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氟布重复利用整形、分选及装弹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84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5
本申请涉及四氟布重复利用整形、分选及装弹夹设备,设备包括上料部、整形部、视觉分选部和装弹夹部,上料部中配备有第一柔性震动盘将抱团且杂乱无章的四氟布抖散铺平,整形部包括热整形装置和冷整形装置,四氟布先进入热整形装置内保压数秒,之后进入冷整形装置保压数秒。经过两步整形的四氟布由视觉分选部挑筛选,合格的四氟布进入装弹夹部中。装弹夹部中的第二柔性震动盘接收整形合格的四氟布,装入装置将四氟布逐个装入等候的弹夹内。根据本申请的设备实现了四氟布的整形、分选和装弹夹的连续进行,不仅提高了四氟布重复利用处理的效率,而且经过本设备处理的四氟布可以立刻投入到光伏组件生产线中使用。到光伏组件生产线中使用。到光伏组件生产线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氟布重复利用整形、分选及装弹夹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四氟布重复利用整形、分选及装弹夹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组件背板上开设有供引出线穿过的出线孔,在层压处理时,用于粘接各层结构的POE或EVA胶可能会从光伏组件背板的出线孔中溢出,导致引出线和背板粘连在一起,在背板的出线孔处贴附一层四氟布(即聚四氟乙烯布)可以解决该问题。从出线孔溢出的胶粘接在四氟布的表面,而不会粘接在光伏组件的背板上,待层压结束,将四氟布去除即可实现溢胶的清除。
[0003]以往,从光伏组件中去除的四氟布直接作报废处理,光伏组件生产厂商生产材料和处理废料的支出成本高,如果能实现四氟布的重复利用,将会为光伏组件生产厂商节约较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氟布重复利用整形、分选及装弹夹设备,其至少部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四氟布重复利用整形、分选及装弹夹设备,包括:上料部,包括第一柔性震动盘、第一吸附模组和第一皮带式输送线,所述第一柔性震动盘将投入的四氟布振动铺平,所述第一吸附模组从所述第一柔性震动盘中吸取四氟布后将其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线中;整形部,包括热整形装置、冷整形装置、第二吸附模组、第三吸附模组和第二皮带式输送线,热整形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线与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之间,所述第二吸附模组将位于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线中的四氟布移送至热整形装置内进行热压整形,所述第三吸附模组将位于所述热整形装置内的四氟布移送至第二皮带式输送线中;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的上层皮带从所述冷整形装置内穿过,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将经过热整形的四氟布移送至所述冷整形装置内进行冷压整形,以及将冷压整形后的四氟布从所述冷整形装置内移出;视觉分选部,包括视觉检测装置、分选装置和第四吸附模组,所述第四吸附模组将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中经过冷压整形的四氟布移动至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内,所述分选装置根据视觉检测结果将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内的不合格件去除,所述第四吸附模组将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内剩余的合格四氟布抓取至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中;装弹夹部,包括第二柔性震动盘、吸取装置和装入装置,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设置于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的末端,于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的上方设置有视觉模组,在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停止工作后,所述视觉模组采集平铺在第二柔性震动盘中的四氟布的图像信息,所述吸取装置从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中吸取四氟布并放置于所述装入装置内;所述装入装置包括定位平台、安装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弹夹升降,所述定位
平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接收四氟布的定位槽,所述安装机构从所述定位槽中取走四氟布并放置于弹夹内。
[0006]根据本申请的设备的优点第一方面在于,上料部中设置的第一柔性震动盘将抱团且形状各异的四氟布抖散铺平,第一吸附模组能够顺利地从震动盘内吸取到一定数量的四氟布,如此便可以保证进入到后续整形部中的四氟布是散开且不相互堆叠的,提高了整形的合格率;第二方面在于,整形部采用先热压后冷压的方式对四氟布进行两步整形,经过整形的四氟布能长时间保持平整,提高了四氟布的整形效果;第三方面在于,用于输送四氟布的第二输送线从冷整形装置中穿过,四氟布在冷整形装置内的输入和输出由第二输送线完成,无需设置其它的吸附模组,简化了整形部的整体结构;第四方面在于,本设备还实现了四氟布整形后的在线检测、分选和自动装弹夹,将检测合格的四氟布立刻组装进弹夹内,既可以利用四氟布层叠堆垛的方式进一步保持四氟布的平整形状,又实现了四氟布从本设备整形下线后可以立刻投入到光伏组件生产线中使用。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热整形装置包括第一载板和位于所述第一载板上方的第一压板,所述第一载板和/或第一压板被配置为与热源连接,以使所述热整形装置的热压温度为35℃

50℃,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载板闭合后对四氟布进行热压整形。
[0008]优选地,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导向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中的第一驱动件的致动元件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使所述第一压板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载板的方向直线移动。通过使四氟布在35℃

