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25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涉及重型卡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用于沿翻转轴本体轴向架设于重卡车架上并与左、右纵梁上翼面紧贴的横板;垂直设于横板同一侧且相互平行的左挡板、右挡板、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可拆卸安装于左轴固定板上的左压板和可拆卸安装于右轴固定板上的右压板;以及设于横板上的用于调节左轴固定板和横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右轴固定板和横板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此焊接工装实现了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的准确定位和可靠夹紧,保证了左转轴和右转轴相对车架基准线的对称度和垂直度,从而能够有效将翻转轴本体、左转轴和右转轴预定位至理论正确位置,有效提高了翻转轴的轴焊接精度。有效提高了翻转轴的轴焊接精度。有效提高了翻转轴的轴焊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


[0001]本申请涉及重型卡车生产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重型卡车后翻转轴是底盘关重零件之一,重卡驾驶室的翻转轴总成起到连接车架与驾驶室以及支撑承受驾驶室翻转后产生的压力的作用。
[0003]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重卡车架1一般呈直线状,且重卡车架1前端靠近驾驶室、车架后端靠近车尾,重卡车架1主体部分由左纵梁11、右纵梁12和横梁13构成,横梁13垂直设于左纵梁11和右纵梁12之间,重卡车架1的上翼面和下翼面相互平行且为平面;重卡翻转轴总成2由翻转轴本体21以及左右两个摇臂配合而成,翻转轴本体21和左摇臂、翻转轴本体21和右摇臂均采用轴孔配合结构。翻转轴本体21安装于重卡车架1后端且翻转轴本体21两端均位于重卡车架1外侧,翻转轴本体2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左轴孔和右轴孔,左轴孔内同轴转动安装有用于供左摇臂焊接固定的左转轴22,右轴孔内同轴转动安装有用于供右摇臂焊接固定的右转轴23。为避免翻转轴本体21与左转轴22、翻转轴本体21与右转轴23的连接受力过于集中,翻转轴本体21与左转轴22相连接处套设有左限位座24,翻转轴本体21与右转轴23相连接处套设有右限位座25,左限位座24周侧外沿以及右限位座25周侧外沿均与重卡车架1焊接固定,以保障连接的可靠性。
[0004]由于翻转轴的焊接定位精度直接关系到上装和货厢与纵梁的配合度,在翻转轴总成的实际焊接过程中,轴定位误差1mm可能导致货厢偏差10mm,如何提高轴焊接精度是重卡车架总成的重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翻转轴的轴焊接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以将翻转轴本体、左转轴以及右转轴预定位到理论正确位置,保证以上三大转轴与车架基准轴线的垂直度和纵梁翼面的平行度。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包括:横板,用于沿翻转轴本体轴向架设于重卡车架上并与左、右纵梁上翼面紧贴;垂直设于横板同一侧且相互平行的左挡板、右挡板、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位于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之间,且所述左挡板适于与重卡车架左纵梁抵紧、右挡板适于与重卡车架右纵梁抵紧,所述左轴固定板与左挡板之间适于供左限位座置入、右轴固定板与右挡板之间适于供右限位座置入;所述左轴固定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左压板、右轴固定板上可拆卸连接有右压板,所述左轴固定板与左压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左转轴同轴贯穿的左定位孔,所述右轴固定板与右压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右转轴同轴贯穿的右定位孔,所述左定位孔、右定位孔与左轴孔
呈同轴布设。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重卡车架后翻转轴进行焊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能够首先将横板架设于重卡车架上,并使横板设有左挡板、右挡板等部件的一侧表面与左纵梁、右纵梁上翼面紧贴,保证翻转轴的理论平行度;而后利用左挡板抵紧左纵梁、利用右挡板抵紧右纵梁,使左轴固定板抵紧左转轴、使右轴固定板抵紧右转轴,并将左限位座和右限位座分别置入左轴固定板与左挡板之间以及右轴固定板与右挡板之间,利用左压板将左转轴限位于左定位孔内、利用右压板将右转轴限位于右定位孔内,使左转轴、右转轴与翻转轴本体的轴向保持一致,保证左转轴和右转轴相对车架基准线的对称度和垂直度,从而能够有效将翻转轴本体、左转轴和右转轴预定位至理论正确位置,有效提高了翻转轴的轴焊接精度。
[0008]可选的,所述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规格一致、左压板和右压板规格一致,所述左挡板、右挡板、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均可拆卸连接于横板上,且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距离可调,所述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之间距离可调。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基于车架的实际宽度、翻转轴的实际长度、左转轴的实际长度以及右转轴的实际长度,综合考虑左挡板和右挡板之间的距离、左轴固定板至左挡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右轴固定板至右挡板之间的距离,以使焊接工装整体得以有效实现对左轴固定板和左转轴、右轴固定板和右转轴的稳定预固定。
