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97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包括金属网,金属网包括由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互相纵横交错排列形成间距相等的多个均匀网格节点,金属网外包覆有透明柔性层,透明柔性层靠近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粘贴在肺部体表的粘贴层,透明柔性层远离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与预设的均匀网格节点的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识。在CT扫描影像中显示出病灶位置和网格节点位置的标识,直观显示进针点,通过扫描影像中显示的网格节点位置的数字标识比对定位器上具有相同标识的进针点,不需要反复校核进针点位置,提高了穿刺工作效率,并且避免在定位器上查找与CT扫描影像中网格节点位置对应的进针点过程中产生错误,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手术室是一个可以同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血管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的特殊手术室,是近年来手术发展需要而兴起的新型手术室模式,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了介入医学、外科学和影像诊断学技术的完美结合。
[0003]复合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电动和手动模式操作可实现手术床板的上下运动、前后、左右及倾斜的移动,与CT机联动完成对患者特定体位的透视成像诊断。目前复合手术室最常见的手术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肿瘤手术,而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肿瘤手术中需通过在患者肺部体表设置定位器辅助手术医生进行病灶的定位。
[0004]现有技术中,CN 206120337 U用于CT引导下穿刺的网格定位装置,提出了一种用于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但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由于缺乏进针点的位置标识,经过CT扫描后,根据CT扫描影像中的病灶位置和CT扫描影像中网格节点位置在定位器上查找与CT扫描影像中网格节点位置与对应的进针点,不能通过CT扫描影像中的病灶位置和网格节点位置的标识直观显示进针点,需要反复校核进针点位置,降低了穿刺工作效率,并且在定位器上查找与CT扫描影像中网格节点位置对应的进针点过程中极易产生错误,降低了穿刺成功率;
[0006]2、通过采用胶带粘贴在皮肤上会留下残留物,患者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通过CT扫描影像中直观显示进针点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包括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所述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互相纵横交错排列形成间距相等的多个均匀网格节点,所述金属网外包覆有透明柔性层,所述透明柔性层靠近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粘贴在肺部体表的粘贴层,所述透明柔性层远离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与预设的所述均匀网格节点的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识。
[001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通过在透明柔性层远离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与预设的所述均匀网格节点的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识,当通过CT扫描后,能够在CT扫描影像中显示出病灶位置和网格节点位置的标识,直观显示了进针点,通过描影像中的显示的网格节点位置的数字标识直接比对定位器上具有相同标识的进针点,不需要反复校核进针点位置,提高了穿刺工作效率,并且避免在定位器上查找与CT扫描影像中网格节点位置对应的进针点过程中产生错误,提高
了穿刺成功率;
[0012]2、通过变形能力和柔韧性的基层贴附使面层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于肺部体表上,吸附力强避免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定位点的移位,并且对肺部体表的皮肤无损伤且不会留下残留物,并且可以通过消毒清洗后,不会降低吸附能力,能够重复使用。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字标识为立体结构,所述数字标识的材质为金属,所述透明柔性层远离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嵌入所述数字标识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不低于数字标识的高度。
[0014]将立体结构的金属数字标识嵌入透明柔性层远离肺部体表的一侧,在保证在通过CT扫描后能够显示数字标识的信息,还能避免将金属的数字标识凸出粘附在透明柔性层表面,极易因为数字标识被触碰到,造成数字标识易脱落。
[00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字标识的材质为铅。
[0016]通过将铅作为数字标识的材质,通过CT扫描后能够在CT扫描影像中清楚显示数字标识。
[001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网丝构成方形边框;所述第二网丝纵横交错呈十字交叉状设置在方形边框内,且与所述方形边框构成“田”字型,所述第三网丝纵横交错设置在所述“田”字型的每个方格内。
[0018]通过将第一网丝构成方形边框,第二网丝纵横交错呈十字交叉状设置在方形边框内,且与所述方形边框构成“田”字型,第三网丝纵横交错且间隔相等的设置在所述“田”字型的每个方格内形成间距相等的多个均匀网格节点。
[001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字标识的形式为基于所述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互相纵横交错构成的坐标形式。
[0020]通过将数字标识的形式设置为坐标形式,能复合查找定位习惯,并可基于以知的数字标识的坐标快速定位到进针点的坐标,提高了穿刺工作效率。
[002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的网丝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
[0022]通过将相邻的网丝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能够提供合适的间距嵌入坐标形式的数字标识,并且匹配肺结节的直径大小,避免间隔过小不仅阻碍穿刺针的行进方向,还避免了间隔过大不易确定进针点,提高了定位速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网格体表定位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网格体表定位器实施例的沿A

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中:金属网1、透明柔性层2、粘贴层3、数字标识4、凹槽21、基层31、面层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具体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
[0028]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

2所示: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包括金属网1,所述金属网1包括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所述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互相纵横交错排列形成间距相等的多个均匀网格节点,所述第一网丝构成方形边框;所述第二网丝纵横交错呈十字交叉状设置在方形边框内,且与所述方形边框构成“田”字型,所述第三网丝纵横交错且间隔相等的设置在所述“田”字型的每个方格内,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构成平面网,相邻的网丝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
[0029]所述金属网1外包覆有透明柔性层2,所述透明柔性层2靠近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粘贴在肺部体表的粘贴层3。
[0030]所述粘贴层3设置在所述透明柔性层2四周,所述粘贴层3包括具有变形能力和柔韧性的基层31,所述基层31的一侧与所述透明柔性层2连接,基层31由尼龙、玻璃纤维、碳纤维、凯夫拉纤维的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复合编制而成。玻璃纤维抗扭曲和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包括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包括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所述第一网丝、第二网丝和第三网丝互相纵横交错排列形成间距相等的多个均匀网格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外包覆有透明柔性层,所述透明柔性层靠近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粘贴在肺部体表的粘贴层,所述透明柔性层远离肺部体表的一侧设置有与预设的所述均匀网格节点的位置对应的数字标识;所述粘贴层设置在所述透明柔性层四周,所述粘贴层包括具有变形能力和柔韧性的基层,所述粘贴层还包括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于皮肤的面层,所述基层的一侧与所述透明柔性层连接,所述面层设置在所述基层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网格体表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标识为立体结构,所述数字标识的材质为金属,所述透明柔性层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