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及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424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铝渣提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及提纯装置,一方面,本申请提供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装置,包括壳体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包括直流部和锥形部,所述锥形部具有宽口端和窄口端,所述锥形部的扩口端与直流部相连接,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锥形部的窄口端并将其封闭,所述过滤件为熔点大于1000℃的金属,所述过滤件为空心球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锥形部的窄口端设置过滤件,在一个足量的铝液基础上,只对底部的高纯度铝液进行收集,形成对铝液的一次过滤,进一步的削减铝液内的杂质含量,保证后续凝固的铝锭的纯度。保证后续凝固的铝锭的纯度。保证后续凝固的铝锭的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及提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渣提纯
,具体的说是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及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铝渣产生于所有铝发生熔融的工序,为了对铝渣进一步的利用,一般通过混合炉对其炒灰将其中的单质铝提出,而炒灰的本质是利用铝的熔点低,而质量高的特性,在对其搅拌的过程中,使得铝液和杂质分离,铝液下沉,杂质上升,形成分离,但是传统的混合炉出口未设置有过滤机构,导致铝液在排出时内部混入杂质,对凝固的铝锭纯度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混合炉在排出铝液时内部容易混入杂质的问题,提供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及提纯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方面,本申请提供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1:向壳体加入铝渣,当炉气升温至800℃时,进行搅拌20分钟;
[0006]步骤2:铝渣焖火升温,当炉渣也升温至800℃时,再次搅拌实现铝渣分离。
[0007]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装置,包括壳体和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安装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包括直流部和锥形部,所述锥形部具有宽口端和窄口端,所述锥形部的扩口端与直流部相连接,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置于锥形部的窄口端并将其封闭,所述过滤件为熔点大于1000℃的金属,所述过滤件为空心球体。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锥形部的窄口端设置过滤件,在一个足量的铝液基础上,只对底部的高纯度铝液进行收集,形成对铝液的一次过滤,进一步的削减铝液内的杂质含量,保证后续凝固的铝锭的纯度。
[0009]所述锥形部的窄口端连接有储液管,所述储液管远离锥形部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方盖合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过滤件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与过滤件材质相同。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铝液的一次过滤的基础上,对过滤后的铝液实行二次过滤,进一步提升了铝液的纯度,同时区别于传统的是,出液口在出液的同时过滤件会将锥形部与储液管的连通处封闭,避免低纯度铝液随之趁机排出。
[0011]所述密封板的一端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贯穿储液管,所述储液管外壁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插杆外部,所述插杆背离密封板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滑动连接于套管。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密封板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保证密封板在复位后能够再次对出液口形成封闭。
[0013]所述插杆外壁缠绕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活塞板,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储液管外壁。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密封板施加一个持续向下的力,避免密封板受铝液的影响无法复位。
[0015]所述活塞板内开设有阻尼孔,所述套管内填充有石油。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板受持续向下力影响的基础上,减缓密封板的复位速度,保证出液口一次能够排出足量的铝液,以达到形成铝锭的条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储液管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说明:100、壳体;110、直流部;120、锥形部;130、储液管;131、出液口;200、搅拌组件;310、过滤件;320、链条;330、密封板;340、插杆;350、套管;360、活塞板;370、弹簧;380、阻尼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步骤1:向壳体100加入铝渣,当炉气升温至800℃时,进行搅拌20分钟;
[0024]步骤2:铝渣焖火升温,当炉渣也升温至800℃时,再次搅拌实现铝渣分离。
[0025]图1示出的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的是本实施例的储液管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图2和图3中,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装置,包括壳体100和搅拌组件200,搅拌组件200安装于壳体100内部,壳体100包括直流部110和锥形部120,锥形部120具有宽口端和窄口端,锥形部120的扩口端与直流部110相连接,还包括过滤件310,过滤件310设置于锥形部120的窄口端并将其封闭,过滤件310为熔点大于1000℃的金属,过滤件310为空心球体。
[0026]需要说明的是,过滤件310可以为钨、钼、钽、铌、钒、铬、钛、锆等。
[0027]在具体的使用中,启动搅拌组件200,对壳体100内的铝渣进行搅拌分离,由于铝渣分离时,铝液的重量高,杂质的重量低,因此,铝液下沉,杂质上升,并且随着铝液的液面逐渐升高,杂质含量逐渐上升;
[0028]基于此,铝液沿锥形部120的轨迹向下滑动包裹在过滤件310外部,随着时间的累积液面逐渐升高,铝液对过滤件310的浮力逐渐增大,直至过滤件310升起,此时过滤件310与锥形部120的窄口端存在缝隙,底层的高纯度铝液沿着缝隙流出,而随着铝液的流出,液面下降,铝液对过滤件310的浮力逐渐减小,过滤件310再次与锥形部120内壁贴合,形成对锥形部120的窄口端的封闭,以此往复,提取出高纯度的铝液,形成一次过滤。
[0029]锥形部120的窄口端连接有储液管130,储液管130远离锥形部120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131,出液口131上方盖合有密封板330,密封板330与过滤件310之间连接有链条320,链条320与过滤件310材质相同。
[0030]在具体的使用中,锥形部120的窄口端流出的铝液进入储液管130内部,随着时间
的累计,储液管130内充满铝液,将过滤件310顶起,随着铝液的逐渐累计,过滤件310继续升起,将链条320绷直后将密封板330提起,随着密封板330升起,出液口131解除封闭,在一次过滤的基础上再次将储液管130内底层的铝液由出液口131排出,形成二次过滤。
[0031]同时在出液口131排出铝液的过程中,液面下降,过滤件310与锥形部120内壁贴合,将锥形部120与储液管130接通处封闭,避免锥形部120内尚未提纯的铝液随着出液口131的吸力排出,保证提纯效果。
[0032]密封板330的一端连接有插杆340,插杆340贯穿储液管130,储液管130外壁连接有套管350,套管350套设于插杆340外部,插杆340背离密封板330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板360,活塞板360滑动连接于套管350。
[0033]在具体使用中,密封板330受过滤件310的拉扯而升起,带动插杆340、活塞板360沿套管350的轨迹滑动,以确保密封板330在掉落时轨迹的稳定,保证密封板330能够形成对出液口131的封闭。
[0034]插杆340外壁缠绕有弹簧370,弹簧370的一端连接于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向壳体(100)加入铝渣,当炉气升温至800℃时,进行搅拌20分钟;步骤2:铝渣焖火升温,当炉渣也升温至800℃时,再次搅拌实现铝渣分离。2.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装置,包括壳体(100)和搅拌组件(200),所述搅拌组件(200)安装于壳体(100)内部,所述壳体(100)包括直流部(110)和锥形部(120),所述锥形部(120)具有宽口端和窄口端,所述锥形部(120)的扩口端与直流部(1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件(310),所述过滤件(310)设置于锥形部(120)的窄口端并将其封闭,所述过滤件(310)为熔点大于1000℃的金属,所述过滤件(310)为空心球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炉内铝渣的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部(120)的窄口端连接有储液管(130),所述储液管(130)远离锥形部(120)的一端开设有出液口(131),所述出液口(1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宗文余明鲁周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庐伟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