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064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包括电机、锁紧组件、电动组件、手动解锁组件和壳体组件,其中,锁紧组件包括锁舌组件和棘爪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至少全锁状态和全开状态两个位置状态,所述手动解锁组件包括机械解锁拨杆,所述机械解锁拨杆在拉动解锁时能够驱动棘爪组件转动,进行棘爪组件与锁舌组件分离的解锁工况操作,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用于容纳或者固定电机、锁紧组件、电动组件和手动解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将电动开关锁功能和手动解锁功能集成化设置,减少零件设置,缩小汽车用电动前盖锁的占用空间,便于电动前盖锁在整车上布置,结构巧妙,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化、便捷化的市场发展需求,一些电动汽车或油动跑车为了使车辆结构更加紧凑,尤其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智能前舱作为行李舱使用的便捷化使用需求,汽车的驱动装置并没有设置在汽车的车前盖下方,从而可把车前盖下方作为前备箱(即行李箱)使用,所以需要经常对车前盖进行打开或关闭以实现物品的存放。现有技术中一般前盖的关闭和打开均为机械结构,不能实现自动化打开和关闭,现有的汽车前备箱盖的主要是用气弹簧作为开闭的支撑工具,在打开前盖时,解锁前盖,然后还要手动拉起前盖并在气弹簧作用下将尾门支撑住;而前盖关闭锁紧时,前盖上的锁环抵压在车身的锁紧装置处,还需要通过手动按压使前备箱盖的锁环与锁紧装置的锁扣扣紧完成上锁。
[0003]随着主机厂对高质量、轻量化、小体积、低成本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当前市场上现有的传统前盖锁系统无法做到智能化解锁和关闭前盖,现有的电动前盖锁多以分体式为主,需要有两个执行器完成,不仅体积大不方便整车布置,而且制造、装配等成本高,同时产品重量大对整车轻量化设计目标也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以解决现有传统前盖锁操作不便,存在前盖在未完全关闭时无报警等安全隐患,现有电动前盖锁体积大,重量大、成本高、布置困难、结构复杂等缺点。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包括:
[0007]电机,用于提供驱动动力;
[0008]锁紧组件,包括锁舌组件和棘爪组件,所述锁舌组件能够相对锁舌铆钉转动,所述棘爪组件能够相对棘爪铆钉转动;
[0009]电动组件,包括电动拨杆,所述电动拨杆能够被所述电机驱动,并且所述电动拨杆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棘爪组件转动与锁舌组件锁定或者分离,电动拨杆带动锁舌组件向打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进行锁舌组件的电动吸合;
[0010]手动解锁组件,包括机械解锁拨杆,所述机械解锁拨杆在拉动解锁时能够驱动棘爪组件转动,进行棘爪组件与锁舌组件分离的解锁工况操作;
[0011]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用于容纳或者固定电机、锁紧组件、电动组件和手动解锁组件;
[0012]其中,所述锁舌组件与所述棘爪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状态:
[0013]全锁状态,所述棘爪组件中棘爪金属件与锁舌组件中的锁舌金属件相互接触顶住使门锁保持关闭状态;
[0014]全开状态,电机转动带动电动解锁拨杆推动棘爪组件转动使其与锁舌组件分离。
[0015]进一步的,在锁舌组件上设置第一锁定位、第二锁定位,其中,第一锁定位为锁舌组件与棘爪组件上限位部啮合处于全锁状态的位置,所述第二锁定位为锁舌组件与棘爪组件上限位部脱离状态的临界位置,所述棘爪组件上限位部啮合于锁舌组件上第二锁定位的位置状态为半锁位置状态。
[0016]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锁定位与所述第二锁定位之间设置限位导向结构,在所述棘爪组件上设置电动释放拨杆,在全锁状态向半锁状态运动过程中,电动释放拨杆上的滑块沿着限位导向结构滑动。
[0017]进一步的,所述棘爪铆钉、所述锁舌铆钉分别设置在金属连接板的两端,所述金属连接板设置在下壳体上,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棘爪缓冲垫,所述棘爪缓冲垫用于限制棘爪组件相对棘爪铆钉转动的角度,在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上壳体的一侧设置金属底板,所述金属连接板、所述锁舌组件、所述棘爪组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与金属底板之间。
[0018]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壳体上设置锁舌信号拨杆,所述锁舌信号拨杆相对锁舌拨杆铆钉转动连接,在所述锁舌信号拨杆与锁舌拨杆铆钉铰接连接的位置设置信号探测拨杆弹簧,所述锁舌组件在转动过程中,锁舌组件上的锁止部、半锁感应部与锁舌信号拨杆触碰进行全锁位置、半锁位置的状态检测。
[0019]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蜗杆带动双联直斜齿轮的斜齿轮部转动,所述双联直斜齿轮中的直齿轮部带动双联直齿轮转动,所述双联直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并能带动扇形齿轮转动,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电动拨杆连为一体并能沿着所述锁舌铆钉转动。
