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及冲翻孔复合模具。冲翻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以及成型模控制机构,成型模控制机构包括安装成型模的滑动件及设置在下模座上对滑动件进行导向的导向件,还包括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滑动件之间通过钩挂结构可滑动配合且滑动面为第一斜面,连接件与滑动件之间还设有相对布置的且与第一斜面平行的第二斜面,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下模座抵顶以限制滑动件下移极限的抵顶结构,第二斜面在滑动件下移至极限位置时供连接件继续下移以顶推滑动件使其与导向件导向配合并带动成型模动作,第一斜面和导向件在成型模完成加工后供连接件上移以带动滑动件反向移动脱离导向件。滑动件反向移动脱离导向件。滑动件反向移动脱离导向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及冲翻孔复合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及冲翻孔复合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板料的冲翻孔加工工艺是指在板料的指定位置上加工出带有翻边的通孔的加工工艺,加工过程为先在板料的指定位置加工出通孔,然后对通孔进行进一步的冲压和翻边加工,最终在板料上得到带有翻边的通孔。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9255600U、授权公告日为2019.08.16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门内板锁孔逆向冲孔气动排料机构,该机构中的模具用于对板料进行逆向冲翻孔加工,通过在模座上设置能够互相靠近或远离的滑动件和固定座,在滑动件和固定座上设置能够互相配合顶压的成型模,成型模包括设在滑动件上的翻孔凸模和冲孔凹模以及设置在固定座上的翻孔凹模和冲孔凸模,从而能够在料板上进行冲翻孔的加工,其中,在加工料板时,滑动件和固定块之间设置板料,然后滑动件朝向固定块滑动,冲孔凸模和冲孔凹模配合从而在板料上逆向冲孔,同时翻孔凸模和翻孔凹模将冲孔后的板料进行翻孔加工。
[0004]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将加工完成的板料从滑动件和固定座之间取出,因此需要将滑动件回退一定的距离,但是上述专利中在滑动件的后端上方还设有压力机导板以及驱动压力机导板进行移动的压力机,滑动件的后退距离实际上存在着位移极限,通过图中可以看出,滑动件的顶压端上侧还设有弧形的压料结构,滑动件和固定座之间的实际位移间距较小,造成该模具仅能够用于较薄或尺寸较小的料板的冲翻孔加工,当需要加工例如轮罩或盆状结构的板料时,该模具不仅因为滑动件上顶压面结构的阻隔而使板料放入较为困难,同时也存在料板在冲翻孔加工后难以取出的问题,实际能够加工的板料的形状结构有限,加工范围较小,不利于车辆、钣金材料异形件的冲翻孔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冲翻孔模具受压机和排布结构的影响从而使加工板料放入和取出困难、加工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冲翻孔复合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成型模的滑动件及用于设置在下模座上且用于对滑动件进行导向的导向件,还包括用于与上模座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与滑动件之间通过钩挂结构可滑动配合且滑动面为第一斜面,连接件与滑动件之间还设有相对布置的且与第一斜面平行的第二斜面,钩挂结构用于使连接件带着滑动件随上模座上下移动,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与下模座抵顶以限制滑动件下移极限的抵顶结构,第二斜面用于在滑动件下移至极限位置时供连接件继续下移以顶推滑动件使其与导向件导向配合并带动成型模动作,第一斜面和导向件用于在成型模完成加工后供连接件上移以带动滑动件反向移
动脱离导向件。
[0008]有益效果:本技术基于现有技术中板料在冲翻孔模具中放入和取出困难、加工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的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与滑动件钩挂配合,从而能够将滑动件连接在上模座上,在合模加工完成后,直接将上模座移除即可使连接件带动滑动件从下模座上撤出,从而使下模座上仅剩导向件以及加工完成的料板,适用于各种异形结构板料的冲翻孔加工。其中,钩挂结构能够使连接件和滑动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还能够通过第一斜面使滑动件和连接件之间相对滑动,以在合模下压时,先通过上模座带动连接件与滑动件向下移动,然后通过滑动件上的抵顶结构与下模座挡止,之后通过连接件的继续下压从而使第二斜面产生分力,由于滑动件与下模座挡止,滑动件在第二斜面分离的作用下能够与导向件导向配合从而带动成型模动作完成加工,各结构之间互相精准配合,利于成型加工的进行。加工完成后,与第二斜面平行的第一斜面又能够在上提连接件时产生分力,带动滑动件先水平移动脱离导向件,之后带着滑动件远离下模座,整个加工过程随着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分别动作以及滑动件、导向件和连接件的互相配合,既能够保证成型模加工的顺利进行,又能够在加工之前位移到位,在加工完成后使成型模脱离加工位置,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冲翻孔模具受压机和排布结构的影响从而使加工板料放入和取出困难、加工范围较小的技术问题。
