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93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该格栅包括对称布置的格栅总成,该格栅总成包括叶片总成和框架(14),通过运动轨迹结构和动力传递机构连接,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通过运动稳定机构提升稳定性;所述的框架(14)上设有电机(13);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主动杆(3)和连杆,所述的电机(13)通过主动杆(3)和连杆传递动力至叶片总成;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包括连杆,通过连杆确定叶片总成运动轨迹;所述的运动稳定机构包括压板,所述的连杆对应端轴通过压板互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叶片与格栅的运动轨迹结构、动力传递机构、运动稳定机构,使得叶片的运动达到绕轴平动的运动效果并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


[0001]本技术属于主动式进气格栅
,涉及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降低油耗,除了通过改善油料配比、降低整车重量以外,主机厂考虑提升整车的空气动力学状态,降低风阻,达到节省燃料、节能减排的目的,主动式进气格栅在整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0003]目前市面上的主动式进气格栅的叶片布置方式仍以水平或竖直或斜置布置,所有叶片的转轴均互相平行,而由于主动式进气格栅可视化的要求提高的原因,叶片的布置方式受到造型的影响,需要将多个叶片转变为一个大叶片的形式,叶片的运动效果要求是绕轴平动,现有技术中叶片的运动未能达成效果。
[0004]专利CN216069602U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叶片主动进气格栅,包括格栅框架,活动连接于所述格栅框架上的叶片,所述格栅框架正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格栅框架的背面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叶片通过连接组件与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叶片在所述滑槽内滑动,与所述格栅框架形成打开或闭合状态的切换。但该专利的连接组件与驱动组件设计目的是旋转和位置移动,依托滑槽完成目标移动,滑槽设计在叶片两侧,空间需求更大,且滑槽成型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种缺陷而提供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本技术通过设计叶片与格栅的运动轨迹结构、动力传递机构、运动稳定机构,使得叶片的运动达到绕轴平动的运动效果并稳定。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该格栅包括对称布置的格栅总成,该格栅总成包括叶片总成和框架,通过运动轨迹结构和动力传递机构连接,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通过运动稳定机构提升稳定性;
[0008]所述的框架上设有电机;
[0009]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包括连杆,通过连杆确定叶片总成运动轨迹;
[0010]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主动杆和连杆,所述的电机通过主动杆和连杆传递动力至叶片总成;
[0011]所述的运动稳定机构包括压板,所述的连杆对应端轴通过压板互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包括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连杆一端通过第一压板固定于框架上,所述的第四连杆一端通过第二压板固定于框架上,所述的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另一端均通过孔轴配合与叶片
总成连接;
[0014]所述的第三连杆一端通过第一压板固定于框架上,所述的第五连杆一端通过第二压板固定于框架上,所述的第三连杆和第五连杆另一端均通过孔轴配合与叶片总成连接。
[0015]框架、一根第二连杆、叶片总成和一根第四连杆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机构,达成叶片的绕轴平动,且平行四边形也更为平稳。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机械原理相同,但因为车辆造型的原因,结构设计时空间受限,所述的第四连杆结构跟随车辆造型靠后绕弯,与第五连杆形状不同,避免大叶片的角度位置失控。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运动稳定机构由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和第四压板,所述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一端之间连接第一压板,另一端之间连接第三压板,所述的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一端设有第二压板,另一端之间连接第四压板,增加压板的设计使得连杆组成一体,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8]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主动杆和第一连杆,所述的主动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依次连接,所述的主动杆、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依次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主动杆一端与电机花键连接,所述的主动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轴接,所述的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中部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轴接;
[0020]所述的主动杆一端与电机花键连接,所述的主动杆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轴接,所述的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中部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轴接。
[0021]两根主动杆和两根第一连杆形成一个平面四杆机构,推动叶片的绕轴平动。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叶片总成包括叶片外板以及叶片外板内部的叶片背板。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叶片背板上设有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伸出叶片外板,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包或凸销,所述的限位凸包与保险杠支架上的滑槽间隙配合,所述的凸销与保险杠支架孔销配合。
[002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凸包上设有定位筋,通过调整定位筋调整叶片关闭位置。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叶片背板与叶片外板通过单筋铆焊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框架位于叶片总成一侧,非全包围式的设计。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8](1)本技术单叶片尺寸大,通过设计叶片与格栅的运动轨迹结构、动力传递机构、运动稳定机构,使得叶片的运动达到绕轴平动的运动效果并稳定;
[0029](2)本技术在叶片背板上设计限位结构,提高了叶片运动轨迹的稳定性;
[0030](3)本技术摒弃传统设计中框架全包围式的设计,仅保留运动轨迹结构、动力传递机构、电机的安装结构部分,节省了框架材料,降低模具成本及重量。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的总成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的总成内部结
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运动轨迹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运动轨迹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力传递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动力传递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运动稳定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叶片总成的布置示意图;
[0039]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叶片总成与保险杠的限位整体示意图;
[0040]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叶片总成与保险杠的限位细部示意图;
[004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架的小型化设计示意图。
[0042]图中标记说明:
[0043]1—叶片外板、2—叶片背板、2

1—单筋铆焊、2

2—限位凸包、2
‑2‑
1—定位筋、3—主动杆、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第五连杆、9—第一压板、10—第二压板、11—第三压板、12—第四压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该格栅包括对称布置的格栅总成,该格栅总成包括叶片总成和框架(14),通过运动轨迹结构和动力传递机构连接,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通过运动稳定机构提升稳定性;所述的框架(14)上设有电机(13);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包括连杆,通过连杆确定叶片总成运动轨迹;所述的动力传递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主动杆(3)和连杆,所述的电机(13)通过主动杆(3)和连杆传递动力至叶片总成;所述的运动稳定机构包括压板,所述的连杆对应端轴通过压板互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轨迹结构包括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第四连杆(7)和第五连杆(8),所述的第二连杆(5)和第四连杆(7)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6)和第五连杆(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杆(5)一端通过第一压板(9)固定于框架(14)上,所述的第四连杆(7)一端通过第二压板(10)固定于框架(14)上,所述的第二连杆(5)和第四连杆(7)另一端均通过孔轴配合与叶片总成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杆(6)一端通过第一压板(9)固定于框架(14)上,所述的第五连杆(8)一端通过第二压板(10)固定于框架(14)上,所述的第三连杆(6)和第五连杆(8)另一端均通过孔轴配合与叶片总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动开启的大叶片外置主动式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稳定机构由第一压板(9)、第二压板(10)、第三压板(11)和第四压板(12),所述的第二连杆(5)和第三连杆(6)一端之间连接第一压板(9),另一端之间连接第三压板(11),所述的第四连杆(7)和第五连杆(8)一端设有第二压板(10),另一端之间连接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峰玮张潇霖俞霞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