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方法及翻边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3915705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包括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座、与上模座连接的上压料板、固定在上模座上的翻边斜器、驱动器Ⅰ和上驱动器Ⅱ、固定在翻边斜器上的翻边凹模;下模机构,包括摆臂单元、下模座、与下模座连接的填充斜器、驱动气缸Ⅰ和固定凸模、固定在填充斜器上的下驱动导板Ⅰ、下驱动导板Ⅱ、反侧导板、填充凸模、下驱动导滑面、刚性限位块Ⅰ及刚性限位块Ⅱ。摆臂单元由驱动气缸Ⅱ、摆臂和柔性压头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由于尖角翻边时填充凸模与前一工序冲压件发生干涉、不贴合等问题,导致的冲压件变形、尺寸偏差质量缺陷甚至形成双料导致模具损坏风险;降低生产废品率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方法及翻边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方法及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件尖角由于翻边角度限制原因,需要经过多次冲压翻边成形。如翼子板前灯尖角位置,通常需要三次翻边,翼子板A柱尖角位置,通常需要两次翻边。冲压件尖角位置后工序翻边时,由于冲压方向存在负角,需要使用活动填充凸模。在生产过程中,因冲压件的回弹及模具型面回弹补偿影响,导致尖角位置模具型面与冲压件型面存在差异,如果活动凸模先填充到工作位置,容易与前一工序冲压件发生干涉、不贴合,导致冲压件变形、尺寸偏差质量缺陷甚至形成双料导致模具损坏风险,是影响生产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方法及翻边模具,以解决由于尖角翻边时填充凸模与前一工序冲压件发生干涉、不贴合而导致冲压件变形、尺寸偏差质量缺陷甚至形成双料导致模具损坏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包括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座(1)、与上模座(1)连接的上压料板(2)、固定在上模座(1)上的翻边斜器(3)、固定在翻边斜器(3)上的翻边凹模(4)、固定在上模座(1)上的上驱动器Ⅰ(6

1)和上驱动器Ⅱ(6

2);所述下模机构,包括摆臂单元、下模座(8)、与下模座(8)连接的填充斜器(9)、驱动气缸Ⅰ(10)和固定凸模(19)、固定在填充斜器(9)上的下驱动导板Ⅰ(11

1)、下驱动导板Ⅱ(11

2)、反侧导板(12)、填充凸模(13)、下驱动导滑面(14)、刚性限位块Ⅰ(15

1)以及刚性限位块Ⅱ(15

2);所述摆臂单元由驱动气缸Ⅱ(16)、摆臂(17)和柔性压头(18)组成;所述驱动气缸Ⅱ(16)固定在下模座(8)上,驱动气缸Ⅱ(16)上设置摆臂(17),柔性压头(18)固定在摆臂(17)上,驱动气缸Ⅱ(16)通过气管与设备可控气源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机构通过加紧装置固定在压机上滑块上;所述下模机构通过加紧装置固定在压机工作台上;所述上模机构与下模机构保持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固定有弹性元件,工作过程为压料板提供压料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凹模(4)一侧设置导滑面(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器Ⅰ(6

1)上固定有上驱动导板Ⅰ(7

1),上驱动器Ⅱ(6

2)上固定有上驱动导板Ⅱ(7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臂(17)端部固定柔性压头(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李博李晶影苏广川程岩任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