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床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851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床垫系统,包括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所述上层床垫设置在下层床垫的上方,且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支撑组件,所述导向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层床垫的下端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层床垫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层床垫上设置有若干个一号导热模块,且上层床垫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若干个一号导热模块的二号导热模块;所述下层床垫靠近上层床垫的一侧上设置有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医用床垫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床垫在满足对患者实时监控的情况下采用双层床垫式结构,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将传感器设置于两个床垫之间,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占用的空间,也可以避免线缆所导致的杂乱的问题。以避免线缆所导致的杂乱的问题。以避免线缆所导致的杂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床垫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床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体征监护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检测和监视,它能够实时、连续、长时间地监测病人的重要生命特征参数,并将这些生理参数传送给医生,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对病人进行相应的诊疗。它在危重病人的监护、伤病人员的抢救、慢性患者和老年患者的监护以及运动员身体活动的检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003]然而,医院监护系统大多使用固定的医疗监护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生理数据,通过线缆将数据传输到监护中心。在线缆连接基础上的传统监护系统往往体积大、功耗大、不便于携带,限制了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行动,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和风险,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今实时、连续、长时间地监测病人重要生命特征参数的医疗监护需求。同时这种传统的医疗监护方法容易增加病人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进而影响病人身体状况,使诊断数据与病人真实的生理状况产生一定差距,影响对病情的正确诊断。为了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智能床垫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智能床垫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床垫系统,包括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所述上层床垫设置在下层床垫的上方,且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支撑组件,所述导向支撑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层床垫的下端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层床垫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层床垫上设置有若干个一号导热模块,且上层床垫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若干个一号导热模块的二号导热模块;所述下层床垫靠近上层床垫的一侧上设置有传感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撑组件包括导向支撑杆、导向支撑筒和导向支撑弹簧,所述导向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支撑筒内,所述导向支撑弹簧缠绕连接在导向支撑杆外,且导向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撑杆的侧壁上和导向支撑筒的外侧壁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一号固定块和二号固定块,所述二号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上层床垫的下端面上,所述一号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下层床垫的上端面上,所述一号固定块靠近上层床垫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箱,且缓冲箱上活动插接有若干个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外缠绕连接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缓冲杆的侧壁上和缓冲箱的外侧壁上,所述缓冲杆位于缓冲箱外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二号固定块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之间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弹性导热杆和水银箱,所述弹性导热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号导热模块上,另一端延伸到水银箱内,所述水银箱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块上开设的一号移动槽内,所述水银箱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活动插接在水银箱的侧壁上,且移动杆外缠绕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杆的侧壁上和水银箱的外侧壁上,所述移动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极触片,且一号电极触片活动设置在一号移动槽内,所述一号移动槽内还活动设置有二号电极触片,且二号电极触片远离一号电极触片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的一端,所述二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号移动槽的侧壁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床垫包括支撑框架和弹性面,所述弹性面覆盖在支撑框架的上端开口上,且支撑框架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上层床垫上设置有风干机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风干机构包括二号移动槽和干燥通孔,所述二号移动槽和干燥通孔均开设在支撑框架的底板上,且二号移动槽和干燥通孔相连通设置,二号移动槽的槽径大于干燥通孔的孔径,所述二号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钢性封堵板,且钢性封堵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伸缩组件的一端,所述一号伸缩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二号移动槽的侧壁上,所述钢性封堵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封堵布的一端,且弹性封堵布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二号移动槽的侧壁上;所述钢性封堵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二号移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电磁铁和铁块均设置在弹性封堵布的下方;所述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干燥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伸缩组件包括一号伸缩杆、一号伸缩筒和一号伸缩弹簧,所述一号伸缩杆活动插接在一号伸缩筒内,所述一号伸缩弹簧缠绕连接在一号伸缩杆外,且一号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号伸