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IL-23R抗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98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白介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IL

23R抗体及其用途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1193581.1、申请日为2021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抗IL

23R抗体及其用途”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抗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3]白介素23(IL

23)是由两个蛋白亚基,即IL

23特有的p19亚基(IL

23α)和p40亚基(IL

12β,p40亚基与IL

12共同使用)构成的异二聚体细胞因子,一般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或者树突状细胞产生并作用于表达IL

23受体的Th17细胞促进其增殖和稳定性。
[0004]IL

23诱导CD4+T细胞产生IL

17的过程是由活化的Jak2、PI3K/Akt、STAT3和NF

κB介导的。Tyk2和STAT家族的其他成员如STAT1、STAT4、STAT5也参与此过程。IL

23受体由IL

12Rβ1亚基和IL

23R亚基组成,构成异二聚体,其中IL

12Rβ1结合Tyk2,IL

23R结合Jak2。IL

23与其受体复合物结合,激活其下游的Jak2和Tyk2后,引起受体复合物磷酸化和STATs(1,3,4,5)对接位点的形成。然后STATs发生聚合、磷酸化,向核内转移并活化相应基因。IL

12诱导的结合DNA的复合物中只包含STAT4,而IL

23诱导的结合DNA的复合物中包含STAT3、STAT1、STAT4,还可能包含STAT3/STAT4二聚体。在淋巴细胞中,IL

23对STAT3的磷酸化作用较强,STAT4磷酸化相对较弱。磷酸化的STAT3入核后,与IL

17A、IL

17F基因的启动子结合,直接参与启动其转录与合成;也可以与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启动子结合,上调其表达,进而间接促进IL

17A、IL

17F的合成。
[0005]IL

23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相关,如炎症性肠炎包括克罗恩病(CD)、或溃疡性结肠炎(UC)、银屑病(PS)、银屑病关节炎(P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
[0006]炎症性肠炎(IBD)是以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UC)为代表的慢性复发性疾病,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便血。近年研究人员通过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技术证实IL

23在IBD患者的炎性黏膜中呈高水平表达,其高表达可促使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及NK细胞激活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同时刺激IBD病灶中部分亚群的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

γ、TNF、IL

2和IL

17A等炎症因子,从而促使其分化为Th17细胞,加重炎症反应。
[0007]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T细胞异常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近年来人们对IL

23/Th17通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一般认为,银屑病患者真皮中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

23,诱导Th17细胞和γδT细胞活化,并释放IL

17A、IL

17F、IL

22、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等炎性细胞因子。IL

17A、IL

17F及IL

22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导致表皮增生、棘层肥厚和角化过度等银屑病典型的病理改变。在皮肤炎症微环境下,角质形成细胞又可产生更多的IL

23和其他炎性因子、趋化因子,这样就形成IL

23/Th17正反馈循环,放大并加剧了银屑病慢性炎性病变过程为慢性皮肤角化疾病。
CDR2和VL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8、19和20所示;或者,
[0018]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的VH CDR1、VH CDR2和VH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3、24和25所示,轻链可变区的VL CDR1、VL CDR2和VL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8、29和30所示。
[0019]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1或21所示,或与SEQ ID NO:1、11或2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16或26所示,或与SEQ ID NO:6、16或26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可进一步包含重链恒定区、轻链恒定区、Fc区或其组合。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轻链恒定区是κ链恒定区。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是IgG1。
[0021]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和轻链,所述重链包含SEQ ID NO:34、35或36所示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所述轻链包含SEQ ID NO:31、32或33所示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
[0022]在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核酸分子,包含编码本专利技术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核苷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和/或轻链可变区。
[002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核酸分子编码重链可变区,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12或22所示,或与SEQ ID NO:2、12或22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在其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核酸分子编码轻链可变区,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17或27所示,或与SEQ ID NO:7、17或27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一致性。
[0024]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材料,为:
[0025](1)包含本专利技术的核酸分子的载体、宿主细胞或微生物等;或
[0026](2)上述(1)的表达产物、悬浮液、上清液等。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IL

23R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其中,重链可变区包括VH CDR1、VH CDR2和VH CDR3,轻链可变区包括VL CDR1、VL CDR2和VL CDR3,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的VH CDR1、VH CDR2和VH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4和5所示,轻链可变区的VL CDR1、VL CDR2和VL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8、9和10所示;或者,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的VH CDR1、VH CDR2和VH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14和15所示,轻链可变区的VL CDR1、VL CDR2和VL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8、19和20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IL

23R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11所示,或与SEQ ID NO:1或11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或16所示,或与SEQ ID NO:6或16具有至少90%、至少95%、至少96%、至少97%、至少98%或至少99%序列同一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IL

23R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进一步包含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优选地,所述轻链恒定区是κ链恒定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重链恒定区是IgG1的重链恒定区;更优选地,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括重链和轻链,所述重链包含SEQ ID NO:34或35所示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所述轻链包含SEQ ID NO:31或32所示氨基酸序列或由其组成。4.核酸分子,编码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IL

23R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优选地,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重链可变区和/或轻链可变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核酸分子编码重链可变区,其核苷酸序列如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泽吴振华徐统聂磊梅小芬陈刚王海彬陈旭晨潘晨晓
申请(专利权)人:海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