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管监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51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热管监视装置。在现有的传热管监视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组合多段传热管束构成热交换器时,在热交换器的运转中,无法判定热交换器内的哪根传热管束闭锁或者粉尘的附着是否恶化。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热管监视装置使用于具有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段传热管束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对每个所述传热管束检测上游侧与下游侧的差压的差压检测机构。由此,能够确定异常的传热管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热回收器等的热交换器中,对翅片管等的传热管束的状态(水垢的附着状况、破损等)进行监视的传热管监视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如图7所示,在火力发电设备中,在火炉100内通过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燃 烧气体进行所需的热交换而成为废气,通过设置在烟道101上的脱硝装置102还原为氮氧 化物后,经过空气预热器(热交换器)103,排出到系统外。另一方面,从大气中取入空气,通过空气预热器103与废气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空 气,并作为火炉100的燃烧用空气进行供给。然后,通过AH差压监视器104,检测并显示空气预热器103的出入口之间的差压, 由此来管理空气预热器103的运转(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提出有如下方法,即,提前且可靠地自动检测出粉尘向设置在钢材加热炉上 的废热回收用锅炉(热交换器)的锅炉的传热管的附着,而且在吹灰器起动时,防止排放水 向锅炉传热管喷射,防止粉尘的凝结粘着,从而一直保持加热炉烟囱等的通风力,为了可靠 地防止向钢材的传热效率、废热回收效率的下降,而通过压力差测定器测定废热回收用锅 炉中的废气压力损失(输入输出侧压力差),若该废气压力损失ΔΡ成为设定值以上,则在 使吹灰器起动的吹灰器的运转方法中,在起动吹灰器时,沿不向锅炉传热管喷射蒸气的方 向喷射吹灰器的蒸气恒定时间,来清除吹灰器管内及配管内的水,此后,向锅炉传热管喷射 蒸气(例如,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方法中,存在如下问题,S卩,为了通过检测出热交换器的 出口与入口的差压来管理热交换器的运转,而组合多段传热管束构成热交换器时,在热交 换器的运转中,无法判定热交换器内的哪根传热管束闭锁或者粉尘的附着是否恶化。另外,在多段传热管束上堆积、附着有粉尘的情况下和在某特定部位的一个传热 管束上堆积有很多粉尘的情况下,由于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差压检测中无法辨别,因 此全部的吹灰器喷射同样的蒸气或压缩空气。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堆积很多粉尘的某特定的部位的1个传热管束,吹灰器的蒸 气或压缩空气的喷射量不足,从而该传热管束堆积越来越多的粉尘。此外,虽然传热管束的闭锁由灰的附着、水垢的产生所引起,但是由于水垢的产生 条件依赖于水垢的组成和传热管束中的温度,因此水垢在哪个传热管束中产生在该条件下 无法预测。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1461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10-2744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除上述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多段传热管束构成的热交换器的运转中,通过检测每个传热管束的差压,能够把握每个传热管束的水垢产生状 况的传热管监视装置。另外,其目的在于,在对某特定的传热管束喷射比其它的传热管束更多的蒸气或 压缩空气的情况下,由于该特定的传热管束破损的可能性升高,因此在运转中,指定异常的 传热管束。相对于上述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利用以下的各方法实现课题的解决。第一方法的传热管监视装置使用于具有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 多段传热管束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对每个所述传热管束检测上游侧与下游侧的 差压的差压检测机构。