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5203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限位机构包括衬板、气囊、挡板、导轨、弯杆,衬板滑动于安装板凹槽的内侧,气囊处于安装板凹槽的内部,挡板处于气囊的侧面,导轨安装于安装板凹槽的内部,弯杆滑动贯穿于导轨的外侧,安装板凹槽的两侧开设有轨道,衬板的两侧于凹槽内部呈垂直滑动,衬板与气囊呈垂直滑动挤压,弯杆的另一端能够挤压至衬板的侧面,由于衬板无法于安装板的内侧呈水平滑动,因此衬板能够带动安装板朝电梯底坑内壁滑动,从而当制动器整体向下倾斜或晃动时,能够利用制动器的向下挤压增加安装板侧面与电梯底坑内壁的贴合紧密性,避免制动器于电梯底坑内壁进一步松动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用止停装置通常安装于电梯底坑的底坑平面或者底坑井道壁上,止停装置是通电时产生双向电磁推力,使刹车机构与电机旋转部分脱离,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在外加制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形成失电制动的摩擦式制动器,针对于止停装置的技术启示;对于止停装置的研究发现了以下问题:止停装置通常通过螺栓安装于电梯底坑内壁,且止停装置处于电梯轿厢的下端,当电梯轿厢停止时,电梯轿厢的下端对止停装置的上端形成向下重量,随着电梯轿厢的长时间挤压,止停装置靠近电梯底坑内壁的螺栓易松动,导致止停装置易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导致止停装置与电梯底坑之间的安装机构,无法在止停装置向下晃动时避免进一步松动的情况;目前,现有技术中的CN201880088611.2一种电梯的紧急停止装置,公开了停止装置,该专利技术供摩擦件插入而结合;以及固定部,其分别设置于摩擦件和被插入部,当摩擦件被插入到被插入部时,固定部使摩擦件与被插入部彼此嵌合而能够保持,固定部中的一方形成有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包括制动器(1),其特征在于:该制动器(1)的内部贯穿有导管(101),所述制动器(1)的背面设有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102)、螺栓(103)和贯穿板(104),安装板(102)处于制动器(1)的背面,螺栓(103)贯穿于安装板(102)的四角,贯穿板(104)处于安装板(10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1)通过电源线与电源回路连接,制动器(1)与电梯的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包括缆绳和电机,缆绳贯穿导管(101)的内部,导管(101)贯穿制动器(1)的侧面;安装板(102),安装板(102)的背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有限位机构,贯穿板(104)处于凹槽内部的上端,安装板(102)通过螺栓(103)安装于电梯底坑内壁;贯穿板(104),贯穿板(104)贯穿于安装板(102)内部的上端,安装板(102)向下滑动时,贯穿板(104)同步向下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衬板(2)、气囊(201)、挡板(202)、导轨(3)、弯杆(301),衬板(2)滑动于安装板(102)凹槽的内侧,气囊(201)处于安装板(102)凹槽的内部,挡板(202)处于气囊(201)的侧面,导轨(3)安装于安装板(102)凹槽的内部,弯杆(301)滑动贯穿于导轨(3)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移动及时止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02)凹槽的两侧开设有轨道,衬板(2)的两侧于凹槽内部呈垂直滑动,衬板(2)与气囊(201)呈垂直滑动挤压;气囊(201)和挡板(202),挡板(202)和气囊(201)均与衬板(2)呈垂直对应,气囊(201)呈半圆环状,半圆环呈180
°
,挡板(202)与电梯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辉王要辉曾胜治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亚富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