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惠生专利>正文

机械过滤器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20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过滤器自动控制装置,属于一种自动控制装置,它有位于进液电磁阀前面的进液管内的压力传感器,还有位于机械过滤器的进液腔内的另一压力传感器,以及位于机械过滤器的出液腔内的第三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的输入端上,进液管与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反冲管,反冲管上安装有反冲电磁阀,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电磁阀,机械过滤器下部的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电磁阀,各电磁阀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的输出端上,这一自动控制装置,可以连续、准确地对机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堵塞情况及时、自动进行清堵,使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得以安全、有序的进行。(*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装置,尤其是机械过滤器的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机械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器的使用过程中,都有一个“正常使用——逐渐堵塞——堵塞——清堵(反冲)——正常使用”的循环工作周期。由于机械过滤器一般具有一个金属外壳,人们难于观察到其内部的情况,因此人们一直没有找到一种对机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及时、准确判断的监测方法及其装置,只能凭经验进行被动的管理与控制。通常情况下,要等到机械过滤器完全被堵塞才能发现并采取清堵等技术措施,而此时以对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械过滤器自动控制装置,它能对机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并根据堵塞情况,自动进行清堵作业。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机械过滤器自动控制装置,它有位于进液电磁阀前面的进液管内的压力传感器,还有位于机械过滤器的进液腔内的另一压力传感器,以及位于机械过滤器的出液腔内的第三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的输入端上,进液管与出水管之间连接有反冲管,反冲管上安装有反冲电磁阀,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电磁阀,机械过滤器下部的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电磁阀,各电磁阀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的输出端上。这种机械过滤器自动控制装置,可以连续、准确地对机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堵塞情况及时、自动进行清堵,使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得以安全、有序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出液电磁阀,2-反冲电磁阀,3-第三压力传感器,4-反冲管,5-出液腔,6-机械过滤器,7-进液腔,8-另一压力传感器,9-进液电磁阀,10-压力传感器,11-进液管,12-排污电磁阀,13-微型控制器,14-显示器,15-出液管,16-排污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之机械过滤器自动控制装置,它有位于进液电磁阀(9)前面的进液管(11)内的压力传感器(10),还有位于机械过滤器(6)的进液腔内的另一压力传感器(8),以及位于机械过滤器的出液腔(5)内的第三压力传感器(3),各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13)的输入端上,进液管(11)与出水管(15)之间连接有反冲管(4),反冲管上安装有反冲电磁阀(2),出液管(15)上安装有出液电磁阀(1),机械过滤器下部的排污管(16)上安装有排污电磁阀(12),各电磁阀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13)的输出端上。它还有显示器(14)连接在微型控制器(13)的输出端上。这种自动控制装置对机械过滤器堵塞情况的监测原理为a,在进液电磁阀、反冲电磁阀关闭、出液电磁阀开启,机械过滤器不工作的状态下,测得机械过滤器进液管内的最大动力压力值,并测得机械过滤器出液腔内的静压力值,前一值减去后一值,得机械过滤器的完全堵塞阻力值;b,在进液电磁阀、出液电磁阀开启、反冲电磁阀关闭,机械过滤器工作的状态下,测得机械过滤器进液腔内的压力值,并测得机械过滤器出液腔内的压力值,前一值减去后一值,得机械过滤器工作时的实际阻力值;c,实际阻力值除以完全堵塞阻力值,得堵塞程度值;d,将堵塞程度值与一个基准值比较,确定堵塞情况。