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及其包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454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包装箱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及其包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包装方式缓震欠佳、固定不牢、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所述组合式物流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器具本体的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凹台和收容前副车架的型腔,器具本体的本体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凹台相适配的第二凹台;第一凹台形成于器具本体一侧,第二凹台形成于器具本体与所述一侧背向的另一侧。另一侧。另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及其包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及其包装方法,属于包装箱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产业分工精细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零部件通常由分散于不同地区的汽车零配件生产厂家根据设计图纸生产制造,再各自运输至车企总装部门统一装配。在汽车零配件出厂、储存、运输、装配过程中,科学选择汽车零部件包装箱,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损耗、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载效率。
[0003]汽车前副车架基于实现汽车底盘的模块化和平台化开发,可承受发动机悬置的振动载荷和来自路面的各种冲击,减弱路面和发动机带来的震动和噪音,保证行驶舒适性和稳定性。由于汽车前副车架整体形状不够规则,导致在对其进行包装储运时,包装空间利用率偏低,不利于提高包装质量和增进物流效益。目前,在对前副车架进行储存或运输时,通常放置于木质或纸质包装箱内,通过填充海绵、泡沫等柔性物质来避免其遭到损坏,该包装方式存在缓震欠佳、固定不牢等诸多缺陷,且包装箱尺寸固定导致其灵活性差,不利于提高包装质量和增进物流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及其包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包装方式缓震欠佳、固定不牢、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器具本体的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凹台和收容前副车架的型腔,器具本体的本体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凹台相适配的第二凹台;第一凹台形成于器具本体一侧,第二凹台形成于器具本体与所述一侧背向的另一侧。
[0006]优选地,器具本体不少于两个,本体顶面或/和第一凹台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限位柱,本体底面或/和第二凹台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限位槽;本体顶面的限位柱与本体底面的限位槽相适配,第一凹台的限位柱与第二凹台的限位槽相适配。
[0007]优选地,本体底面或/和第二凹台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减料槽,所述限位槽形成于减料槽边缘处。
[0008]优选地,所述型腔包括正向收容前副车架的第一型腔位或/和倒向收容前副车架的第二型腔位,第二型腔位中前副车架位于第一型腔位中前副车架的上方且彼此相向分布;
第一型腔位包括由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本体型槽、第一前下板型槽、后下板型槽中的至少任一项;本体型槽与前副车架的车架本体底面相适配,第一前下板型槽与前副车架的前下连接板底面相适配,后下板型槽与前副车架的后下连接板底面相适配。
[0009]优选地,还包括与器具本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垫块,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支撑台,第一垫块包括支撑于第一支撑台的第一支撑柱;第二型腔位包括由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支撑台和由第一支撑柱侧面向外凸起形成的后下板支撑台;第二支撑台高于本体型槽,与前副车架的车架本体顶面相适配;后下板支撑台顶面与前副车架的后下连接板顶面相适配。
[0010]优选地,第一型腔位还包括与本体型槽连通的第一上板型槽或/和凸起件容槽;第一上板型槽由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与前副车架的上连接板底面或/和侧面相适配;凸起件容槽由第二支撑台向内凹陷形成,与前副车架的凸起件相适配。
[0011]优选地,第二型腔位还包括与第二支撑台连通的第二前下板型槽或/和第二上板型槽;第二前下板型槽由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与前副车架的前下连接板顶面相适配;第二上板型槽由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与前副车架的上连接板顶面或/和侧面相适配。
[0012]优选地,还包括与第一凹台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垫块;第二垫块连接至第一凹台时,第二垫块顶面与本体顶面等高。
[001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包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前副车架正向收容于器具本体的第一型腔位,第一型腔位包括由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本体型槽,本体型槽与前副车架的车架本体底面相适配,车架本体支撑于本体型槽;在器具本体上安装第一垫块,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支撑台,第一垫块包括支撑于第一支撑台上的第一支撑柱;将另一前副车架倒向收容于器具本体的第二型腔位,第二型腔位包括由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支撑台和由第一支撑柱侧面向外凸起形成的后下板支撑台,第二支撑台高于本体型槽且与车架本体顶面相适配,后下板支撑台顶面与前副车架的后下连接板顶面相适配,所述另一前副车架的车架本体支撑于第二支撑台,所述另一前副车架的后下连接板支撑于后下板支撑台;在器具本体上安装第二垫块,本体顶面一侧边缘处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凹台,所述第二垫块支撑于第一凹台。
