控,不能为控制方式为车控的车辆所用,另外,该牵引变流 器的模块数量众多,整体装置重量大,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能够在不需要重新设计 柜体的前提下,较容易地实现供电制式和车辆控制方式的改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包括一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框 架结构、顶板、底板、后板、控制箱安装板以及沿着所述框架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 的左隔板、中左隔板、中右隔板和右隔板,所述左隔板、中左隔板、中右隔板和右隔板将柜体 分成三个隔舱;所述三个隔舱中的两个隔舱中分别放置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柜体上的变流 器模块,另一个隔舱中放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控制箱安装板上的控制箱;每个变流器模 块的直流输入端与对应的直流铜母线相连,每个变流器模块的交流输出端与对应的交流铜 母线相连;与两个变流器模块的直流输入端分别相连的直流铜母线之间可选择性地通过电 缆连接;还包括功率电阻组件、左边接线盒、右边接线盒、中间接线盒、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 感器。优选地,两个变流器模块分别放置在左右两个隔舱中,所述控制箱放置在中间的 隔舱中。这样,柜体的重心与几何中心相一致,有利于对称和受力平衡。优选地,所述放置变流器模块的下方的柜体底部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支撑 横梁。优选地,所述每个变流器模块的下方的柜体底部还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L形滑板,所述L形滑板与变流器模块的底边相配合,起导向作用。这样,不仅可以在安装过 程中对变流器模块进行导向,并且有利于提高抗震性。优选地,所述功率电阻组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左隔板和右隔板上。优选地,所述左边接线盒和右边接线盒的电流传感器可拆卸地分别固定在左隔板 和右隔板上,所述中间接线盒的电流传感器可拆卸地固定在控制箱挡板上。优选地,所述电压传感器安装在控制箱的上部,并且固定在中左隔板上。优选地,所述牵引变流器还包括设置在固定在所述左隔板、中左隔板、中右隔板和 右隔板顶面上的吊耳。这样,可以方便将牵引变流器吊装在机车底部。本技术提供的牵引变流器能够在不需要重新设计柜体的前提下,较容易地实 现供电制式和车辆控制方式的改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 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牵引变流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 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变流器,该牵引变流器包括一 柜体,该柜体包括框架结构、顶板2、底板15、后板13、控制箱安装板29,以及沿着框架结构 的长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左隔板7、中左隔板8、中右隔板9和右隔板10,还包括左边接线 盒5、中间接线盒4和右边接线盒3。上述组成柜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左隔板7、中左隔板8、中右隔板9和右隔板10将柜体分成三个隔舱,该三个隔舱 中的两个隔舱中分别放置一个可拆卸的固定在柜体上的变流器模块11和12,另一个隔舱 中放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控制箱安装板29上的控制箱1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变流器模块 11和12分别放置在左边的隔舱中和右边的隔舱中,而将控制箱放置在中间的隔舱中,这样 可以使得柜体的重心基本与柜体的几何中心一致,有利于牵引变流器的对称和受力平衡。每个变流器模块的直流输入端与对应的直流铜母线相连,每个变流器模块的交流 输出端与对应的交流铜母线相连,并且可以借助螺栓相连,在图1-图5中,变流器模块11 的直流输入端与直流铜母线30相连,变流器模块11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铜母线19相连; 变流器模块12的直流输入端与直流铜母线23相连,变流器模块12的交流输出端与交流铜 母线22相连。由于变流器模块是可拆卸地固定在隔舱中,如果需要更改供电制式,只需要将原 来的变流器模块拆卸下来,更换成满足要求的变流器模块即可,不需要对柜体机型重新设 计,节省了开发的成本。与两个变流器模块11和12的直流输入端分别相连的直流铜母线30和23之间可 选择性地通过电缆连接。由于利用电缆连接,而不是采用现有技术中固定柜体的固定布线 设置,所以可以通过灵活改变电缆的布线方式,便可实现两个变流器模块11和12之间的独 立,即实现车控和架控两种控制方式的切换。放置变流器模块的下方的柜体底部设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支撑横梁,在图5 中,位于左隔舱中的变流器模块11的底部设置的是支撑横梁26,在右隔舱中的变流器模块 12的底部设置的是支撑横梁28。另外,在支撑横梁26和28上连接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 根L形滑板25和27,L形滑板与变流器模块的底边相配合,起导向作用,另外L形滑板和支 撑横梁的配合还可以防止变流器模块的左右晃动,提高变流器模块的耐振性。在控制箱底部通过两根支撑横梁24支撑。左边接线盒5、中间接线盒4和右边接线盒3的设置可以方便电流传感器的检查、 安装和拆卸,以及便于接线。左边接线盒5中的电流传感器18可拆卸地固定在左隔板7上, 右边接线盒3中的电流传感器可拆卸地固定在右隔板10上,中间接线盒4中的电流传感器 可拆卸地固定在控制箱挡板20上;电压传感器21可拆卸地固定在中左隔板8上。功率电阻组件14可拆卸地固定在左隔板7和右隔板10上。功率电阻组件14具 体由如下部分组成每个散热片上有两个功率电阻,功率电阻通过螺栓固定在散热片上。直流铜母线和交流铜母线通过螺栓固定在接线板17上,此接线板17的材料可以 采用环氧玻璃布板。为了方便将牵引变流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引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框架结构、顶板、底板、后板、控制箱安装板以及沿着所述框架结构的长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左隔板、中左隔板、中右隔板和右隔板,所述左隔板、中左隔板、中右隔板和右隔板将柜体分成三个隔舱;所述三个隔舱中的两个隔舱中分别放置一个可拆卸地固定在柜体上的变流器模块,另一个隔舱中放置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控制箱安装板上的控制箱;每个变流器模块的直流输入端与对应的直流铜母线相连,每个变流器模块的交流输出端与对应的交流铜母线相连;与两个变流器模块的直流输入端分别相连的直流铜母线之间可选择性地通过电缆连接;还包括功率电阻组件、左边接线盒、右边接线盒、中间接线盒、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喜李华翁星方忻力荣智林张祥马伯乐侥沛南黄南邹档兵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