[0010]可选的,所述左轴固定板与横板之间、右轴固定板与横板之间均距离可调,且所述横板上安装有用于同步调节左轴固定板和横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右轴固定板和横板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规格的重卡车架,当翻转轴本体至车架上翼面之间距离存在不同时,操作人员能够利用调节机构预先对左轴固定板和横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右轴固定板与横板之间的距离进行同步调节,从而使得焊接工装得以有效适应翻转轴本体轴心至车架上翼面之间的距离,提高焊接工装的适应性。
[0012]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导向杆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转杆和导向杆配合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转杆和导向杆相对设于横板两端,且所述转杆贯穿横板并转动安装于横板上,所述转杆远离横板的一端开设有螺纹,两根所述转杆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分别螺纹装配于两根转杆上;所述导向杆与转杆相互平行,且所述导向杆用于供左轴固定板/右轴固定板沿垂直于横板的方向滑动靠近/远离横板,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两根转杆同步进行反向转动。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导向杆、驱动组件与左轴固定板/右轴固定板之间构成丝杆驱动结构;在导向杆的限位作用下,利用驱动组件驱使两根转杆同步转动,能够驱使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沿垂直于横板的方向直线靠近/远离横板,从而实现对左定位孔和右定位孔在横板上的相对位置调节,有效提高焊接工装的适应性。
[0014]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横板两端的两组蜗轮和蜗杆以及设于横板中部的动力部件,两组所述蜗轮分别一一对应地同轴固定连接于两根转杆上,所述蜗杆与翻转轴本体相平行,所述蜗杆绕其轴线转动连接于横板远离左轴固定板的一侧,位于同一组的所述蜗轮与蜗杆相啮合,两组所述蜗杆呈反向转动,所述动力部件用于为两组蜗杆的转动提供驱动力。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动力部件驱使蜗杆转动,继而通过蜗杆驱使蜗轮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蜗轮蜗杆结构紧凑,具有比较大的传动比,便于实现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较大范围的移动调节;且蜗轮蜗杆具有自锁性能,当操作人员将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移动至指定工作位置时,停止转动蜗杆,即可实现对左轴固定板和右轴固定板的自动锁定,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翻转轴总成进行焊接安装。
[0016]可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横板中部的驱动齿轮、分别设于驱动齿轮两侧的两根传动转轴、设于两根传动转轴与驱动齿轮之间的减速齿组以及用于为驱动齿轮的转动提供动力的动力件,所述传动转轴与翻转轴本体相平行,所述传动转轴绕其轴线转动连接于横板远离左轴固定板的一侧,且两根所述传动转轴分别一一对应地与两根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减速齿组与两根传动转轴传动配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动力件、减速齿组和驱动齿轮传动配合,其运转稳定、可靠,便于操作人员实现对左轴固定板和右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板(31),用于沿翻转轴本体(21)轴向架设于重卡车架(1)上并与左、右纵梁(12)上翼面紧贴;垂直设于横板(31)同一侧且相互平行的左挡板(32)、右挡板(33)、左轴固定板(34)和右轴固定板(35),所述左挡板(32)和右挡板(33)位于左轴固定板(34)和右轴固定板(35)之间,且所述左挡板(32)适于与重卡车架(1)左纵梁(11)抵紧、右挡板(33)适于与重卡车架(1)右纵梁(12)抵紧,所述左轴固定板(34)与左挡板(32)之间适于供左限位座(24)置入、右轴固定板(35)与右挡板(33)之间适于供右限位座(25)置入;所述左轴固定板(34)上可拆卸连接有左压板(36)、右轴固定板(35)上可拆卸连接有右压板(37),所述左轴固定板(34)与左压板(36)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左转轴(22)同轴贯穿的左定位孔,所述右轴固定板(35)与右压板(37)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右转轴(23)同轴贯穿的右定位孔,所述左定位孔、右定位孔与左轴孔呈同轴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固定板(34)和右轴固定板(35)规格一致、左压板(36)和右压板(37)规格一致,所述左挡板(32)、右挡板(33)、左轴固定板(34)和右轴固定板(35)均可拆卸连接于横板(31)上,且所述左挡板(32)和右挡板(33)之间距离可调,所述左轴固定板(34)和右轴固定板(35)之间距离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固定板(34)与横板(31)之间、右轴固定板(35)与横板(31)之间均距离可调,且所述横板(31)上安装有用于同步调节左轴固定板(34)和横板(31)之间的距离以及右轴固定板(35)和横板(31)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卡车架后翻转轴焊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转杆(41)、导向杆(42)以及驱动组件(43),所述转杆(41)和导向杆(42)配合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转杆(41)和导向杆(42)相对设于横板(31)两端,且所述转杆(41)贯穿横板(31)并转动安装于横板(31)上,所述转杆(41)远离横板(3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两根所述转杆(41)螺纹旋向相反,所述左轴固定板(34)和右轴固定板(35)分别螺纹装配于两根转杆(41)上;所述导向杆(42)与转杆(41)相互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春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