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90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成了一种高分子量环氧树脂,将其与低分子量环氧树脂合成了双峰型环氧树脂,使其作为覆铜板的胶液成分之一,与含有磷胺的阻燃型固化剂相互促进,并在增韧型固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固化,解决了环氧树脂耐热性能差、易燃、稳定性不高的问题,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阻燃性好、耐高温的环氧树脂基覆铜板。温的环氧树脂基覆铜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环氧树脂覆铜板领域,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覆铜板作为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制备材料,起到导电、绝缘和环保的主要作用,其可分为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和聚酰亚胺等多种类型,且主要绝缘介质层为环氧树脂、阻燃型固化剂、增韧型固化剂组成。在覆铜板的过程中,胶料成分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环氧树脂是市面上原材料广泛的产品,且其具有较好的绝缘性、机械性能与耐溶性,然而,环氧树脂的耐高温和阻燃性能较差,与此同时大量的环氧树脂的使用加速了石油资源的衰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以此作为胶液,制备得到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取高分子量环氧树脂,加热,并加入丙酮溶液,同时添加低分子量环氧树脂配成双峰型环氧树脂;
[0007]S2:取双峰型环氧树脂、阻燃型固化剂,增韧型固化剂,混合均匀,得到胶液;
[0008]S3:将玻璃纤维织物浸渍于胶液中,取出后加热固化,得到固化片;
[0009]S4:将固化片堆叠在一起,放置于两张铜箔之间,热压,得到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覆铜板。
[0010]较为优化地,所述胶液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按百分比计,60~90%高分子量环氧树脂,5~20%低分子量环氧树脂,1~15%阻燃型固化剂,4%~5%增韧型固化剂。
[0011]较为优化地,所述阻燃型固化剂的制备方法:(1)将三苯基膦氯化铑与异氰酸酯混合,再于溶液中滴加甲苯溶液;(2)再加入苯二胺溶液;(3)反应液与N,N
’‑
4,4
’‑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进行反应,得到含磷胺的阻燃型固化剂。
[0012]较为优化地,所述阻燃型固化剂包括以下材料:甲苯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三苯基膦氯化铑占所述甲苯和异氰酸酯总质量的比例为0.05wt%~0.2wt%,甲苯与苯二胺的摩尔比为(0.8~1.2):1,甲苯与双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8~1.2):1。
[0013]较为优化地,所述增韧型固化剂为1,2

丙二醇碳酸酯。
[0014]较为优化地,制备高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工艺为:将白藜芦醇与环氧氯丙烷在氮气
气氛保护下混合搅拌,加热至85~90℃,加入四甲基溴化铵,降温至室温时加入NaOH与甲醇的混合溶液,再加入四甲基溴化铵,充分反应后,得到分子量约为1300g/mol的高分子量环氧树脂。
[0015]较为优化地,制备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工艺为:(1)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混合,加入催化剂三苯基膦氯化铑,于40~120℃下发生反应;(2)反应完全后,加入NaOH溶液;(3)减压至1.3~2.0kPa,加入苯,静置分层,蒸馏除去杂质,得到分子量为370g/mol的低分子量环氧树脂。
[0016]较为优化地,制备双峰型环氧树脂的制备方式:(1)将合成的产物白高分子量环氧树脂加热;(2)趁热加入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后,添加低分子量环氧树脂,配成双峰型环氧树脂。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1)用白藜芦醇设计合成基于此的环氧树脂,具有3个酚羟基基团,存在多个潜在交联活性,可以与其他物质高度缩合成多官能度的聚合物,从而提高固化物的交联密度;
[0019](2)胶液的主要成分为双峰型环氧树脂,低分子量环氧树脂在反应中进行发泡,生成大泡孔,降低了材料的密度,提高了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分子量环氧树脂发泡形成小泡孔,使双峰型环氧树脂具有更高地抗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等优秀地力学性能,且不降低材料的其他性能,高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相互发生反应形成的双峰型环氧树脂,相较于其他分子量的环氧树脂,具有更高的耐热温度、更好的抗冲击强度与弯曲强度;
[002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原料按质量份为:60~90%高分子量环氧树脂,5~20%低分子量环氧树脂,1~15%阻燃型固化剂,4%~5%增韧型固化剂,按照1:1的比例将高低分子量环氧树脂进行共混,所得双峰产物再经阻燃型固化剂、增韧型固化剂的促进作用,即可得到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若改变原料用量比例,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产物的力学性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比例可使所得覆铜板综合性能最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化学品:白藜芦醇CAS:501

36

0,河北维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甲基溴化铵CAS:64

20

0,山东豪顺化工有限公司、三苯基膦氯化铑CAS:14694

95

2,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双酚ACAS:80

05

7,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异氰酸酯CAS:75

13

8,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马来酰亚胺CAS:13676

54

5,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1,2

丙二醇碳酸脂CAS:108

32

7,上海凯茵化工有限公司;玻纤纸,CR17

2400。
[0023]以下份数为质量份
[0024]实施例1:S1:取20份白藜芦醇与400份环氧氯丙烷在氮气气氛的真空条件下混合,加热至85℃,加入2份四甲基溴化铵于85℃的恒温条件下继续发生反应,4h后降温至45℃,将溶解了60份NaOH溶液的300份甲醇溶液加入其中,再加入2份四甲基溴化铵持续搅拌,使
其反应完全,将其无气泡产物浇筑于模具中固化,得到分子量约为1300g/mol的高分子量环氧树脂;
[0025]S2:将20份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混合,加入20份催化剂三苯基膦氯化铑,于40~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加入20份NaOH溶液,1份NaOH溶液溶解于2份水中,减压至1.3~2.0kPa,加入苯,静置分层,蒸馏除去杂质,得到分子量为370g/mol的低分子量环氧树脂;
[0026]S3:取50份高分子量环氧树脂,加热至255℃,再加入100份丙酮溶液,混合均匀后,再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高分子量环氧树脂,加热,并加入丙酮溶液,同时添加低分子量环氧树脂配成双峰型环氧树脂;S2:取双峰型环氧树脂、阻燃型固化剂,增韧型固化剂,混合均匀,得到胶液;S3:将玻璃纤维织物浸渍于胶液中,取出后加热固化,得到固化片;S4:将固化片堆叠在一起,放置于两张铜箔之间,热压,得到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覆铜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液包括以下原料:按百分比计,60~90%高分子量环氧树脂,5~20%低分子量环氧树脂,1~15%阻燃型固化剂,4%~5%增韧型固化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方式:将白藜芦醇与环氧氯丙烷在氮气气氛保护下混合搅拌,加热至85~90℃,加入四甲基溴化铵,降温至室温时加入NaoH与甲醇的混合溶液,再加入三乙胺溶液,充分发生反应后,得到分子量为1300g/mol的高分子量环氧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藜芦醇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20~25,四甲基溴化铵与白藜芦醇的摩尔比为(1~3):1,白藜芦醇和NaOH的摩尔比为1:2.5~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阻燃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环氧树脂的制备步骤:(1)将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混合,加入催化剂三苯基膦氯化铑,加热至40~120℃;(2)再加入NaOH溶液;(3)减压至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耀鸿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