[002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所述蜗杆、所述双联直齿轮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之间,所述双联直齿轮绕着双联直齿铆钉转动。
[0021]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解锁拨杆能够相对双联直齿铆钉转动,在所述机械解锁拨杆的转轴处设置机械解锁拨杆扭簧,所述机械解锁拨杆扭簧用于所述机械解锁拨杆在非受拉状态下复位。
[0022]进一步的,在所述双联直齿铆钉的上端套设偏心拨杆,所述机械解锁拨杆通过凸台圆柱插入偏心拨杆对应的孔中,当机械解锁拨杆转动时可带动偏心拨杆绕着双联直齿铆钉转动,双联直齿轮绕着偏心拨杆转动,扇形齿轮与电动拨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围绕锁舌铆钉转动。
[0023]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解锁拨杆上设置机械解锁舌片,所述机械解锁舌片能够相对所述机械解锁拨杆转动,在所述机械解锁舌片与所述机械解锁拨杆的连接处设置舌片扭簧。
[00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具有以下优势:
[0025](1)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将电动开关锁功能和手动解锁功能集成化设置,减少零件设置,缩小汽车用电动前盖锁的占用空间,便于电动前盖锁在整车上布置,结构巧妙,降低成本。
[0026](2)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通过使用偏心齿轮结构,在解锁或者上锁到中途突发故障或电源亏电导致门锁无法正常打开进行维修或不安全的状态时,在拉动机械解锁拨杆进行单拉或者双拉解锁时能够使双联直齿轮发生偏心转动,解除齿轮组的运动阻碍,实现门锁的打开或者完全关闭操作。
[0027](3)本技术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减少传动结构占用的空间,缩小汽车用电动前盖锁的整体体积,并且保证电机驱动电动拨杆转动的传动效果,将前盖锁电动打开、关闭及手动双拉功能集成一体式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安全性高、可实现整车智能化控制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汽车用电动前盖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汽车用电动前盖锁的二次解锁结构处于全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棘爪组件与锁舌组件相互接触顶住使门锁保持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汽车用电动前盖锁的电动二次解锁结构处于半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汽车用电动前盖锁的一次解锁结构处于半锁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26),用于提供驱动动力;锁紧组件,包括锁舌组件(2)和棘爪组件(6),所述锁舌组件(2)能够相对锁舌铆钉(22)转动,所述棘爪组件(6)能够相对棘爪铆钉(32)转动;电动组件,包括电动拨杆(5),所述电动拨杆(5)能够被所述电机(26)驱动,并且所述电动拨杆(5)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推动棘爪组件(6)转动与锁舌组件(2)锁定或者分离,电动拨杆(5)能够带动锁舌组件(2)向打开方向的反方向转动进行锁舌组件(2)的电动吸合;手动解锁组件,包括机械解锁拨杆(17),所述机械解锁拨杆(17)在拉动解锁时能够驱动棘爪组件(6)转动,进行棘爪组件(6)与锁舌组件(2)分离的解锁工况操作;壳体组件,包括下壳体(1)和上壳体(24),用于容纳或者固定电机(26)、锁紧组件、电动组件和手动解锁组件;其中,所述锁舌组件(2)与所述棘爪组件(6)包括至少两个位置状态:全锁状态,所述棘爪组件(6)中棘爪金属件与锁舌组件(2)中的锁舌金属件相互接触顶住使门锁保持关闭状态;全开状态,电机(26)转动带动电动解锁拨杆推动棘爪组件(6)转动使其与锁舌组件(2)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舌组件(2)上设置第一锁定位(201)、第二锁定位(202),其中,第一锁定位(201)为锁舌组件(2)与棘爪组件(6)上限位部啮合处于全锁状态的位置,所述第二锁定位(202)为锁舌组件(2)与棘爪组件(6)上限位部脱离状态的临界位置,所述棘爪组件(6)上限位部啮合于锁舌组件(2)上第二锁定位(202)的位置状态为半锁位置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锁定位(201)与所述第二锁定位(202)之间设置限位导向结构(205),在所述棘爪组件(6)上设置电动释放拨杆(4),在全锁状态向半锁状态运动过程中,电动释放拨杆(4)上的滑块(401)沿着限位导向结构(205)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汽车用电动前盖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铆钉(32)、所述锁舌铆钉(22)分别设置在金属连接板(35)的两端,所述金属连接板(35)设置在下壳体(1)上,在所述下壳体(1)上设置棘爪缓冲垫(36),所述棘爪缓冲垫(36)用于限制棘爪组件(6)相对棘爪铆钉(32)转动的角度,在所述下壳体(1)远离所述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陈纹祯杜方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驰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