缩杆的侧壁上和一号伸缩筒的外侧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按摩辊轴和一号转动杆,所述按摩辊轴固定套设在一号转动杆外,且按摩辊轴与弹性面相抵接,所述一号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一号滑板上,且一号滑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框架内侧壁上开设的一号滑槽内,所述一号转动杆的另一端转动插接在二号滑板上,且二号滑板滑动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开设的二号滑槽内;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矩形孔和直齿条,所述矩形孔开设在二号滑板上,且矩形孔的上下孔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直齿条,两个所述矩形孔交替与缺齿轮相啮合,且缺齿轮固定套设在二号转动杆外,所述二号转动杆与驱动电机的一个驱动端相连接,且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的外侧壁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机构内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三号转动杆、一号飞轮和二号飞轮,所述三号转动杆固定连接在一号转动杆上,所述一号飞轮固定套设在三号转动杆外,所述二号飞轮固定套设在四号转动杆外,且四号转动杆与驱动电机的另一端驱动端相连接,所述一号飞轮和二号飞轮通过传动皮带进行传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防抖动机构,所述防抖动机构包括抵触辊轴和承托块,所述抵触辊轴与传动皮带相抵触,且抵触辊轴固定连接在承托块上,所述承托块的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且弹性伸缩杆的自由下端固定连接在横向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横向板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上。
[0015](3)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对医用床垫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床垫在满足对患者实时监控的情况下采用双层床垫式结构,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将传感器设置于两个床垫之间,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设备占用的空间,也可以避免线缆所导致的杂乱的问题,这样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移动,并且监测设备设置在两个床垫之间,可以避免患者直观的观察到,从而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加快患者的康复过程。
[0017]本专利技术中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之间增设了导向支撑组件和缓冲组件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既可以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确保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的相对运动只发生在垂直方向上,同时,可以起到缓冲撞击力的作用,具体地,在患者坐到或者躺到床垫上时,通过缓冲撞击力,可以对设备起到保护的作用。
[0018]本专利技术在上层床垫和下层床垫之间设置了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的设置,可以使得优化后的床垫能够更加的精准,具体地,控制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感知患者传导的热量,同时热量的传导能够及时的控制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床垫系统,包括上层床垫(1)和下层床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床垫(1)设置在下层床垫(2)的上方,且上层床垫(1)和下层床垫(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支撑组件(3),所述导向支撑组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层床垫(1)的下端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层床垫(2)的上端面上;所述上层床垫(1)上设置有若干个一号导热模块(4),且上层床垫(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若干个一号导热模块(4)的二号导热模块(5);所述下层床垫(2)靠近上层床垫(1)的一侧上设置有传感器(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支撑组件(3)包括导向支撑杆(31)、导向支撑筒(32)和导向支撑弹簧(33),所述导向支撑杆(31)活动插接在导向支撑筒(32)内,所述导向支撑弹簧(33)缠绕连接在导向支撑杆(31)外,且导向支撑弹簧(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撑杆(31)的侧壁上和导向支撑筒(32)的外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床垫(1)和下层床垫(2)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6),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一号固定块(61)和二号固定块(65),所述二号固定块(65)固定连接在上层床垫(1)的下端面上,所述一号固定块(61)固定连接在下层床垫(2)的上端面上,所述一号固定块(61)靠近上层床垫(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缓冲箱(62),且缓冲箱(62)上活动插接有若干个缓冲杆(63),所述缓冲杆(63)外缠绕连接有缓冲弹簧(64),且缓冲弹簧(6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缓冲杆(63)的侧壁上和缓冲箱(62)的外侧壁上,所述缓冲杆(63)位于缓冲箱(62)外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二号固定块(65)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床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床垫(1)和下层床垫(2)之间设置有控制机构(7),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弹性导热杆(71)和水银箱(72),所述弹性导热杆(7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号导热模块(4)上,另一端延伸到水银箱(72)内,所述水银箱(72)固定设置在一号固定块(61)上开设的一号移动槽(78)内,所述水银箱(72)内活动设置有移动板(73),且移动板(7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4),所述移动杆(74)活动插接在水银箱(72)的侧壁上,且移动杆(74)外缠绕连接有一号弹簧(76),所述一号弹簧(7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杆(74)的侧壁上和水银箱(72)的外侧壁上,所述移动杆(74)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极触片(77),且一号电极触片(77)活动设置在一号移动槽(78)内,所述一号移动槽(78)内还活动设置有二号电极触片(79),且二号电极触片(79)远离一号电极触片(7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710)的一端,所述二号弹簧(7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号移动槽(78)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床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床垫(1)包括支撑框架(11)和弹性面(12),所述弹性面(12)覆盖在支撑框架(11)的上端开口上,且支撑框架(11)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上层床垫(1)上设置有风干机构(8)。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床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机构(8)包括二号移动槽(81)和干燥通孔(82),所述二号移动槽(81)和干燥通孔(82)均开设在支撑框架(11)的底板上,且二号移动槽(81)和干燥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邓学学白阳静刘争刘坤张蒙李璘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