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氧化物体系超强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5295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负载型氧化锆体系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锆盐溶解在去离子水或乙醇水溶液中,加入80-200目的r-Al↓[2]O↓[3]或无钠氧化硅,用氨水调节pH值至6-7,在载体表面生成氧化锆涂层,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浸SO↓[4]↑[2-]、焙烧等步骤制得ZrO↓[2]-r-Al↓[2]O↓[3]或无钠氧化硅/SO↓[4]↑[2-]体系超强酸催化剂。该催化剂比用机械混合法和共沉淀法制得的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对直链烷烃的异构化反应活性高。(*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氧化物-载体/SO2-4体系超强酸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关于锆、钛、铁氧化物-r-Al2O3或无钠氧化硅/SO2-4体系超强酸的制备方法。超强酸是比硫酸更强的酸,它们对有机化合物的正离子化能力非常强,在室温下可使有机化合物进行烷基化、异构化等反应,甚至能使对离子反应几乎无活性的饱和烃在室温下进行反应。用固体超强酸取代目前工业上使用的液体酸进行催化反应,可以避免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产品与催化剂易于分离,因此,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被认为是目前石化工业上有前途的催化剂之一(Kazusli Arata,Advance in Catalysis.Vol,37,P165)。固体超强酸在工业上应用价值较大,目前常见的有二类一类是含卤素的超强酸,因卤素易流失、腐蚀设备,因此,现在普遍开始研究另一类非卤素的固体超强酸MxOy/SO2-4,如ZrO2/SO2-4、TiO2/SO2-4、SnO2/SO2-4等。众所周知,不少用于炼油工业的催化剂是由活性组分和载体组成的,以增加催化剂的粘结性和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将氧化铝、氧化硅等载体用于制备负载型超强酸催化剂,文献中已有报导,如北田俊二等(日本专利平2-71840)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rO-Al2O3/SO2-4负载型超强酸催化剂用于异丁烷和顺式-2-丁烯的烷基化反应,但其C+5收率及目的产物的选择性都不如纯ZrO2/SO2-4催化剂好。S.Soled等报导了在硅胶上沉淀氢氧化锆,制备ZrO2-SiO2/SO2-4超强酸催化剂用于丁烯二聚反应,其反应转化率也没有纯ZrO2/SO2-4超强酸活性高(Preprints-American ChemicalSociety,1992,722)。采用机械混合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负载型超强酸用于n-C6异构化反应,转化率只有1-2重%,而且主要是裂解产物,异构产物很少,甚至没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机械混合法和共沉淀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在r-Al2O3或无钠氧化硅载体表面生成氢氧化锆涂层,然后按常规制备超强酸的方法制得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以提高直链烷烃异构化反应活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是将锆盐溶解在去离子水或乙醇水溶液中,加入80-200目的r-Al2O3或无钠氧化硅,用氨水调节PH值至6-7,在载体表面生成氢氧化锆涂层,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浸SO2-4、焙烧等步骤制得ZrO2-r-Al2O3或无钠氧化硅/SO2-4体系超强酸催化剂,具体步骤如下1、锆盐溶液的制备,将锆盐溶解在去离子水或乙醇水溶液中,制得锆盐浓度为20-80重%的溶液;2、将r-Al2O3或无钠氧化硅加入到锆盐溶液中,使催化剂中ZrO2含量按计算量为10-90重%,最好是20-70重%;3、在搅拌下,将4重%的氨水滴加到第2步所得物中,直到PH为6-7,使载体表面生成氢氧化锆涂层,静置、老化,用去离子水洗至无Cl-,于100-120℃烘干,制得均匀的氢氧化锆-载体颗粒;4、用饱和浸渍法浸SO2-4,使催化剂中SO2-4含量为5-30重%,最好是8-20重%,干燥;5、在500-700℃焙烧0.5-5小时。本专利技术所说的r-Al2O3或无钠氧化硅的颗粒大小为80-200目,最好是100-200目。r-Al2O3的前身物为α-Al2O3·H2O(一水软铝石)。本专利技术所说的锆盐是指能溶于去离子水或乙醇水溶液的锆盐,如ZrOCl2·8H2O、ZrO(NO3)2、Zr(NO3)4等,所说的SO2-4源为(NH4)2SO4或H2SO4溶液。