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15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端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这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包括直驱电机端盖本体以及散热装置,直驱电机端盖本体包括大端盖以及小端盖,小端盖位于大端盖正上方,且小端盖与大端盖在同一中心处;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导热片、第一铜水管以及第二铜水管,两组风扇位于小端盖内测,第一铜水管位于大端盖内测,且第一通水管与大端盖开孔相对应,第二铜水管位于大端盖一侧,第一铜水管与第二铜水管相互平行,导热片位于第一铜水管和第二铜水管两侧,且导热片被第一铜水管和第二铜水管所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此设备电机端盖散热结构能够可靠散热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电机端盖的温度。端盖的温度。端盖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端盖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

技术介绍

[0002]端盖,是安装在电机等机壳后面的一个后盖,俗称端盖,通俗来说就是利用电机的前后端盖通过转轴固定整个电机,目前市场上的电机端盖一般外形上都有些许凹凸孔,用来增强电机散热,但这种方式散热效果不高,电机的端盖直接焊接成型,在轴承室内安装轴承,通过轴承与轴承室内圈的接触,将热量传导到端盖,然后通过端盖与空气的接触散发热量。但是,这种结构的端盖散热效果一般,当电机长时间高速旋转时,设置于端盖内的轴承的温度则居高不下,不能满足电机的工作条件。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用于解决现有的电机端盖散热不佳,导致电机端盖发热严重电机难以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以解决解决现有的电机端盖散热不佳,导致电机端盖发热严重电机难以工作的技术问题,达到提升电机端盖散热性能,保护电机正常工作的目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包括:直驱电机端盖本体以及散热装置,所述直驱电机端盖本体包括大端盖以及小端盖,小端盖位于大端盖正上方,且小端盖与大端盖在同一中心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导热片、第一铜水管以及第二铜水管,两组风扇位于小端盖内测,第一铜水管位于大端盖内测,且第一通水管与大端盖开孔相对应,第二铜水管位于大端盖一侧,第一铜水管与第二铜水管相互平行,导热片位于第一铜水管和第二铜水管两侧,且导热片被第一铜水管和第二铜水管所夹持。
[0006]进一步的,所述小端盖一侧设有螺杆,螺杆与小端盖活动连接,且螺杆将大端盖和小端盖固定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大端盖一侧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大端盖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小端盖内测设有轴承架,轴承架与小端盖固定连接,小端盖顶端设有金属网,金属网与小端盖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大端盖一侧设有支架,支架与大端盖固定连接,支架顶端设有两组转动块,两组转动块与支架活动连接,且两组转动块由夹子所夹持。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架一侧设有轴承,轴承与轴承架活动连接,且两组风扇与轴承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对此装备电机端盖散热结构做出改善,在大端盖上开孔放置了第一铜水管
以及设置在大端盖一侧的第二铜水管,并且导热片位于第一铜水管与第二铜水管两端所加持,能够有效的将导热片上的热量通过铜水管降温,以及设置在小端盖内测的风扇也能有效将电机内部进行降温。
[001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低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所示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大端盖;2、进水管;3、出水管;4、小端盖;5、限位板;6、风扇;7、金属网;8、螺柱;9、导热片;
[0021]10、第一铜水管;11、第二铜水管;12、支架;13、轴承架;14、轴承;15、转动块;16、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包括:直驱电机端盖本体以及散热装置,直驱电机端盖本体包括大端盖1以及小端盖4,小端盖4位于大端盖1正上方,且小端盖4与大端盖1在同一中心处;散热装置包括风扇6、导热片9、第一铜水管10以及第二铜水管11,两组风扇6位于小端盖4内测,第一铜水管10位于大端盖1内测,且第一通水管与大端盖1开孔相对应,第二铜水管11位于大端盖1一侧,第一铜水管10与第二铜水管11相互平行,导热片9位于第一铜水管10和第二铜水管11两侧,且导热片9被第一铜水管10和第二铜水管11所夹持,铜水管内水源流动能够有效将导热片9上的热量降低,从而使电机端盖上的温度没有那么高,以及风扇6有效将电机内部热量降低。
[0025]如图1所示,其中,小端盖4一侧设有螺杆,螺杆与小端盖4活动连接,且螺杆将大端盖1和小端盖4固定在一起,大端盖1一侧设有限位板5,限位板5与大端盖1固定连接,有效对准电机与电机端盖的位置。
[0026]如图2和图4所示,大端盖1一侧设有支架12,支架12与大端盖1固定连接,支架12顶端设有两组转动块15,两组转动块15与支架12活动连接,且两组转动块15由夹子16所夹持。
[0027]如图1和图3所示,小端盖4内测设有轴承14架13,轴承14架13与小端盖4固定连接,小端盖4顶端设有金属网7,金属网7与小端盖4固定连接,轴承14架13一侧设有轴承14,轴承14与轴承14架13活动连接,且两组风扇6与轴承14固定连接。
[0028]综上:进水口进水,出水口出水,将第一铜水管和第二铜水管内部水源循环,从而使大端盖以及导热片上的热量通过水源降温,有效的将电机端盖做到散热效果,以及风扇通过轴承连接电机输出端,转动风扇,将电机内部温度降低。
[0029]本申请中选用的各个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3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直驱电机端盖本体以及散热装置;所述直驱电机端盖本体包括大端盖(1)以及小端盖(4),小端盖(4)位于大端盖(1)正上方,且小端盖(4)与大端盖(1)在同一中心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6)、导热片(9)、第一铜水管(10)以及第二铜水管(11),两组风扇(6)位于小端盖(4)内测,第一铜水管(10)位于大端盖(1)内测,且第一通水管与大端盖(1)开孔相对应,第二铜水管(11)位于大端盖(1)一侧,第一铜水管(10)与第二铜水管(11)相互平行,导热片(9)位于第一铜水管(10)和第二铜水管(11)两侧,且导热片(9)被第一铜水管(10)和第二铜水管(11)所夹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驱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端盖(4)一侧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小端盖(4)活动连接,且所述螺杆将大端盖(1)和小端盖(4)固定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可靠散热结构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袁军凯陈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广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