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70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本体,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的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用于对漂浮在污水表面的浮渣进行过滤并推动到水解酸化池本体内腔的右侧,避免了人工对浮渣进行打捞不彻底的情况,通过设置底座,起到了固定伺服电机的作用,提高伺服电机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伺服电机因自身重力发生掉落的情况,解决了水解酸化池通常直接设置在室外,这导致了一部分浮渣和垃圾,例如树叶会飘落在污水液面,需要对池内垃圾进行打捞,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对水解酸化池中浮渣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不仅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不仅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厌氧处理的前期阶段,有学者研究发现根据产甲烷菌与水解产酸菌生长条件的不同,将厌氧处理控制在含有大量水解细菌、酸化菌的条件下,利用水解菌、酸化菌将水中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水解酸化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水解目的主要是将原有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转变为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工业废水,主要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好氧处理,考虑到后续好氧处理的能耗问题,水解主要用于低浓度难降解废水的预处理,混合厌氧硝化工艺中的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硝化过程的甲烷发酵提供底物,而两相厌氧硝化工艺中的产酸相是将混合厌氧硝化中的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开,以创造各自的最佳环境,水解酸化池通常直接设置在室外,这导致了一部分浮渣和垃圾,例如树叶会飘落在污水液面,需要对池内垃圾进行打捞,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对水解酸化池中浮渣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清理浮渣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具备便于清理的优点,解决了水解酸化池通常直接设置在室外,这导致了一部分浮渣和垃圾,例如树叶会飘落在污水液面,需要对池内垃圾进行打捞,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对水解酸化池中浮渣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本体,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的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与齿板啮合,所述齿轮的背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齿轮的正面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0005]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背面延伸至第一滑槽的内腔,且与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过滤网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背面延伸至第一限位槽的内腔,且与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左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框架。
[0009]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刮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技术通过齿板、齿轮和伺服电机的配合,伺服电机用于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在转动时配合齿板带动固定块和第一过滤网在水解酸化池本体内腔污水的表面移动,通过设置固定块,起到了固定第一过滤网的作用,提高第一过滤网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带动第一过滤网在水解酸化池本体的内腔移动,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用于对漂浮在污水表面的浮渣进行过滤并推动到水解酸化池本体内腔的右侧,避免了人工对浮渣进行打捞不彻底的情况,通过设置底座,起到了固定伺服电机的作用,提高伺服电机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伺服电机因自身重力发生掉落的情况,解决了水解酸化池通常直接设置在室外,这导致了一部分浮渣和垃圾,例如树叶会飘落在污水液面,需要对池内垃圾进行打捞,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对水解酸化池中浮渣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齿轮、固定块、第一过滤网和伺服电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框架、第二过滤网第二滑槽和刮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水解酸化池本体;2、齿板;3、齿轮;4、固定块;5、第一过滤网;6、伺服电机;7、底座;8、第一滑槽;9、滑块;10、第一限位槽;11、第一限位块;12、第二限位槽;13、第二限位块;14、转动块;15、框架;16、第二过滤网;17、第二滑槽;18、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本体1,水解酸化池本体1的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板2,齿板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3,齿轮3的底部与齿板2啮合,齿轮3的背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5,齿轮3的正面设置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齿轮3传动连接,伺服电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通过齿板2、齿轮3和伺服电机6的配合,伺服电机6用于带动齿轮3转动,齿轮3在转动时配合齿板2带动固定块4和第一过滤网5在水解酸化池本体1内腔污水的表面移动,通过设置固定块4,起到了固定第一过滤网5的作用,提高第一过滤网5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并且带动第一过滤网5在水解酸化池本体1的内腔移动,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5,用于对漂浮在污水表面的浮渣进行过滤并推动到水解酸化池本体1内腔的右侧,
避免了人工对浮渣进行打捞不彻底的情况,通过设置底座7,起到了固定伺服电机6的作用,提高伺服电机6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伺服电机6因自身重力发生掉落的情况,解决了水解酸化池通常直接设置在室外,这导致了一部分浮渣和垃圾,例如树叶会飘落在污水液面,需要对池内垃圾进行打捞,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对水解酸化池中浮渣进行处理,不仅效率低下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0019]具体的,水解酸化池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滑槽8,底座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背面延伸至第一滑槽8的内腔,且与第一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滑槽8和滑块9的配合,起到了对底座7的限位作用,从而避免伺服电机6在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
[0020]具体的,水解酸化池本体1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0,第一过滤网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1,第一限位块11的背面延伸至第一限位槽10的内腔,且与第一限位槽10的内腔活动连接,通过第一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1)的顶部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齿板(2),所述齿板(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3),所述齿轮(3)的底部与齿板(2)啮合,所述齿轮(3)的背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5),所述齿轮(3)的正面设置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齿轮(3)传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1)的正面开设有第一滑槽(8),所述底座(7)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背面延伸至第一滑槽(8)的内腔,且与第一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解酸化池用便于清理浮渣的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池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胜郭亮袁扬郭影周美兰周立宝王果
申请(专利权)人:香河怡水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