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方法及翻边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冲压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方法及翻边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冲压件尖角由于翻边角度限制原因,需要经过多次冲压翻边成形。如翼子板前灯尖角位置,通常需要三次翻边,翼子板A柱尖角位置,通常需要两次翻边。冲压件尖角位置后工序翻边时,由于冲压方向存在负角,需要使用活动填充凸模。在生产过程中,因冲压件的回弹及模具型面回弹补偿影响,导致尖角位置模具型面与冲压件型面存在差异,如果活动凸模先填充到工作位置,容易与前一工序冲压件发生干涉、不贴合,导致冲压件变形、尺寸偏差质量缺陷甚至形成双料导致模具损坏风险,是影响生产的重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方法及翻边模具,以解决由于尖角翻边时填充凸模与前一工序冲压件发生干涉、不贴合而导致冲压件变形、尺寸偏差质量缺陷甚至形成双料导致模具损坏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座(1)、与上模座(1)连接的上压料板(2)、固定在上模座(1)上的翻边斜器(3)、固定在翻边斜器(3)上的翻边凹模(4)、固定在上模座(1)上的上驱动器Ⅰ(6
‑
1)和上驱动器Ⅱ(6
‑
2);所述下模机构,包括摆臂单元、下模座(8)、与下模座(8)连接的填充斜器(9)、驱动气缸Ⅰ(10)和固定凸模(19)、固定在填充斜器(9)上的下驱动导板Ⅰ(11
‑
1)、下驱动导板Ⅱ(11
‑
2)、反侧导板(12)、填充凸模(13)、下驱动导滑面(14)、刚性限位块Ⅰ(15
‑
1)以及刚性限位块Ⅱ(15
‑
2);所述摆臂单元由驱动气缸Ⅱ(16)、摆臂(17)和柔性压头(18)组成;所述驱动气缸Ⅱ(16)固定在下模座(8)上,驱动气缸Ⅱ(16)上设置摆臂(17),柔性压头(18)固定在摆臂(17)上,驱动气缸Ⅱ(16)通过气管与设备可控气源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机构通过加紧装置固定在压机上滑块上;所述下模机构通过加紧装置固定在压机工作台上;所述上模机构与下模机构保持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固定有弹性元件,工作过程为压料板提供压料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凹模(4)一侧设置导滑面(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器Ⅰ(6
‑
1)上固定有上驱动导板Ⅰ(7
‑
1),上驱动器Ⅱ(6
‑
2)上固定有上驱动导板Ⅱ(7
‑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翻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摆臂(17)端部固定柔性压头(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件尖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李博,李晶影,苏广川,程岩,任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