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证件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39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复合型证件卡。在外封套内以平面相对方式至少接合有两层信息载体结构层,其中之一为在与外封套相接触的表面上被覆有可目视信息的载体结构层,另一个为设置有与UHF频率相适应电路芯片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层。该证件卡既能以传统的近距离目视方式识别,也能以射频方式远距离、隐蔽和自动方式识别,还便于根据需要更新需识别的信息内容和对识别内容保密,不仅能大大增加证件的被识别信息存储量,也极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特别是在有大量证件识别的场所(如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能应对大规模的识别验证需求,不仅大能幅度降低证件的制作费用,还能满足对证件管理、识别、数据分析等日益提高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证件卡,特别是能同时具有以不同方式识别的复合型证件卡
技术介绍
在对人员的证件管理、使用,特别是在有众多人员参与的临时性或短期性的会议、重大政治和/或社会活动等情况下对参与人员身份证件的管理、使用中,传统的证件制作、使用,通常多采用将包括证件名称,参与人员的姓名、照片等需查验信息,一次性输入和印刷制作成可由目视识别的卡片型载体证件(或还可进一步以封装、过塑等方式将其包覆)的方式,查验时由管理人员以目视或摄像机等可视方式进行识别和判断。这种单一可视形式的证件有诸多的不足和问题。其一是信息内容过于简单,易混淆不清,即仅凭证件上印刷的姓名、照片个常难以准确保证该证件与持有人的同一性,而能提供有效证明的个人外形和身份特征等其他更详细的信息,则难以在这些证件中记载、增减、更新和显现。其二是以人工目视查验证件的难度和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必须在能清楚识别证件印刷内容的目视条件下进行,但仍难以保证在证件种类繁多时的准确查验,特别是不能实现远距离、人性化的查验和/或难以应付高通过量时的查验,例如对官员、贵宾等人员身份证件的查验,也更难以实现无人值守及隐蔽暗查、轨迹寻踪等。其三是不易取得可分析利用查验信息。因此,目前上述传统的证件制作、管理方式无法满足规模大、要求高的证件使用及管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新型的证件卡,以解决上述问题,满足对证件制作、管理、使用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 本专利技术复合型证件卡的结构,是在外封套内以平面相对方式至少接合有两层信息载体结构层,其中之一为在与外封套相接触的表面上被覆有可目视信息的载体结构层,另一个为设置有与UHF频率相适应电路芯片的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结构层。 上述复合型证件卡中所说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是目前已有报道和/或逐步推广使用的一种电子识别标签,如200920081577. 4号专利申请文件中对其可以采用的结构形式和功能等都有介绍。因此本专利技术复合型证件卡中所说该RFID电子标签结构层中的电路芯片等,同样可以采用以埋置、敷设或邦定等适当方式设置在所在的结构层中。 由于该复合型证件卡中设有一被覆有可目视信息的载体结构层,因此所说的该外封套中除全部采用透明材质制造外,至少在与该可目视信息载体结构层表面的目视信息区域相对应的部位采用为透明材质结构。 对于对封装在所说外封套结构中的的各平面相对的信息载体结构层,其各层之间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热熔、焊接或粘接等多种适当方式时期相互接合,甚至当采用以过塑等紧密裹覆等方式封装时,其间甚至可以直接紧密贴合的方式均可。 本专利技术上述形式的复合型证件卡,当以长时期甚至永久性使用时(如工卡、长期门禁卡等证件卡),为防止其损坏和延长使用寿命,所说的该外封套可以为一次性永久密封形式的结构。若只是为满足临时性或短期的使用需要(如会议证件卡、临时性社会活动证件卡等),则所说的该外封套也可以采用为带有可开闭式封口形式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复合型证件卡,由于同时具有目视识别信息和电子识别信息,因此适用范围上既保持了传统证件的外观和查验、管理方式,又能利用UHF频率的RFID电子标签的特点和性能,实现远距离识别和查验,而且由于电子标签的信息存储量大,可以写入和查验较多的验证内容,还可以利用其便于修改和更新信息内容的性能,在使用中能随时更新信息,增加或删减查验内容。特别是,RFID技术还具有能实现和满足高通过量和集中快速查验需要的优势,提高了在特殊场合中的查验效率和查验准确率,以及实现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和查验,还可以实现无人值守下自动识别放行的门禁系统及自动区域限制。此外,还可以利用该证件所提供对发放、查验、使用等过程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分析、统计等,完善对相关活动的组织、管理等。由于该复合证件卡可以方便地更换电子标签或目识卡片,重新写入或印制相关信息后可重复使用,也可以大大节约制证费用。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复合型证件卡的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的该复合型证件卡,其结构是在带有可开闭式封口 5的外封套1内,以平面相对方式接合(可采用热熔、粘接等方式)有两层信息载体结构层2,4,其中一个为在与外封套1相接触的表面上被覆有可目视信息的载体结构层2,另一个为以埋置、敷设、邦定等方式设置有与UHF频率相适应电路芯片3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层4。其中该外封套1至少在与可目视信息载体结构层2表面的目视信息区域相对应的部位为透明材质结构。权利要求复合型证件卡,其特征是在外封套(1)内以平面相对方式至少接合有两层信息载体结构层(2,4),其中之一为在与外封套(1)相接触的表面上被覆有可目视信息的载体结构层(2),另一个为设置有与UHF频率相适应电路芯片(3)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层(4)。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证件卡,其特征是所说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层(4)中的电路芯片(3)以埋置、敷设或邦定方式设置在其所在的结构层中。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复合型证件卡,其特征是至少在所说外封套(1)上与可目视信息载体结构层(2)表面的目视信息区域相对应的部位为透明材质结构。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证件卡,其特征是所说的各平面相对的信息载体结构层之间以热熔、焊接或粘接方式相互接合。5.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复合型证件卡,其特征是所说的外封套(1)为永久性的密封结构。6. 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复合型证件卡,其特征是所说的外封套(1)为带有可开闭式封口 (5)的结构。全文摘要复合型证件卡。在外封套内以平面相对方式至少接合有两层信息载体结构层,其中之一为在与外封套相接触的表面上被覆有可目视信息的载体结构层,另一个为设置有与UHF频率相适应电路芯片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层。该证件卡既能以传统的近距离目视方式识别,也能以射频方式远距离、隐蔽和自动方式识别,还便于根据需要更新需识别的信息内容和对识别内容保密,不仅能大大增加证件的被识别信息存储量,也极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率,特别是在有大量证件识别的场所(如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能应对大规模的识别验证需求,不仅大能幅度降低证件的制作费用,还能满足对证件管理、识别、数据分析等日益提高的需求。文档编号G06K19/07GK101780738SQ20101010579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徐基仁, 熊德新, 阮智 申请人:北京标准信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型证件卡,其特征是在外封套(1)内以平面相对方式至少接合有两层信息载体结构层(2,4),其中之一为在与外封套(1)相接触的表面上被覆有可目视信息的载体结构层(2),另一个为设置有与UHF频率相适应电路芯片(3)的RFID电子标签结构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基仁熊德新阮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标准信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