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34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输送装置、调节装置、驱动装置和料仓,料仓和支撑装置紧固连接,料仓出料口朝向输送装置,调节装置和支撑装置连接,调节装置和输送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和支撑装置紧固连接,驱动装置和输送装置传动连接,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链和输送带,输送链和输送带差速移动,通过调节装置对输送的防锈料粉末进行破碎,防止粉料粘连,驱动装置作为主要的动力源,用于驱动输送链和输送带传动,在传动过程中,通过输送链和输送带差速移动,使得粉料在输送链和输送带之间产生相对移动,防止粉料粘连在输送链或者输送带上,保证输送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锈料粉体输送
,具体为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锈料常被用于涂抹在设备外表面,用于隔绝空气,防止设备氧化,材料一般为精细的粉末状,并贮存于罐体中,在加工过程中,通过粉体上料装置送入加工设备中。
[0003]由于防锈料必须保持相对干燥的状态,才能满足后续的加工需求,然而,防锈料在生产过程中,会沾染水汽,容易造成局部粘连成块,影响后续加工质量,黏连成块的防锈料粉末也不方便进行输送和定量配比。
[0004]此外,由于贮存环境不同,防锈料结块部分以及湿度也不相同,对防锈料进行整体烘干不光会降低加工效率,一定程度上还极大增加的加工成本,不符合企业的生产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包括支撑装置、输送装置、调节装置、驱动装置和料仓,料仓和支撑装置紧固连接,料仓出料口朝向输送装置,调节装置和支撑装置连接,调节装置和输送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和支撑装置紧固连接,驱动装置和输送装置传动连接,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链和输送带,输送链和输送带差速移动。
[0007]支撑装置作为主要的安装基础,用于对其他各装置进行安装,通过输送装置将料仓内的防锈料粉末输送到下一个加工工位,通过调节装置对输送的防锈料粉末进行破碎,防止粉料粘连,驱动装置作为主要的动力源,用于驱动输送链和输送带传动,在传动过程中,通过输送链和输送带差速移动,使得粉料在输送链和输送带之间产生相对移动,防止粉料粘连在输送链或者输送带上,保证输送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侧设有罩壳,支架上设有输送通道,输送带和输送通道滑动连接,输送链和罩壳内腔滑动连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驱动电机和支架紧固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设有链轮,驱动电机通过链轮和输送链传动连接,驱动轮为动力轮,驱动轮和支架连接,驱动轮和输送带传动连接;调节装置包括测湿组件,支架上设有楔槽,测湿组件包括起板,起板置于楔槽内,输送带穿过起板和楔槽之间的缝隙,起板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极板,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源的电极柱连接成测湿电路,楔槽横向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起板两侧分别设有楔面,楔面通过输送带和楔槽壁面贴合。
[0009]支架作为主要的载体,上端安置罩壳,罩壳的内腔和输送通道用于提供相对密封的空间,防止防锈料粉末弥散在空气中,影响操作人员安全,通过输送通道对输送带进行滑
动导向,输送链在张力作用下,贴合在罩壳内腔的上壁,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架上,输出转矩,带动链轮转动,从而驱动输送链做回转运动,驱动轮也安装在支架上,内置动力电机,为动力轮,输出转矩带动输送带做回转运动;通过楔槽对测湿组件进行安装,在进行防锈料粉末输送过程中,防锈料粉末一直位于输送带上侧,只有到了起板处,由于起板位于楔槽内,起板和楔槽之间的间隙只允许输送带通过,因此输送带上端的防锈料粉末被送入起板上,随着防锈料粉末不断被送入起板上,推动防锈料粉末在起板上移动,当防锈料粉末湿度在许可范围内,两个极板和电源构成的测湿电路不会导通,当防锈料粉末湿度超过许可值时,两个极板通过防锈料粉末中的水汽击穿空气间隙,测湿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对防锈料粉末的湿度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粘连的粉料进入后续加工工位,影响加工质量,通过楔槽横截面积渐变设置,便于将输送带上的防锈料粉末推到起板上,进行湿度检测。
[0010]进一步的,调节装置还包括张力辊和提升缸,支架上设有调节腔,提升缸置于调节腔内,提升缸输出端和张力辊传动连接,张力辊外圆面朝向输送带下侧,输送链内层设有磨削面,上层输送带上表面和输送链下表面之间构成磨粉间隙,张力辊用于调节磨粉间隙大小,输送带线速度大于输送链线速度;磨粉时:位于张力辊靠近料仓一侧的磨粉间隙逐渐减小。
