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82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鲁索利替尼抑制了JAK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颅内梭形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血管壁向周围膨胀而形成的一类特殊形态的颅内动脉瘤。颅内梭形动脉瘤相对于囊状动脉瘤较为少见,发病率3~13%,主要出现在年轻患者中。常常出现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中,但也可累计前循环。梭形动脉瘤破裂风险高于普通囊状颅内动脉瘤。此外,梭形动脉瘤也可因占位效应,产生脑干、脑神经压迫症状,尤其是进行性增大的颅内梭形动脉瘤对患者威胁较大,外科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均有一定难度。因此,通过对颅内梭形动脉瘤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探索关键致病基因,对于该疾病采取安全有效的针对性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0003]目前,颅内梭形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颅内梭形动脉瘤病理主要表现为内弹力板和中弹力膜的破坏,伴有平滑肌不规则排列和弹力纤维变性。治疗药物包括尼莫地平、甘露醇、氨基己酸。尼莫地平能够扩张小的脑血管,改善动脉瘤患者出血的预后;甘露醇能够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氨基己酸能够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高浓度则直接抑制纤溶酶活力,达到止血效果。关于鲁索利替尼应用到颅内梭形动脉瘤方面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该鲁索利替尼能够抑制颅内梭形动脉瘤中JAK2

STAT通路活化和逆转颅内梭形动脉瘤中PDGFRβ
Y562D
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对颅内梭形动脉瘤有显著治疗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抑制颅内梭形动脉瘤中JAK2

STAT通路活化药物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鲁索利替尼在制备逆转颅内梭形动脉瘤中PDGFRβ
Y562D
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药物中的应用。
[0009]优选的,所述鲁索利替尼的有效浓度为50nM~150nM。
[0010]优选的,所述药物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11]优选的,所述药物剂型包括注射剂、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中的一种。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的药物,所述药物活性成分包括鲁索利替尼。
[0013]优选的,所述鲁索利替尼的用量为50nM~150n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颅内梭形动脉瘤样本的激光显微切割、Sanger测序、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等,首次发现颅内梭形动脉瘤存在PDGFRβ基因中Y562D突变,且突变位于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HBVSMCs)中,该突变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同时致突变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存在JAK2

STAT通路激活。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细胞和动物试验,发现鲁索利替尼对JAK2

STAT通路活化有抑制作用,减弱了PDGFRβ
Y562D
基因突变型血管平滑肌细胞(PDGFRβ
Y562D

HBVSMCs)的增殖和迁移,逆转了PDGFRβ
Y562D
基因突变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对颅内梭形动脉瘤有显著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以及Sanger测序结果(a代表内皮细胞显微切割采样位置,b代表血管平滑肌显微切割采样位置)。
[0018]图2PDGFRβ
Y562D
体细胞突变诱导平滑肌细胞表型调控结果(A:Western blot检测结果;B和C:RT

PCR检测收缩指标及炎性指标变化结果(不同检验方式);D:Edu染色结果;E:不同组阳性细胞比例统计分析结果;F:划痕实验结果;G:不同组创面愈合率(8H缩小面积/0H面积)统计分析结果;图中ns表示无显著性,*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表示p<0.0001)。
[0019]图3JAK2

STAT途径是突变型PDGFRβ
Y562D
的主要下游信号通路的研究结果(A:FIA切片和NCA切片中PDGFRB的重要下游信号通路标记物(p

JAK、p

Src、p

Erk1/2和p

PLCy),比例尺为50μm;B:通过mIF在FIAs和NCAs中检测p

JAK2下游的p

STAT1和p

STAT3的表达,比例尺为50μm;C:A图中NCAs(n=4)和FIAs(n=5)之间不同信号标记物的平均荧光强度统计分析结果;D:B图中NCAs(n=4)和FIAs(n=5)之间的平均荧光强度统计分析结果;E:Westernblot检测体外不同处理的HBVSMCs中PDGFRB的重要下游信号通路标记物的表达;F:免疫印迹的统计分析结果;图中ns表示无显著性,*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表示p<0.0001。
[0020]图4鲁索利替尼逆转PDGFRB
Y562D
诱导的HBVSMCs表型调控结果(A和C:Westernblot检测结果;B:A图中免疫印迹条带的相对密度统计结果;D:与HBVSMCs表型转化相关的标记条带的相对密度统计结果;E:在不同治疗条件下HBVSMCs中平滑肌细胞(SMC)标记物和炎症标记物的rt

qPCR结果。F:Edu染色结果;G:不同组阳性细胞比例统计分析结果;H:划痕试验结果;I:不同组创面愈合率(8h缩小面积/0h面积)统计分析结果;图中T条代表SD,ns表示无显著性,*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表示p<0.0001)。
[0021]图5鲁索利替尼逆转斑马鱼中PDGFRβ
Y562D
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改变结果(A:人类WT/PDGFRβ
Y562D mRNA处理和药物给药的时间轴;B:对经过或未经鲁索利替尼处理的3dpf胚胎头部进行kdrt:eGFP+细胞和红细胞的免疫染色结果;C:3dpf斑马鱼胚胎头部的kdr1免疫染色统计分析结果;ns表示无显著差异,*表示P<0.05,**表示P&a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治疗颅内梭形动脉瘤药物中的应用。2.鲁索利替尼在制备抑制颅内梭形动脉瘤中JAK2

STAT通路活化药物中的应用。3.鲁索利替尼在制备逆转颅内梭形动脉瘤中PDGFRβ
Y562D
基因突变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药物中的应用。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鲁索利替尼的有效浓度为5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押小龙赵继宗张岩牟思奇郑智尧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