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二芳杂环胺化合物、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38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二芳杂环胺化合物、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具体而言,涉及通式I所示的二芳杂环胺化合物,其可药用盐,其立体异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含有一个或多个这化合物的组合物,和该类化合物在治疗与HPK1信号通路有关的疾病如癌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用途。方面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二芳杂环胺化合物、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二芳杂环胺化合物、及其制法和药物组合物与用途。具体而言,涉及通式I所示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其可药用盐,其立体异构体及其制备方法,含有一个或多个这化合物的组合物,和该类化合物在治疗与HPK1信号通路有关的疾病如癌症、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用途,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技术介绍

[0002]癌症免疫治疗已成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和放射治疗相辅相成。通过PD

1和CTLA

4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使耗竭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再生,改变了各种肿瘤类型的治疗结果。免疫治疗有望成为肿瘤转移患者的最有效治疗形式。尽管CPI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功,但约60%

70%的肿瘤对单剂CPI治疗无效,而那些有反应的肿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耐药性。确定有效的方法回复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和克服各种免疫逃避机制仍然是重大挑战。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肿瘤细胞通过招募免疫调节细胞和诱导抑制信号来抑制CTL的活性,从而阻碍T细胞的浸润、功能、增殖和存活。肿瘤细胞解除了正常的免疫调节机制,在TME中存在抑制性免疫细胞群和相关免疫抑制因子,包括PGE2、腺苷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

β),这是导致治疗抵抗或耐药的主要根源,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与发现有CPI协同作用的新型治疗剂。
[0003]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又称MAP4K1,被认为与限制T细胞活性的几个重要步骤有关,特别是在癌症中。HPK1主要在造血细胞系中表达,在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中高表达,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低表达(人类蛋白质图谱)。HPK1被证明是T细胞、B细胞和DC中的负性调节因子。HPK1的信号转导途径在T细胞中得到了研究和深入的理解。HPK1在负性调节T细胞活化中起关键作用,介导活化T细胞的连接子(LAT)和相关下游信号分子,包括含有76kDa白细胞蛋白(SLP76)的衔接蛋白Src同源2结构域,磷脂酶Cγ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研究表明,HPK1的敲除(KO)降低T细胞受体(TCR)信号传导的阈值,并使T细胞抵抗PGE2的抑制性作用。HPK1活性对于其介导的负调节T细胞功能至关重要。在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治疗中,通过药物抑制HPK1,抑制T细胞衰竭提高T细胞功能,可能提供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平衡。小分子HPK1抑制剂的开发是阐明HPK1在人类疾病中作用的最佳解决方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抑制HPK1相互作用的结构通式I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以及其立体异构体及其可药用盐,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与HPK1信号通路有关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0005]为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类如通式I所示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
[0007][0008]R1选自:其中R
30
、R
31
、R
32
、R
33
、R
34
、R
35
、R
36
、R
37
、R
38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
[0009]其中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0
、或两个R
31
、或两个R
32
、或两个R
33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苯并杂环或C4

C8杂环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
[0010]X1、X2、X3可任选自:CH、N、CR3,其中R3为卤素、甲基;Y可任选自:O、S、NH、CO、N(C1

C6烷基);
[0011]R2选自:

NHR5、

N(R5)2、

CH2OR5、

CF2OR5、

CH2NHR5、

CF2NHR5、

CH2NR5、

CF2NR5、

CH2N(R5)2、

CF2N(R5)2、

CON(R5)2、

CONHR5;其中R5可任选自:氢、羟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O==、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其中D可任选自:CH2、CO、O、S、SO、SO2、NO、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O==、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
[0012]优选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A)所示:
[0013][0014]式中
[0015]R
30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通式I所示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式中R1选自:其中R
30
、R
31
、R
32
、R
33
、R
34
、R
35
、R
36
、R
37
、R
38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其中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0
、或两个R
31
、或两个R
32
、或两个R
33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苯并杂环或C4

C8杂环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X1、X2、X3可任选自:CH、N、CR3,其中R3为卤素、甲基;Y可任选自:O、S、NH、CO、N(C1

C6烷基);R2选自:

NHR5、

N(R5)2、

CH2OR5、

CF2OR5、

CH2NHR5、

CF2NHR5、

CH2NR5、

CF2NR5、

CH2N(R5)2、

CF2N(R5)2、

CON(R5)2、

CONHR5;其中R5可任选自:氢、羟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其中D可任选自:CH2、CO、O、S、SO、SO2、NO、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A)所示:式中R
30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
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0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苯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B)所示:式中R
30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0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苯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4.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C)所示:式中
R
30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0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苯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5.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D)所示:式中R
30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0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苯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6.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E)所示:
式中R
31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1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7.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F)所示:式中R
31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1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8.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G)所示:
式中R
31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1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9.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H)所示:式中R
31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1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0.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I)所示:
式中R
33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3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1.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J)所示:式中R
33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3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2.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K)所示:
式中R
32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2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3.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L)所示:式中R
32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3、4,其中相邻两个R
32
可以相连接构成杂环,形成C6