50℃的温度条件下保压数秒,提高了四氟布的整形效果。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载板相对所述第一压板的一面交错设置有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所述第一压板对应所述第一载板的一面交错设置有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载板闭合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插接适配,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插接适配。通过第一凸部与第二凹部组成凹凸结构,第二凸部与第一凹部也组成凹凸结构,第一压板与第一载板闭合后,凹凸结构对压四氟布,能大幅消除四氟布的应力,进一步提高了四氟布的整形效果。
[00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冷整形装置包括第二载板和位于所述第二载板上方的第二压板,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的上层皮带从所述第二载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穿过;所述第二压板和/或第二载板被配置为与冷媒连接,以使所述冷整形装置的冷压温度为5℃

15℃,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载板闭合后对四氟布进行冷压整形。
[0011]优选地,所述冷媒为涡流制冷管;所述第二载板和第二压板中均安装有所述涡流制冷管。优选地,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通过导向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中的第二驱动件的致动元件与所述第二压板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使所述第二压板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载板的方向直线移动。通过使四氟布在5℃

15℃的温度条件下保压数秒,提高了四氟布的整形效果。
[00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压板中设置有气动振动器。优选地,所述气动振动器为气动摆球式振动器;所述气动摆球式振动器的数量为两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压板相对于所述第二载板的一侧。通过使四氟布在低温保压过程中不断高频振动,进一步消除了四氟布的内应力,提高了四氟布的整形效果。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于所述热整形装置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皮带式
输送线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由第三驱动件驱动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移动。通过将热整形装置中位于四氟布上方的部件侧向推移,可以对吸附模组进行让位,还方便于热整形装置的检修。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于所述冷整形装置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输送方向垂直的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上,由第四驱动件驱动沿所述第二直线导轨移动。通过将冷整形装置中位于四氟布上方的部件侧向推移,方便于冷整形装置的检修。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上料部还包括料仓,所述料仓具有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的侧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设置有最低端向所述出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氟布重复利用整形、分选及装弹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部(100),包括第一柔性震动盘(110)、第一吸附模组(120)和第一皮带式输送线(130),所述第一柔性震动盘将投入的四氟布振动铺平,所述第一吸附模组从所述第一柔性震动盘中吸取四氟布后将其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线中;整形部(200),包括热整形装置(210)、冷整形装置(220)、第二吸附模组(230)、第三吸附模组(240)和第二皮带式输送线(250),热整形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线与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之间,所述第二吸附模组将位于所述第一皮带式输送线中的四氟布移送至热整形装置内进行热压整形,所述第三吸附模组将位于所述热整形装置内的四氟布移送至第二皮带式输送线中;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的上层皮带从所述冷整形装置内穿过,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将经过热整形的四氟布移送至所述冷整形装置内进行冷压整形,以及将冷压整形后的四氟布从所述冷整形装置内移出;视觉分选部(300),包括视觉检测装置(310)、分选装置(320)和第四吸附模组(330),所述第四吸附模组将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250)中经过冷压整形的四氟布移动至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内,所述分选装置根据视觉检测结果将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内的不合格件去除,所述第四吸附模组将所述视觉检测装置内剩余的合格四氟布抓取至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中;装弹夹部(400),包括第二柔性震动盘(410)、吸取装置(420)和装入装置(430),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设置于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的末端,于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的上方设置有视觉模组,在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停止工作后,所述视觉模组采集平铺在第二柔性震动盘中的四氟布的图像信息,所述吸取装置从所述第二柔性震动盘中吸取四氟布并放置于所述装入装置内;所述装入装置包括定位平台(431)、安装机构(432)和升降机构(433),所述升降机构(433)用于驱动弹夹升降,所述定位平台(43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接收四氟布的定位槽(4311),所述安装机构从所述定位槽中取走四氟布并放置于弹夹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整形装置(210)包括第一载板(211)和位于所述第一载板上方的第一压板(212),所述第一载板和/或第一压板被配置为与热源连接,以使所述热整形装置的热压温度为35℃

50℃,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载板闭合后对四氟布进行热压整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压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15),所述第一压板(212)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15)之间通过导向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中的第一驱动件(216)的致动元件与所述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使所述第一压板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载板的方向直线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板(211)相对所述第一压板(212)的一面交错设置有第一凸部(2111)和第一凹部(2112),所述第一压板对应所述第一载板的一面交错设置有第二凸部(2121)和第二凹部(2122),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一载板闭合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凹部插接适配,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一凹部插接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整形装置(220)包括第二载板(221)和位于所述第二载板上方的第二压板(222),所述第二皮带式输送线(250)的上层皮带从所述第二载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穿过;所述第二压板和/或第二载板被配置为与冷媒连接,以使所述冷整形装置的冷压温度为5℃

15℃,所述第二压板与所述第二载板闭合后对四氟
布进行冷压整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为涡流制冷管(223);所述第二载板和第二压板中均安装有所述涡流制冷管。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压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24),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通过导向组件连接,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中的第二驱动件(225)的致动元件与所述第二压板(222)固定连接,第二驱动件(225)使所述第二压板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载板的方向直线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5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板中设置有气动振动器(22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振动器为气动摆球式振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张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鑫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