第二方法的传热管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法中,在各所述传热管束的下 游侧分别具备对在各所述传热管束内流动的热介质的泄漏进行检测的热介质检测机构。第三方法的传热管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法中,具备对通过所述差压检 测机构检测出的每个所述热管束的差压和通过所述热介质检测机构检测出的有无热介质 的泄漏进行显示的显示器。专利请求书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各方法,在热交换器的运转中,通过用差压检 测机构检测上游侧与下游侧的差压,能够对每个传热管束指定异常的传热管束。另外,在利用吹灰器进行水垢的除去时等,通过用热介质检测机构检测热介质的 泄漏,能够确认是否产生各传热管束破裂等的异常。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采用了传热管监视装置的火力发电设备的整体结构 图。图2是图1的热交换器及吹灰装置的放大俯视图。图3是使用了图1的热交换器的差压检测的传热管监视装置的结构图。图4是使用了图1的热交换器的差压检测的传热管监视装置的另一例的结构图。图5是使用了图1的热交换器的泄漏检测的传热管监视装置的结构图。图6是示出图3、图4的显示器的显示例的图。图7是现有的火力发电设备的传热管监视装置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 锅炉2脱硝装置3、3a、3b热回收装置4电集尘装置5脱硫装置6再加热装置7 烟囱8热介质循环配管9吹灰装置10鼓风机411a、lib 高温传热管束12a、12b 中温传热管束13a、13b低温传热管束14a、14b、15a、15b、16a、16b 吹灰器20监视盘21差压运算器22修正器23数据管理器24存储器25显示器30 挡板31排液回收管32停止阀33排液罐34排液抽出管35遥控操作阀36排液成分分析器P1 P4压力检测器DP0 DP3差压检测器F风量计Ft运转状态量Fo定运转状态量Ptl Pt4压力测定值APtl APt3 差压值APtlx APt3x修正差压值IVTt事件数据a变换系数Lai La4文本显示图像Lm图像选择显示图像Lcll Lcl3测定差压显示图像Lc21 Lc23测定差压显示图像Lc31 Lc33测定差压显示图像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基于图1、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采用了传热管监视装置的火力发 电设备的整体结构。此外,作为锅炉1的燃料而使用煤、石油等,在来自锅炉1的废气中,包含有氮氧化 物(N0X)、硫氧化物(S0X)、粉尘等的大气污染物质。如图1所示,从锅炉1排出的燃烧废气被导入填充有催化剂的脱硝装置2内。在脱硝装置2中,利用作为还原剂而注入的氨(NH3),将废气中的NOx还原成水和氮,使其无害。 从脱硝装置2排出的高温的废气的温度通常成为120 150°C。该高温的废气被导入热回收装置3 (第一、二热回收装置3a、3b)内,通过与热介质 (水+脱氧剂(例如胼))进行热交换,而进行热回收。从各热回收装置3a、3b排出的废气温度为80 110°C。此外,在各热回收装置3a、3b中被加热的热介质经由热介质循环配管8,传送给后 述的再加热装置6。如图2所示,在所述两台第一、二热回收装置3a、3b之间设置有吹灰装置9。从第一、二热回收装置3a、3b排出的低温的废气进行合流并被导入电集尘装置4 内,从而将粉尘从低温的废气中除去。被除去粉尘的废气通过利用电动机驱动的鼓风机(ID风扇)10而被导入脱硫装置 5内。在脱硫装置5中,利用石灰石吸收除去废气中的SOx,产生石膏作为副产物。此时,从脱硫装置5排出的废气通常下降到45 55°C。若原封不动地将该废气释放到大气中,则由于低温,产生难以扩散、成为白烟等的 问题。在此,将该废气导入再加热装置6,并通过从热回收装置3a、3b经由热介质循环配 管8传送来的热介质将该废气加热到规定温度以上,然后从烟囱7排出。此外,在图1中示出有锅炉1的例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内燃机、燃气 轮机、焚烧炉等各种废气发生源。另外,作为火力发电设备,可以采用火力发电成套设备、垃圾等焚烧成套设备。接下来,基于图2,说明作为热交换器的热回收装置3a、3b的详细情况。如图2所示,在脱硝装置2与电集尘装置4之间的废气管道内并列设置有两个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热管监视装置,使用于具有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的多段传热管束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对每个所述传热管束检测上游侧与下游侧的差压的差压检测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香川晴治村上盛纪宫地刚之冈本卓也神山直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