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4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及方法,涉及神经电极植入技术领域,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包括:基座、摆放模组、运动模组、观测模组和植入针,基座可固定连接至外部运动机构;摆放模组包括摆放调节平台和电极丝摆放台,摆放调节平台固定连接至基座,摆放调节平台能够驱动电极丝摆放台移动;运动模组包括二维移动平台和直线驱动件,二维移动平台固定连接至基座,二维移动平台能够驱动直线驱动件在预定平面内移动,植入针连接至直线驱动件,直线驱动件能够驱动植入针沿垂直于预定平面的方向移动;观测模组固定连接至基座。整个装置结构简洁,体积紧凑,功能完善,可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高效精准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半自动化的高效精准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半自动化的高效精准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电极植入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柔性神经电极能够植入大脑皮层并采集脑电信号,其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重要工具目前正在被国内外科研及商业机构开发并逐渐完善中。柔性神经电极相比于传统硬质神经电极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优良的机械相容性,不易在脑组织中形成瘢痕。但也由于电极丝本身机械强度低、易变形,在植入脑组织过程中容易断裂,不容易穿过脑膜进入到组织中。为了保证植入物的生物兼容性、最小化植入手术的创伤,柔性神经电极通常被设计为细丝状。
[0003]然而,细丝状柔性神经电极的尺寸非常细微、杨氏模量非常小,在实际操作中,细丝状柔性神经电极的操作和植入非常困难。相关技术中,主要利用“缝纫机”的工作原理来实现细丝状柔性神经电极的植入,即在待植入的电极丝末端设置一个环状结构,植入针的针尖能够穿过该环状结构,在植入过程中,植入针的针尖可以带着电极丝末端进入大脑皮层,当电极丝到达预定位置之后,撤离针尖,从而使得电极丝末端留在大脑皮层中。/>[0004]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摆放模组、运动模组、观测模组和植入针,其中,所述基座可固定连接至外部运动机构,所述外部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进行移动;所述摆放模组包括摆放调节平台和电极丝摆放台,所述摆放调节平台固定连接至所述基座,所述摆放调节平台能够驱动所述电极丝摆放台移动,所述电极丝摆放台用于放置柔性丝状电极;所述运动模组包括二维移动平台和直线驱动件,所述二维移动平台固定连接至所述基座,所述二维移动平台能够驱动所述直线驱动件在预定平面内移动,所述植入针连接至所述直线驱动件,所述直线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植入针沿垂直于所述预定平面的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植入针能够完成柔性丝状电极钩取、植入大脑皮层、撤离大脑皮层的任务;所述观测模组固定连接至所述基座,所述观测模组用于观测所述植入针与所述电极丝摆放台上的柔性丝状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组还包括运动支座,所述运动支座连接至所述二维移动平台,所述二维移动平台具有较高的运动分辨率,能够驱动所述运动支座沿X方向和Y方向移动,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直线驱动件连接至所述运动支座,所述直线驱动件具有较高的加速度与最大速度,能够驱动所述植入针沿Z方向移动,所述Z方向垂直于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所在的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组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连接至所述直线驱动件的末端,所述植入针经由所述固定套固定至所述直线驱动件的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模组还包括摆放支座,所述摆放支座连接至所述摆放调节平台,所述摆放调节平台能够驱动所述摆放支座沿所述X方向移动,所述电极丝摆放台连接至所述摆放支座并位于所述植入针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放模组还包括电子器件摆放台,所述电子器件摆放台连接至所述摆放支座,所述电子器件摆放台用于放置脑机接口电子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丝状电极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器件摆放台与所述电极丝摆放台固定连接,所述电子器件摆放台固定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摆放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方博余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