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制备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时,如果在浸SO2-4之前,浸上0.1-2.5重%的贵金属(相对催化剂),在550-700℃焙烧0.5-5小时后,再在H2气氛下于200-350℃还原0.5-2小时,可制得贵金属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直链烷烃异构化反应活性。本专利技术所说的贵金属为Pt、Pd或二者的混合物,所说的贵金属的前身物为H2PtCl6溶液或将PdCl2溶解在盐酸中制成的H2PdCl4溶液,也可以是二者的混合物或Pt4+、Pd2+的氨络合物形式。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浸SO2-4和贵金属,可以分步浸渍,也可以一步浸渍,还可以先浸SO2-4、焙烧后再浸贵金属。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制备方法也可以用于Fe2O3-载体/SO2-4、TiO2-载体/SO2-4、SnO2-载体/SO2-4等氧化物负载型超强酸的制备。本专利技术所说的乙醇可以用其他的能溶解锆盐的醇代替,也可以用丙酮或苯代替。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如果催化剂中氧化锆含量<43重%,ZrO2在r-Al2O3载体上可形成单层分散结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对C5/C6进行异构化反应时,转化率与等重量的ZrO2/SO2-4体系超强酸相当,但前者异构产物与裂解产物之摩尔比为0.64-1左右,如果载贵金属(如0.5重%Pt),该比值可达12以上,而后者只有0.3左右。采用机械混合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的负载型超强酸,反应活性非常低,如在脉冲反应装置上、200℃、对n-C6进行异构化反应,转化率只有1-2重%,而且主要是裂解产物,异构产物很少,甚至没有。而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负载型超强酸,在同样条件下,转化率为30-35重%,异构产物与裂解产物之摩尔比为0.66-0.64,这说明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比用机械混合法和共沉淀法制得的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对直链烷烃的异构化反应活性高。下面的实例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例1将40克ZrOCl2·8H2O(北京化工厂,AR,下同)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制得含ZrOCl2为40重%的溶液,然后称取5克140-200目的r-Al2O3(周村催化剂厂生成的SB粉,其化学组成为α·Al2O3·H2O,经600℃、2小时焙烧后成为r-Al2O3)加入到锆盐溶液中,搅拌下滴加4重%的氨水溶液,直到PH=6-7,使载体表面生成氢氧化锆涂层,静置、老化1小时,用去离子水洗至无Cl-,于100-120℃干燥24小时,制得约70-80目的Zr(OH)4-Al2O3颗粒。称取该颗粒样品5克,用饱和浸渍法浸28重%(NH4)2SO4溶液2.5毫升,在搅拌下烘干,于600℃焙烧2小时,制得催化剂A。实例2制备方法同实例1,只是浸40重%(NH4)2SO4溶液2.5毫升,制得催化剂B。实例3制备方法同实例1,只是加入30克r-Al2O3,制得催化剂C。实例4制备方法同实例1,只是加入20克r-Al2O3,浸40重%的(NH4)2SO4溶液2.5毫升,制得催化剂D。实例5制备方法同实例1,只是将锆盐溶解在水含量为50重%的乙醇水溶液中,制得催化剂E。实例6制备方法同实例1,只是用5克140-200目的无钠氧化硅(周村催化剂厂)代替r-Al2O3制得催化剂F。实例7制备方法同实例6,只是加入5克100-140目的无钠氧化硅,制得催化剂G。对比例1制备方法同实例1,只是不加载体,浸渍2.5毫升20重%(NH4)2SO4溶液,制得纯ZrO2/SO2-4超强酸催化剂H。对比例2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将对比例1制得的纯ZrO2/SO2-4超强酸催化剂研细(<200目),取该粉2克,再加入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型氧化锆超强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锆盐溶解在去离子水或乙醇水溶液中,制成锆盐浓度为20-80重%的溶液;(2)将80-200目的r-Al↓[2]O↓[3]或无钠氧化硅加入到锆盐溶液中,使催化剂中氧化锆含量按 计算量为10-90重%;(3)搅拌下将4重%的氨水滴加到(2)所得物中,直到PH为6-7,使载体表面生成氢氧化锆涂层,静置、老化、用去离子水洗到无Cl↑[-],于100-120℃烘干,得到均匀的氢氧化锆-载体颗粒;(4)用饱和浸渍法 浸SO↓[4]↑[2-],使催化剂中SO↓[4]↑[2-]含量为5-30重%,干燥;(5)在550-700℃焙烧0. 5-5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玉芝汪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