C9吡啶并杂环,杂环指选自氮、氧、硫杂原子的芳杂环或脂杂环;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4.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M)所示:
式中R
34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C3

6环烷基、C2

5氮杂环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n选自0、1、2;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5.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N)所示:式中X1可任选自:CH、N、CR
3,
其中R3为卤素、甲基;Y可任选自:O、S、NH、CO、N(C1

C6烷基);R
36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6.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N)所示:
式中X1可任选自:CH、N、CR
3,
其中R3为卤素、甲基;Y可任选自:O、S、NH、CO、N(C1

C6烷基);R
35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7.根据权利要求1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以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如式(IN)所示:式中X1可任选自:CH、N、CR3,其中R3为卤素、甲基;Y可任选自:O、S、NH、CO、N(C1

C6烷基);R
37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基、取代的C1

5烷氧基、取代的C1

5烷胺基、取代的二(C1

5烷)胺基,其中取代基任选自:H、F、Cl、NH2、OH、OCH3、甲氨基、二甲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五取代;n选自0、1、2;D可任选自:CH2、O、S、CO、NO、SO、SO2、NR4、CHR4、CR4,除D为CR4外,其余的D其中R4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甲酰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氨乙酰基、甲磺酰基、氨甲酰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1

C6烷基、取代或无取代的C3

C6环烷基;当D为CR4时,其中R4选自:取代或无取代的C4

C6烷链双基、取代或无取代的含N、O、S杂原子的C1

C6杂链双基;其中取代基各自独立的选自氟、氯、羟基、C1

5烷基、氨基,所述的取代基各自独立的包括单取代、双取代、三取代。18.根据权利要求1

17任一项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其特征在于,
所述R
30
、R
31
、R
32
、R
33
、R
34
、R
35
、R
36
、R
37
、R
38
可任选自:H、F、Cl、Br、CN、NH2、OH、SO2CH3、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乙炔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氮杂环丙基、氮杂环丁基、氮杂环戊基、哌啶基、羟甲基、羟乙基、羟丙基、甲氧甲基、乙氧甲基、丙氧甲基、异丙氧甲基、甲氧乙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异丁氧基、氟取代甲基、氟取代乙基、氟取代丙基、氟取代异丙基、氟取代丁基、氟取代异丁基、氯取代甲基、氯取代乙基、氯取代丙基、氯取代异丙基、氯取代丁基、氯取代异丁基、氟取代甲氧基、氟取代乙氧基、氟取代丙氧基、氟取代异丙氧基、氟取代异丁氧基、甲氨基、乙氨基、丙氨基、异丙氨基、丁氨基、异丁氨基、二甲氨基、二乙氨基、二丙氨基、二异丙氨基、甲乙氨基、甲丙氨基、甲胺甲基、二甲胺甲基、乙氧双基、异丙氧双基、乙二氧双基、乙胺双基、异丙胺双基、乙二胺双基;除D选自CR4外,其余的D其中R4可任选自:氢、甲基、三氟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羟甲基、羟乙基、羟丙基、氨甲基、氨乙基、氨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乙基、甲氧乙氧基、甲氨基、二甲氨基、乙氨基、甲氧乙氨基、甲胺乙氧基、二甲胺乙氧基、甲氧乙氨基、氨甲酰基、羟乙基氨甲酰基、氨甲酰甲基、甲氧乙氨甲酰甲基、氨甲酰乙基、甲氧乙氨甲酰乙基、羟乙氨甲酰甲基、甲氨甲酰乙基、二甲氨甲酰乙基、羟乙氨甲酰乙基、羟乙氨基、二羟乙氨基、羟乙酰氨基、乙酰氨基、甲氧乙酰氨基、氟、氯、溴、羟基、氨基、氰基、甲磺酰基。D为CR4时,R2为螺环结构,选自:19.根据权利要求1

18任一项所述的二芳杂环胺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所述的化合物选自下列化合物:4

(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甲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5

二甲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4

二甲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
4

(2,3

二甲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乙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乙氧基
‑6‑
氟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丙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异丙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环丙甲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1

氟乙氧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3

二氢苯并[b][1,4]

二恶烷
‑5‑
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
4

(苯并呋喃烷
‑7‑
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甲基苯并呋喃烷
‑7‑
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甲基苯并呋喃
‑7‑
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甲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三氟甲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乙基苯氨基)
‑6‑
(5

(4

甲基哌嗪
‑1‑
基)吡啶
‑2‑
氨基)烟酰胺4

(2

(1,1

二氟乙基)苯氨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强黄旭鹏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