[0014]优选地,器具本体的本体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凹台相适配的第二凹台,第二凹台形成于与所述一侧背向的另一侧;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器具本体的第二凹台压合于另一器具本体的第一凹台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物流器具由若干器具本体、第一垫块、第二垫块组合而成。器具本体的本体顶面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凹台和收容前副车架的型腔,器具本体的本体底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凹台相适配的第二凹台。多个器具本体可采取纵向和横向两种组合方式。当纵向组合时,下层器具本体的第一限位柱正好可嵌入上层器具本体的第一限位槽内;当两个器具本体沿横向组合时,后方器具本体的第二限位柱正好嵌入到前方器具本体的第二限位槽内。该两种组合方式,均可实现相邻两个器具本体之间的限位固定。沿纵向组合方式可扩展本专利技术物流器具的纵向包装空间,沿横向组合方式可扩展本专利技术物流器具的横向包装空间,两种组合方式既可单独应用、也可同时应用,可有效克服包装箱尺寸固定导致其灵活性差的问题。型腔对于收容前副车架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包括正向收容前副车架的第一型腔位和倒向收容前副车架的第二型腔位,其中第二型腔位需由第一垫块辅助构建,两个前副车架的上连接板彼此错开对向收容,因而在沿纵向同时收容两个前副车架的条件下极大压缩了器具本体层高,有利于在有限的纵向包装空间内堆垛更多数量的器具本体,收容更多数量的前副车架。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本体的顶面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本体的上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本体的底面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本体的下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器具本体的左视图;图6是器具本体安装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的顶面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的顶面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的底面立体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副车架的前视图;图10是器具本体收容前副车架之步骤一的顶面立体图;图11是器具本体收容前副车架之步骤二的顶面立体图;图12是器具本体收容前副车架之步骤三的顶面立体图;图13是器具本体收容前副车架之步骤四的顶面立体图;图14是器具本体收容前副车架之步骤五的顶面立体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垫块的顶面立体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垫块的底面立体图。
[0017]图中:1、器具本体;2、本体顶面;21、第一凹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前副车架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其特征是,包括器具本体(1),器具本体(1)的本体顶面(2)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凹台(21)和收容前副车架(6)的型腔,器具本体(1)的本体底面(3)向内凹陷形成有与第一凹台(21)相适配的第二凹台(31);第一凹台(21)形成于器具本体(1)一侧,第二凹台(31)形成于器具本体(1)与所述一侧背向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其特征是,器具本体(1)不少于两个,本体顶面(2)或/和第一凹台(21)设有向外凸起形成的限位柱,本体底面(3)或/和第二凹台(31)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限位槽;本体顶面(2)的限位柱与本体底面(3)的限位槽相适配,第一凹台(21)的限位柱与第二凹台(31)的限位槽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其特征是,本体底面(3)或/和第二凹台(31)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减料槽(312),所述限位槽形成于减料槽(312)边缘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其特征是,所述型腔包括正向收容前副车架(6)的第一型腔位或/和倒向收容前副车架(6)的第二型腔位,第二型腔位中前副车架(6)位于第一型腔位中前副车架(6)的上方且彼此相向分布;第一型腔位包括由本体顶面(2)向内凹陷形成的本体型槽(22)、第一前下板型槽(23)、后下板型槽(25)中的至少任一项;本体型槽(22)与前副车架(6)的车架本体(61)底面相适配,第一前下板型槽(23)与前副车架(6)的前下连接板(62)底面相适配,后下板型槽(25)与前副车架(6)的后下连接板(63)底面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其特征是,还包括与器具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垫块(4),本体顶面(2)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支撑台(27),第一垫块(4)包括支撑于第一支撑台(27)的第一支撑柱(41);第二型腔位包括由本体顶面(2)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二支撑台(28)和由第一支撑柱(41)侧面向外凸起形成的后下板支撑台(43);第二支撑台(28)高于本体型槽(22),与前副车架(6)的车架本体(61)顶面相适配;后下板支撑台(43)顶面与前副车架(6)的后下连接板(63)顶面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物流器具,其特征是,第一型腔位还包括与本体型槽(22)连通的第一上板型槽(24)或/和凸起件容槽(26);第一上板型槽(24)由本体顶面(2)向内凹陷形成,与前副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显锋程亮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酷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