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包括外壳以及位于外壳外侧的抽水装置,外壳的内侧由下而上设有至少两层带通孔的隔板,至少两层隔板将外壳的内腔区隔出一个过滤区域,过滤区域的下方为进水区域,过滤区域的上方为出水区域,过滤区域内填充有不同生物挂膜时间的半浮过滤材料和全浮过滤材料,外壳的下端设有连通至进水区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抽水装置通过一抽吸管连接至出水口,抽水装置还连接有穿过外壳并对应伸入过滤区域内的反清洗管,出水区域连接有一出水管,出水管延伸至外壳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的过滤材料多样,比表面积大,过滤效率高,反清洗操作简单且反清洗效果好,且设备体积小,土地使用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
技术介绍
普通的水产养殖业中使用的机械过滤器和生物过滤器多为两种设备,故体积庞大,土地使用量大,且机械过滤器只能单一进行机械过滤,即只能过滤悬浮物,而水溶性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则无法过滤,且机械过滤器使用的过滤材料单一,且过滤材料的比表面积偏小,效率低,比重大于水,常常沉于过滤器底部,因此反清洗劳动强度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过滤材料多样,比表面积大,过滤效率高,反清洗操作简单且反清洗效果好,设备结构合理,体积小,土地使用量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外侧的反清洗抽水装置,所述外壳的内侧由下而上设有至少两层带通孔的隔板,所述的至少两层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区隔出一个过滤区域,所述过滤区域的下方为进水区域,所述过滤区域的上方为出水区域,所述过滤区域内填充有不同生物挂膜时间的半浮过滤材料和全浮过滤材料,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区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通过一抽吸管连接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还连接有穿过所述外壳并对应伸入所述过滤区域内的反清洗管,所述出水区域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较佳地,所述过滤区域由四层隔板形成,每相邻的两层隔板之间形成一过滤层,所述的四层隔板形成三层过滤层,各所述过滤层内均由下而上依次填充有所述半浮过滤材料和所述全浮过滤材料。较佳地,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连接有三个反清洗管,各所述反清洗管对应伸入一所述过滤层内。较佳地,各所述反清洗管伸入所述过滤层内的末端位于所述外壳内腔半径的1/2处。较佳地,各所述反清洗管上设有阀门。较佳地,所述出水管一端显露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由下而上依次穿伸通过各层隔板的中心后连接至所述出水区域。较佳地,所述半浮过滤材料为纳米级发泡橡胶过滤球和没改性纤维球中的一种,所述全浮过滤材料为改性纤维球、泡沫珠和PP管中的一种。较佳地,所述外壳的下端还设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区域的排污口,所述进水区域内设有朝所述排污口低斜延伸的倾斜底板,所述倾斜底板的最低点低于所述排污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由于所述过滤区域内填充有不同生物挂膜时间的半浮过滤材料和全浮过滤材料,既可以过滤悬浮物,也可以利用挂膜的微生物分解水溶性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具有机械过滤和生物过滤双重功效,过滤效率高,且在所述过滤区域内可以形成阶梯挂膜,且以不同材质所形成的不同挂膜时间,确保有2/3以上的生物过滤材料正常挂膜工作,以保证水体稳定可靠运行,防止水体崩溃 ’另夕卜,因半浮过滤材料和全浮过滤材料可以保持浮起的状态,故只需要通过反清洗管供水清洗即可,反清洗操作简单且反清洗效果好;而且,各所述反清洗管上设有阀门,可根据需求进行单层清洗或多层同时清洗,方便实用。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反清洗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部件。请参考图1-3,图1-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包括外壳I以及位于所述外壳I外侧的反清洗抽水装置2和设于所述外壳I内侧且延伸至所述外壳I外侧的出水管3。 