[0011]由于防锈料粉末中水汽的存在,容易造成黏连,调节装置通过张力辊和提升缸调节输送链和输送带之间的磨粉间隙大小,当防锈料粉末湿度较大时,通过提升缸输送线性位移,通过张力辊带动输送带局部进行上移,使得此处的磨粉间隙逐渐减小,张力辊上顶点对应的输送带和输送链之间的磨粉间隙最小,通过输送带和输送链差速移动,且输送带在此处的线速度大于输送链在此处的线速度,通过输送带带动防锈料粉末前移,使得结团的粉末沿着输送链的磨削面移动,形成类似摩擦运动,对结团粉末进行自动打散,保证防锈料粉末的分散度。
[0012]进一步的,起板两侧分别设有回转轴,起板通过回转轴和楔槽转动连接,两个回转轴轴线沿着输送带宽度方向布置。
[0013]通过在起板两侧设置回转轴,使得提升缸带动张力辊上移时,通过输送带带动起板做定轴转动,起板初始状态位于楔槽内,张力辊带动输送带上移时,会造成输送带张紧,通过起板转动,使得起板下侧的输送带逐渐伸直,降低输送带的张紧度,进行自动补偿,保证送料的精度,即进行均匀上料。
[0014]进一步的,起板远离张力辊一侧设有堵块,堵块和回转轴转动连接,堵块为楔形设置,堵块和楔槽贴合。
[0015]起板远离张力辊的一端为前端,由于起板需要沿着回转轴转动,为了防止运动干涉,通过在前端设置堵块,并进行楔形设置,初始状态,可以将起板和楔槽的横向截距封堵,起板前端弧形设置,堵块后端设有凹槽,当起板转动时,回转轴也沿着堵块做定轴转动,由于堵块向下转动被限位,因此堵块保持不动,并使凹槽贴合起板的前端弧形转动,使得起板前端和输送带之间的截距仍处于封堵状态,不会产生漏料,提高调节平顺性。
[0016]作为优化,楔槽和调节腔沿着输送带送料方向依次布置,张力辊通过输送带和起板传动连接。通过楔槽和调节腔依次布置,先通过楔槽内的两个极板对防锈料粉末进行含湿度检测,一旦湿度较大产生结块,通过调节磨粉间隙进行自动碎料,保证防锈料粉末的分散度,张力辊上移过程中通过输送带带动起板转动,相应减少动力结构设置。
[0017]作为优化,调节装置还包括电热丝,张力辊上设有升温腔,电热丝置于升温腔内。张力辊和输送带都是导热材质制成,可以用于导热,当含湿度较大时,通过张力辊的升温腔内的电热丝,对防锈料粉末进行加热,使水汽蒸发,便于进行破碎。
[0018]作为优化,提升缸和测湿电路电连。通过测湿电路和提升缸电连,当防锈料粉末湿度越大时,在进行测湿检测时,电导率越大,测湿电路上的电流越大,根据产生的电流大小,控制提升缸的输出位移,输出位移越大,则用于破碎结块的分离行程越大,从而根据防锈料粉末的含湿度自动调节分离行程大小。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起板位于楔槽内,起板和楔槽之间的间隙只允许输送带通过,因此输送带上端的防锈料粉末被送入起板上,随着防锈料粉末不断被送入起板上,推动防锈料粉末在起板上移动,当防锈料粉末湿度在许可范围内,两个极板和电源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上料装置包括支撑装置(1)、输送装置(2)、调节装置(3)、驱动装置(4)和料仓(5),所述料仓(5)和支撑装置(1)紧固连接,料仓(5)出料口朝向输送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3)和支撑装置(1)连接,调节装置(3)和输送装置(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和支撑装置(1)紧固连接,驱动装置(4)和输送装置(2)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链(21)和输送带(22),所述输送链(21)和输送带(22)差速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粉料黏连的防锈料加工用粉体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侧设有罩壳(12),支架(11)上设有输送通道(111),所述输送带(22)和输送通道(111)滑动连接,所述输送链(21)和罩壳(12)内腔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41)和驱动轮(43),所述驱动电机(41)和支架(11)紧固连接,驱动电机(41)输出端设有链轮(42),驱动电机(41)通过链轮(42)和输送链(2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43)为动力轮,驱动轮(43)和支架(11)连接,驱动轮(43)和输送带(22)传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测湿组件(31),所述支架(11)上设有楔槽(112),所述测湿组件(31)包括起板(311),所述起板(311)置于楔槽(112)内,所述输送带(22)穿过起板(311)和楔槽(112)之间的缝隙,所述起板(311)上端两侧分别设有极板(312),两个所述极板(312)分别与电源的电极柱连接成测湿电路,所述楔槽(112)横向截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所述起板(311)两侧分别设有楔面(3111),所述楔面(3111)通过输送带(22)和楔槽(112)壁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阿可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