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68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涉及弯管机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弯管机架组件,所述弯管机架组件顶部设有弯管机面板,所述弯管机面板顶部四角均垂直安装有支撑杆,所述弯管机架组件上方设有弯管机上面板,所述支撑杆顶端贯穿至弯管机上面板外侧并同轴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支撑杆底端一侧设有DPSN气控阀,所述弯管机架组件一侧的顶部设有DPSP控制器支架,所述弯管机上面板顶部设有气缸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编写PLC程序,配合电气元件以控制气缸按规定的要求动作,最终将产品成型,增加DPS电子数显压力开关,严格控制气缸气压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了产品成型一致性。致性。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


[0001]本技术涉及弯管机
,具体为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弯管工作时,首先会利用夹具将管件固定在加工台面上,再通过弯管设备将管件弯曲成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工弯管弯制的产品质量不好,无法做到形状一致性,且尾部管长度不一,可能会出现需要人工再次整形处理的情况,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弯管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设计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包括弯管机架组件,所述弯管机架组件顶部设有弯管机面板,所述弯管机面板顶部四角均垂直安装有支撑杆,所述弯管机架组件上方设有弯管机上面板,所述支撑杆顶端贯穿至弯管机上面板外侧并同轴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支撑杆底端一侧设有DPSN气控阀,所述弯管机架组件一侧的顶部设有DPSP控制器支架,所述弯管机上面板顶部设有气缸六,所述气缸六一侧设有模具弹簧,所述弯管机上面板一侧的底部设有气缸座五,所述气缸座五一侧设有气缸十一,所述气缸十一下方设有气缸座六,所述气缸座五另一侧的顶部垂直设有气缸固定板二,所述气缸固定板二底端与气缸十一相连接,所述气缸座五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九,所述气缸座五底部设有弯轮座六,所述弯管机上面板另一侧的底部设有气缸座四,所述气缸座四一侧设有气缸八,所述气缸座四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五,所述弯轮座五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三,所述弯轮座三一侧设有压紧气缸活接,所述压紧气缸活接一侧设有聚氨酯压棒;
[0006]所述弯管机面板一侧的顶部垂直设有气缸座八,所述气缸座八顶部设有气缸十三,所述气缸座八一侧设有气缸座七,所述气缸座八另一侧设有气缸座九,所述气缸座九顶部设有气缸十二,所述气缸十二一侧设有升降模二,所述弯轮座六下方设有气缸座板,所述气缸座板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一,所述弯轮一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二,所述弯轮一通过轮销与弯轮座二转动连接,所述弯轮一下方设有主模板安装脚座,所述主模板安装脚座内部设有升降模一,所述升降模一一侧设有小气缸座一,所述小气缸座一底部设有气缸一,所述升降模一下方设有气缸四,所述气缸四外侧设有加强板,所述气缸四下方设有气缸固定板一,所述气缸固定板一一侧设有弯轮座一,所述气缸固定板一一侧的底部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下方设有气缸座二,所述气缸固定板一一侧设有气缸十四,所述气缸座板一侧设有气缸七,所述气缸七底端设有外套,所述气缸七一侧设有下气缸座,所述下气缸座下方设有R弯轮;
[0007]所述下气缸座一侧设有弯管模座,所述弯管模座底部下方设有小气缸座二,所述
小气缸座二上方设有固定模,所述小气缸座二一侧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一侧设有气缸十五,所述气缸十五与推杆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推杆通过连接件与气缸十五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一侧设有气缸十五,所述推杆下方设有弯轮座七,所述弯轮座七下方设有弯轮座八,所述弯轮座八一侧设有旋转气缸安装座,所述弯管机面板另一侧的顶部垂直设有气缸座一,所述气缸座一顶部设有气缸九,所述气缸座一一侧设有弯轮座四,所述弯轮座四一端设有R弯轮,所述弯轮座四下方设有气缸五,所述R弯轮下方设有气缸座三,所述R弯轮一侧设有气缸十,所述气缸十一侧设有小弯轮座,所述小弯轮座一侧的顶部设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一侧设有大轮推杆,所述活动销另一侧设有R弯轮,所述R弯轮下方设有弯轮二,所述弯轮二一侧设有冲针一,所述冲针一一侧设有气缸十六,所述冲针一下方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侧设有R弯轮,所述R弯轮一侧的顶部设有冲针一,所述冲针一下方设有小弯轮弹簧座,所述小弯轮弹簧座一侧设有冲针二;
[0008]所述弯管机架组件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L储气罐,所述L储气罐的出气端连接有MF电磁阀座,所述弯管机架组件一侧固定安装有BFC气动三联件,所述MF电磁阀座通过气管与BFC气动三联件进气端相连接,所述BFC气动三联件的出气端连接有HSV手滑阀,所述HSV手滑阀一端连接有PL气动接头。