[0009]优选地,滑动件上设置有滑板,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对滑板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抵顶结构由滑板的底端构成。滑板既与导向件进行导向配合,又能够作为抵顶结构对滑动件下行极限进行限位,便于滑动件在与下模座抵顶后直接就能够和导向结构进行导向,结构巧妙,使滑动件从上下行到导向位移的切换过程配合稳定。
[0010]优选地,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滑板上设置有伸入导向槽内的凸起。通过凸起伸入导向槽的配合方式,使滑动配合安装牢靠,使滑动件的导向滑动更稳定,防止滑板脱出导向结构。
[0011]优选地,钩挂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件上的外挂钩以及设置在滑动件上的外挂槽,外挂钩与外挂槽钩挂且可滑动配合,外挂槽的槽壁构成所述的第一斜面。通过外挂钩和外挂槽的钩挂配合,既保证了连接件和滑动件的连接牢固,又能够增加连接件和滑动件的滑动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钩挂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连接件内的内挂槽以及设置在滑动件上的内挂钩,内挂钩与内挂槽钩挂且可滑动配合,内挂槽的槽壁也构成所述的第一斜面。通过内挂槽和内挂钩的设置进一步对连接件和滑动件的连接进行加固,保证连接件带动滑动件移动的配合稳定性。
[0013]优选地,所述内挂槽为设置在连接件上的阶梯槽,所述内挂钩为设置在滑动件上且与阶梯槽适配的T形块结构。T形块和阶梯槽的配合紧密,不易产生歪斜和窜动,保证连接件和滑动件的配合牢靠。
[0014]优选地,所述滑动件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滑块结构,滑动件直角相对的斜面构成所述第二斜面,滑动件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用于在抵顶结构到底后与导向件导向配合,滑动件的另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用于安装成型模。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滑动件能够在抵顶结构到底后保证安装成型模朝向水平方向,利于冲翻孔加工的进行,无需再进行后续的加工定位,其直角相对的斜面直接构成第二斜面从而和连接件滑动配合,结构简单,加工
方便,便于滑动件的安装布置。
[0015]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滑块结构,连接件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的面上设有用于和上模座固定连接的安装板,连接件直角相对的斜面用于与所述第二斜面顶压配合。直角三角形结构的连接件通过其顶面安装板从而和上模座进行安装固定,另一直角边所在的面竖直向下延伸,便于判断安装块的到底位置,其斜面用于和第二斜面顶压配合,结构紧凑,配合方便。
[0016]优选地,滑动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成型模的安装台阶,安装台阶包括水平支撑面和竖直安装面,水平支撑面用于支撑成型模,竖直安装面用于与成型模紧贴且竖直安装面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孔。安装台阶便于成型模在滑动件上的安装和固定,便于对成型模进行定位。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冲翻孔复合模具的技术方案是: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控制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成型模(3)的滑动件(5)及用于设置在下模座(2)上且用于对滑动件(5)进行导向的导向件(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的连接件(4),连接件(4)与滑动件(5)之间通过钩挂结构可滑动配合且滑动面为第一斜面,连接件(4)与滑动件(5)之间还设有相对布置的且与第一斜面平行的第二斜面,钩挂结构用于使连接件(4)带着滑动件(5)随上模座(1)上下移动,滑动件(5)上设置有用于与下模座(2)抵顶以限制滑动件(5)下移极限的抵顶结构,第二斜面用于在滑动件(5)下移至极限位置时供连接件(4)继续下移以顶推滑动件(5)使其与导向件(6)导向配合并带动成型模(3)动作,第一斜面和导向件(6)用于在成型模(3)完成加工后供连接件(4)上移以带动滑动件(5)反向移动脱离导向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动件(5)上设置有滑板(11),导向件(6)上设置有用于对滑板(11)进行导向的导向结构,所述抵顶结构由滑板(11)的底端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结构为导向槽(12),滑板(11)上设置有伸入导向槽(12)内的凸起(1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成型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钩挂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件(4)上的外挂钩(9)以及设置在滑动件(5)上的外挂槽(10),外挂钩(9)与外挂槽(10)钩挂且可滑动配合,外挂槽(10)的槽壁构成所述的第一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模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连接件(4)内的内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淼,孙志国,周宏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豫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