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02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包装箱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仪表板总成的包装方式缓震欠佳、固定不牢、易刮擦损坏的技术问题。所述物流器具包括器具下本体和设于其上方的器具上本体,器具下本体的下本体顶面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型腔,器具上本体的上本体底面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上容腔;型腔和上容腔共同构建形成收容仪表板总成的腔室。腔室。腔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属于包装箱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产业分工精细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零部件通常由分散于不同地区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厂家根据设计图纸生产制造,再各自运输至车企总装部门统一装配。在汽车零配件出厂、储存、运输、装配过程中,科学选择汽车零部件包装箱,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损耗、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载效率。
[0003]汽车仪表板总成位于正副驾驶位前,具有遮盖和安装空调出风管道以及为仪表、空调出风口提供安装位的功能。汽车仪表板总成主体为汽车仪表板,除此以外,通常还集成有转向轴座、前控显示板、中控台面板等部件,转向轴座经由转向轴连接转向盘,中控台前部开设有除雾器出风口。汽车仪表板总成尺寸较大,刮擦或受挤压易导致损坏,不利于批量进行包装储运。目前,通常放置于木质或纸质包装箱内独立包装储运,通过填充海绵、泡沫等柔性物质来避免其遭到损坏,该包装方式存在缓震欠佳、固定不牢、物流效益低等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仪表板总成的包装方式缓震欠佳、固定不牢、易刮擦损坏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包括器具下本体和设于其上方的器具上本体,器具下本体的下本体顶面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型腔,器具上本体的上本体底面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上容腔;型腔和上容腔共同构建形成收容仪表板总成的腔室。
[0006]优选地,下本体顶面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限位柱或/和向内凹陷形成的限位槽,上本体底面设有与下本体顶面上的限位柱或/和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槽或/和限位柱。
[0007]优选地,下本体顶面边缘处向内凹陷形成有与型腔连通的第一凹台,上本体底面边缘处向外凸起形成有与上容腔连通的嵌合凸台,嵌合凸台与第一凹台相适配。
[0008]优选地,下本体顶面边缘处还内凹陷形成有与型腔连通的第二凹台。
[0009]优选地,物流器具顶面或/和底面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减料槽。
[0010]优选地,型腔底面与型腔内壁或/和上容腔顶面与上容腔内壁的拐角处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加强筋。
[0011]优选地,器具下本体或/和器具上本体一体成型或/和采用EPS材质。
[0012]优选地,仪表板总成正向收容于所述腔室内,型腔内设有自型腔底面向外凸起形成的下支撑位或/和上支撑位,下支撑位顶面低于上支撑位顶面;
下支撑位与仪表板总成的底部结构件相适配,上支撑位与仪表板总成的前控饰板下沿相适配。
[0013]优选地,相邻下支撑位之间、相邻上支撑位之间、下支撑位与上支撑位之间中的至少任一项形成有避空收容仪表板总成朝下凸起部件的下容腔;所述朝下凸起部件包括转向轴座,所述下容腔包括与转向轴座相适配的转向轴座容腔。
[0014]优选地,上容腔、下支撑位、上支撑位中至少任一项的顶面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避空槽;上容腔顶面的避空槽与仪表板总成顶部的凸起部位相适配,下支撑位顶面的避空槽与底部结构件的凸起部位相适配,上支撑位顶面的避空槽与前控饰板下沿的凸起部位相适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针对仪表板总成自重大、饰板无法承力的特点,将仪表板总成正向收容于由型腔和上容腔共同构建形成的腔室内。型腔内设有自型腔底面向外凸起形成的下支撑位和上支撑位,下支撑位与仪表板总成的底部结构件相适配,用以支撑仪表板总成的底部结构件;上支撑位与仪表板总成的前控饰板下沿相适配,用以支撑仪表板总成的前控饰板下沿,避免大尺寸的前控饰板在储运过程中因长期悬空导致变形乃至损坏。在相邻下支撑位之间、相邻上支撑位之间、下支撑位与上支撑位之间,形成有若干空腔区域即下容腔,用以避空收容仪表板总成朝下凸起部件。在发生跌落、撞击等极端情况时,下支撑位和上支撑位可沿纵向发生溃缩变形,配合下容腔共同作用,对于收容的仪表板总成则起到充分缓冲,避免发生损坏。器具下本体两侧的第一凹台第二凹台处的缺口设计,便于吊具上的夹具自器具下本体两侧夹固仪表板总成以顺利实施吊装,从而减少人工操作工序,提高吊装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流器具的顶面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流器具的底面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下本体的顶面立体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下本体的顶面立体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下本体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下本体的后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下本体的上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上本体的底面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上本体的下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上本体的左视图。
[0017]图中:1、器具下本体;2、下本体顶面;21、限位柱;221、下支撑位;222、上支撑位;223、转向轴座容腔;231、第一凹台;232、第二凹台;24、观察口;3、器具上本体;31、打包槽;32、减料槽;4、上本体底面;41、限位槽;42、避空槽;43、嵌合凸台;4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仪表板总成包括水平的中控台面板和竖直的前控台面板,中控台面板靠近前风挡位置设有除雾器出风口,中控台面板与前控台面板之间布设有空调管道、安装支架、仪表设备、卡扣线缆等部件,中控台面板和前控台面板对于这些部件起到遮盖、装饰的作用。前控台面板中间和左右两侧设有空调出风口,中间空调出风口上方常设有前控显示板,用以显示多媒体和导航信息;靠近左侧区域镂空并设有显著向下凸起的转向轴座,转向轴座用以连接汽车转向盘俗称即“方向盘”。仪表板总成集成部件多、重量大、外形不规则、受压易损,这些都增加了储运难度。
[0021]本专利技术物流器具由器具下本体1和设于其上方的器具上本体3组合而成,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流器具的顶面立体图和底面立体图。器具下本体1的下本体顶面2设有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型腔,器具上本体3的上本体底面4设有一个向内凹陷形成的上容腔,型腔和上容腔共同构建形成可收容一个仪表板总成的腔室,仪表板总成正向收容于所述腔室内,即中控台面板朝上、前控台面板朝前,仪表板总成的收容姿态与其在汽车上安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仪表板总成的物流器具,其特征是,包括器具下本体(1)和设于其上方的器具上本体(3),器具下本体(1)的下本体顶面(2)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型腔,器具上本体(3)的上本体底面(4)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上容腔;型腔和上容腔共同构建形成收容仪表板总成的腔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是,下本体顶面(2)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限位柱(21)或/和向内凹陷形成的限位槽(41),上本体底面(4)设有与下本体顶面(2)上的限位柱(21)或/和限位槽(41)相适配的限位槽(41)或/和限位柱(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是,下本体顶面(2)边缘处向内凹陷形成有与型腔连通的第一凹台(231),上本体底面(4)边缘处向外凸起形成有与上容腔连通的嵌合凸台(43),嵌合凸台(43)与第一凹台(231)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是,下本体顶面(2)边缘处还内凹陷形成有与型腔连通的第二凹台(2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是,物流器具顶面或/和底面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减料槽(3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流器具,其特征是,型腔底面与型腔内壁或/和上容腔顶面与上容腔内壁的拐角处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加强筋(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显锋程亮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酷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