[0009]可选的,所述旋转气缸安装座一侧设有护板。
[0010]可选的,所述弯管机上面板一侧设有急停开关。
[0011]可选的,所述弯管机架组件一侧的顶部设有单按钮盒。
[0012]可选的,所述气缸五一端外侧、气缸九一端外侧、气缸十二一端外侧、气缸十三一端外侧、气缸十五一端外侧均设有气缸尾部防护罩。
[0013]可选的,所述气缸座七一侧底部、气缸座八一侧底部、气缸座九一侧底部均设有加强筋。
[0014]可选的,所述弯管机架组件一侧的顶部垂直安装有安全光栅,所述安全光栅外侧安装有安全光栅护罩,所述弯管机架组件另一侧的顶部垂直安装有镜向安全光栅护罩。
[0015]可选的,所述弯管机架组件底部对称安装有四个F福马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主要由弯管机架组件、弯管机上面板、弯轮座、气缸、等组件构成,并通过编写PLC程序,配合电气元件以控制气缸按规定的要求动作,最终将产品成型,为控制好产品质量,增加DPS电子数显压力开关,严格控制气缸气压在一定范围内,确保了产品成型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弯管机架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200M17F电磁阀座;2、加强筋;3、连接件;4、护板;5、30L储气罐;6、气缸一;
7、小气缸座一;8、推杆;9、弯轮座一;10、气缸固定板一;11、80F福马轮;12、气缸二;13、气缸座一;14、气缸座二;15、加强板;16、弯轮座九;17、HSV10手滑阀;18、PL1003气动接头;19、DPSN101020气控阀;20、气缸四;21、气缸五;22、气缸座三;23、升降模一;24、弯轮座二;25、固定模;26、主模板安装脚座;27、气缸尾部防护罩;28、BFC30001气动三联件;29、支撑杆;30、弯轮座三;31、弯轮座四;32、R13弯轮;33、气缸六;34、弯轮一;35、气缸座板;36、急停开关;37、模具弹簧;38、外套;39、气缸七;40、气缸座四;41、弯轮座五;42、气缸八;43、气缸九;44、气缸十;45、压紧气缸活接;46、气缸固定板二;47、聚氨酯压棒;48、小弯轮座;49、气缸座五;50、弯轮座六;51、气缸十一;52、弯管机上面板;53、气缸座六;54、活动销;55、下气缸座;56、DPSP1控制器支架;57、R27弯轮;58、大轮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排气管一次成型精度弯管机,包括弯管机架组件(77),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架组件(77)顶部设有弯管机面板(68),所述弯管机面板(68)顶部四角均垂直安装有支撑杆(29),所述弯管机架组件(77)上方设有弯管机上面板(52),所述支撑杆(29)顶端贯穿至弯管机上面板(52)外侧并同轴螺旋连接有螺母,所述支撑杆(29)底端一侧设有DPSN101020气控阀(19),所述弯管机架组件(77)一侧的顶部设有DPSP1控制器支架(56),所述弯管机上面板(52)顶部设有气缸六(33),所述气缸六(33)一侧设有模具弹簧(37),所述弯管机上面板(52)一侧的底部设有气缸座五(49),所述气缸座五(49)一侧设有气缸十一(51),所述气缸十一(51)下方设有气缸座六(53),所述气缸座五(49)另一侧的顶部垂直设有气缸固定板二(46),所述气缸固定板二(46)底端与气缸十一(51)相连接,所述气缸座五(49)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九(16),所述气缸座五(49)底部设有弯轮座六(50),所述弯管机上面板(52)另一侧的底部设有气缸座四(40),所述气缸座四(40)一侧设有气缸八(42),所述气缸座四(40)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五(41),所述弯轮座五(41)另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三(30),所述弯轮座三(30)一侧设有压紧气缸活接(45),所述压紧气缸活接(45)一侧设有聚氨酯压棒(47);所述弯管机面板(68)一侧的顶部垂直设有气缸座八(72),所述气缸座八(72)顶部设有气缸十三(62),所述气缸座八(72)一侧设有气缸座七(71),所述气缸座八(72)另一侧设有气缸座九(76),所述气缸座九(76)顶部设有气缸十二(61),所述气缸十二(61)一侧设有升降模二(59),所述弯轮座六(50)下方设有气缸座板(35),所述气缸座板(35)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一(34),所述弯轮一(34)一侧的底部设有弯轮座二(24),所述弯轮一(34)通过轮销(84)与弯轮座二(24)转动连接,所述弯轮一(34)下方设有主模板安装脚座(26),所述主模板安装脚座(26)内部设有升降模一(23),所述升降模一(23)一侧设有小气缸座一(7),所述小气缸座一(7)底部设有气缸一(6),所述升降模一(23)下方设有气缸四(20),所述气缸四(20)外侧设有加强板(15),所述气缸四(20)下方设有气缸固定板一(10),所述气缸固定板一(10)一侧设有弯轮座一(9),所述气缸固定板一(10)一侧的底部设有气缸二(12),所述气缸二(12)下方设有气缸座二(14),所述气缸固定板一(10)一侧设有气缸十四(70),所述气缸座板(35)一侧设有气缸七(39),所述气缸七(39)底端设有外套(38),所述气缸七(39)一侧设有下气缸座(55),所述下气缸座(55)下方设有R27弯轮(57);所述下气缸座(55)一侧设有弯管模座(66),所述弯管模座(66)底部下方设有小气缸座二(67),所述小气缸座二(67)上方设有固定模(25),所述小气缸座二(67)一侧设有推杆(8),所述推杆(8)一侧设有气缸十五(80),所述气缸十五(80)与推杆(8)之间设有连接件(3),所述推杆(8)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发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炜煌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