任何一种机械过滤器的工作过程,都可以简单地分为过滤前、过滤中(液体通过过滤介质)、过滤后三部分,工作过程中,过滤前、过滤后的压力变化与其堵塞程度有着相互对应的关系。在进液电磁阀、反冲电磁阀关闭、出液电磁阀开启,机械过滤器不工作的状态下,进液管内的压力为系统动力传递来的最大压力。此状态与机械过滤器完全堵塞的状态下进液管内的压力相同。这时,进液管内承受液体输送动力系统(通常为管路系统)传递来的最大动力压力,测得的该压力值为最大动力压力值,该压力值可记为P动压。而出液腔内只承受因液体动力输送系统的液位高度带来的压力(即静压),测得的该压力值为静压力值,该压力值可记为P静压。前值减去后值,得到的完全堵塞阻力值,可记为P堵=P动压-P静压。在进液电磁阀、出液电磁阀开启、反冲电磁阀关闭,机械过滤器工作的状态下,测得的进液腔的压力值,即过滤介质前的压力值,可记为P进。测得的出液腔的压力值,即过滤介质后的压力值,可记为P出。前值减去后值,得到的实际阻力值,可记为P实=P进-P出。P进、P出随着堵塞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堵塞越严重P进越大、P出越小;反之,P进越小、P出越大。对于一个确定的过滤系统,P动压和P静压都是定值,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测得这两个值。尽管以P进和P出的压力差的变化也可以来监测机械过滤器的堵塞程度,但这种监测方式很不直观,且不同的过滤系统P进-P出的值差别极大。为方便、直观、全面地监测机械过滤器的堵塞程度,我们用(实际阻力值)/(完全堵塞阻力值),即(P进-P出)/(P动压-P静压)得到的堵塞程度值来监测。该值处于0~1之间,完全没有堵塞时为0、完全堵塞时为1。为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也可以用(P进-P出)/(P动压-P静压)×100%来表述。该值处于0~100%之间。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不在机械过滤器完全堵塞后采取清堵或其它技术措施,因为此时已对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是在堵塞到一定程度如堵塞程度值达到70%时即认定该过滤器已经堵塞,需要采取清堵或其它技术措施。这个堵塞程度值即70%即为一个基准值。将测得的堵塞程度值与这个基准值相比较,即可及时、准确地监测机械过滤器的堵塞情况。本专利技术之自动控制装置在使用时,先将进液电磁阀、反冲电磁阀关闭并将出液电磁阀开启,由压力传感器(10)、第三压力传感器(3)分别测得P动压和P静压,并将这两个压力信号送入微型控制器内的微处理器。然后将进液电磁阀开启、反冲电磁阀仍然关闭,在机械过滤器工作的状态下,由另一传感器(8)和第三传感器(3)分别连续测得P进和P出,并将P进和P出的信号连续送入微型控制器内的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分别完成完全堵塞阻力值P堵即P动压-P静压、实际阻力值P实即P进-P出的计算,堵塞程度值的计算,以及堵塞程度值与一个基准值的比较,并将堵塞程度值信号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当堵塞程度值超过基准值时,由微型控制器内的微处理器发出控制信号,经微型控制器内的控制电路完成进液电磁阀、出液电磁阀的关闭,反冲电磁阀、排污电磁阀的开启,液体从反冲管经出液管进入机械过滤器的出液腔,将附着在机械过滤器内的过滤网外表面的杂质冲下,夹杂着这些杂质的液体从进液腔进入排污管,经排污电磁阀排出,对机械过滤器进行反冲(清堵)。反冲一段时间,堵塞清除后,控制电路完成进液电磁阀、出液电磁阀的开启,反冲电磁阀、排污电磁阀的关闭,机械过滤器回到正常的过滤工作状态。机械过滤器通常由壳体、过滤网架、过滤网架上的过滤网等组成。正常工作状态下,含有杂质的液体经进液管进入机械过滤器的进液腔内,杂质被过滤网挡在过滤网外表面,过滤后的液体从出液腔经出液管流出。各压力传感器可接在数据采集卡上,数据采集卡再接在数据转换卡上,数据转换卡再与微型控制器内的微处理器相连。由数据采集卡、数据转换卡将各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信号转换成微处理器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微处理器内的各运算程序的设计以及微型控制器内的显示、控制电路的设计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不再详述。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机械过滤器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有位于进液电磁阀(9)前面的进液管(11)内的压力传感器(10),还有位于机械过滤器(6)的进液腔内的另一压力传感器(8),以及位于机械过滤器的出液腔(5)内的第三压力传感器(3),各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13)的输入端上,进液管(11)与出水管(15)之间连接有反冲管(4),反冲管上安装有反冲电磁阀(2),出液管(15)上安装有出液电磁阀(1),机械过滤器下部的排污管(16)上安装有排污电磁阀(12),各电磁阀分别连接在微型控制器(13)的输出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惠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