所述外壳I的内侧由下而上设有四层带通孔的隔板11,所述外壳I的下端设有出水口 12、进水口 13和排污口 15,所述外壳I的内侧底部设有朝所述排污口 15低斜延伸的倾斜底板14,所述倾斜底板14的最低点低于所述排污口 15,使得排污效果好,避免外壳I内积污。具体而言,所述的四层隔板11将所述外壳I的内腔区隔出一个过滤区域4,所述过滤区域4的下方为进水区域5,所述过滤区域4的上方为出水区域6。所述出水口 12、所述进水口 13和所述排污口 15均连通至所述进水区域5,所述倾斜底板14设于所述进水区域5内。所述外壳I内还设液位管7,所述液位管7用于在反清洗时指示水位。更具体而言,所述过滤区域4有三层过滤层41,每层过滤层41由相邻的两层隔板11包围形成,各所述过滤层41内均由下而上依次填充有半浮过滤材料411和全浮过滤材料412。所述半浮过滤材料411为纳米级发泡橡胶过滤球和没改性纤维球中的一种,所述全浮过滤材料412为改性纤维球、泡沫珠和PP管中的一种。所述半浮过滤材料411和所述全浮过滤材料412的比表面积大,容易让微生物着床挂膜,从而可以有效利用微生物分解水溶性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而半浮过滤材料411和全浮过滤材料412也可以过滤悬浮物,故具有机械过滤和生物过滤双重功效,从而过滤效率高。所述半浮过滤材料411和所述全浮过滤材料412的微生物挂膜时间不同,在过滤时可形成阶梯式挂膜,以保证水体稳定可靠运行,防止水体崩溃。所述过滤区域4内采用至少三种不同挂膜周期的过滤材料,即三层过滤层41中至少有一层过滤层41内的半浮过滤材料411或全浮过滤材料412与其余两层过滤层41内的半浮过滤材料411和全浮过滤材料412不同,以不同材质所形成的不同挂膜时间,可以确保有2/3以上的生物过滤材料正常工作,以保证水体更加安全可靠稳定。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2由电机和水泵组成,用于抽水供水,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2连接有一个抽水管21和三个反清洗管22。所述抽水管21连接至所述出水口 12。三个反清洗管22均分别穿过所述外壳I并对应伸入相应的过滤层41内,且各所述反清洗管22伸入所述过滤层41内的末端位于所述外壳I内腔半径的1/2处。三个反清洗管22均分别设有阀门221。所述出水管3的一端显露于所述外壳I的外侧,所述出水管3的另一端由下而上依次穿伸通过各层隔板11的中心后连接至所述出水区域6。过滤时,关闭所述反清洗管22的阀门221,外来的需过滤处理的养殖水是经过溢流的方式从所述进水口 13进入到所述进水区域5,养殖水采用升流过滤方式向上流动,水位逐渐上升时经过所述过滤区域4进入到所述出水区域6,再通过所述出水管3输送至所述外壳I的外侧。水经过所述过滤区域4时,由下而上依次经过三层过滤层41的过滤,每层过滤层41内的全浮过滤材料412因水的浮力浮起,而半浮过滤材料411则保持半浮状态,即有水时,全浮过滤材料412和半浮过滤材料411为分离状态。由于每层过滤层41均有全浮过滤材料412和半浮过滤材料411,使得过滤区域4内的过滤材料多样化,而不同的过滤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挂膜时间,从而在所述过滤区域4内可以形成阶梯挂膜,以保证水体稳定可靠的运行,防止水体崩溃。反清洗时,可以根据需要开启所述反清洗管22上的阀门221,并启动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2,使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2将所述进水区域5内的水由所述抽水管21从所述出水口 12抽出,输送至三个反清洗管22,并由三个反清洗管22输送至相应的过滤层41内对各过滤层41内的全浮过滤材料412和半浮过滤材料411进行冲洗,因半浮过滤材料411和全浮过滤材料412可以保持浮起的状态,故反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型生物机械过滤器,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外侧的反清洗抽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由下而上设有至少两层带通孔的隔板,所述的至少两层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区隔出一个过滤区域,所述过滤区域的下方为进水区域,所述过滤区域的上方为出水区域,所述过滤区域内填充有不同生物挂膜时间的半浮过滤材料和全浮过滤材料,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连通至所述进水区域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通过一抽水管连接至所述出水口,所述反清洗抽水装置还连接有穿过所述外壳并对应伸入所述过滤区域内的反清洗管,所述出水区域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景波,李纯厚,谢俊,石琼,田丽霞,罗鹏,余德光,翟秋兰,姜汉平,
申请(专利权)人:姜汉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