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改善阻尼的止回阀和双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204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改善阻尼的止回阀和双止回阀。具有改善的阻尼效果的止回阀(100)包括:壳体(102),该壳体用于入口端口(1)与出口端口(2)之间的流体流(F1);阀构件(110),该阀构件能够在关闭位置(CP)与打开位置(OP)之间移动,该阀构件具有密封段(112),该密封段被布置并构造成在关闭位置中接触阀座(108);弹性元件(114),该弹性元件被布置在密封段与保持构件(106)之间,其中,止回阀件包括在密封段的下游延伸的导向段(116)。内腔室(118)由导向段和腔室形成元件(120)形成,使得止回阀构件(110)的移动改变内腔室的体积量(V)。内腔室包括排出通道(122),以用于将出口端口流体连接到内腔室。到内腔室。到内腔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改善阻尼的止回阀和双止回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止回阀和双止回阀,其特别是用于空气处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单室空气干燥器、双室空气干燥器、多路保护阀、空气处理单元和电子空气处理单元,特别是用于商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止回阀(也被称为逆止阀、回流阀、保持阀、底阀或单向阀)是通常允许流体流(诸如液体、或气体、或气体混合物)仅在一个方向上穿过其中的阀,即,从止回阀的输入或入口端口到其输出或出口端口。
[0003]文献CA 2557018 C描述了一种用于在流体系统中使用的止回阀。阀体或阀壳体具有入口端或端口、阀腔O通口以及出口端或端口。阀使阀组件能够控制穿过其中的流体流。阀组件的塞子包括锥形段和非锥形段,锥形段的横截面在从阀体的入口端向下游的方向上直径增大。密封环被安装成在非锥形段上往复运动,且弹性致动环或弹性元件沿锥形段安装,该锥形段被构造为用于弹性元件的导向段。锥形段将致动环偏压到正常位置,在该正常位置,致动环接触并定位密封环,该密封环与阀体和阀组件接触,以防止流体从阀体的出口端流出。
[0004]由于止回阀组件是弹簧质量构造,所以在许多使用场景中,会出现由穿过止回阀的气流引起的振荡。只要存在气流,这些振荡就会出现。例如,这会导致部件的加速和过早磨损,引入不必要的“错误”移动周期和噪音。在商用车辆中使用的止回阀的情况下,这些噪音在一些情况下被气动系统或其它车辆部件放大,并且在车辆内部可以听到。
[0005]对所谓的“单”止回阀的当前解决方案是通过相对于止回阀构件以偏心的方式将弹性元件安装在阀座的上游而提供一些振荡阻尼。这会导致止回阀构件的倾斜和该区域上的摩擦力的增加,从而增加附加阻尼并防止不期望的振荡。然而,该解决方案对于所有的气流值以及在止回阀构件的一些磨损之后可能无法正确工作。此外,这不容易应用于所谓的“双重”或双止回阀,因为难以一致地和以可重复的方式将零件相对于彼此布置,留有偏心弹簧导向段或弹簧支架的随机相对位置的可能性,从而为双止回阀的每个止回阀提供不同(且在一些情况下,不足)的振荡阻尼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回阀,其对由于气流引起的不期望的振荡具有改善的阻尼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止回阀来获得。
[0008]本专利技术的止回阀包括止回阀壳体,该止回阀壳体限定通口,该通口用于在至少一个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之间的流体流。止回阀壳体包括:保持构件,特别地用于支撑弹性元件;以及阀座。止回阀进一步包括止回阀构件,该止回阀构件被布置在通口中,并且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允许在从入口端口到出口端口的流动方向上的流体流。
止回阀构件具有密封段,该密封段被布置并构造成在关闭位置中接触阀座。弹性元件(特别是弹簧元件)被布置在止回阀构件的密封段与保持构件之间。止回阀构件包括导向段,该导向段在密封段的下游朝向保持构件延伸,以用于引导弹性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内腔室由导向段和连接到保持构件的腔室形成元件形成,使得止回阀构件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改变内腔室的体积量。此外,内腔室包括排出通道,以用于流体连接出口端口和内腔室。
[0009]在入口端口处没有流体流的情况下,止回阀构件被弹性构件保持在其关闭位置,并且止回阀构件的密封段与止回阀壳体的阀座接触。当流体流增加时,密封段上的压力开始增加。一旦压力值超过预定阈值(这主要取决于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就会被压缩,以打开密封段与阀座之间的流体路径,该流体路径将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流体连接,并且这导致止回阀构件从关闭位置移到打开位置。
[0010]内腔室具有可变的体积量,该内腔室具有由导向段和腔室形成元件形成的壁,该导向段和腔室形成元件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当止回阀构件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充满流体的内腔室的体积量减少,这提供了基于对阀构件的移动的阻力的阻尼效果。可以通过调整排出通道(特别是其横截面)的尺寸来有利地调节所述阻尼效果的大小。能使较大的流体流过其中的通道比能使较小的流体流过的通道提供更少的阻尼。
[0011]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止回阀对由于流体流(特别是气流)引起的不期望的振荡提供了改善的且可控的阻尼效果。
[0012]在下文中,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止回阀的展开方案。
[0013]在一展开方案中,止回阀还包括腔室密封构件(特别是环向接头或O形环),该腔室密封构件被构造和布置成紧密接触导向段和腔室形成元件。密封构件的存在还提供了用于调整止回阀的阻尼效果的另一变量,即,密封构件在导向段与腔室形成元件之间的压缩,当形成内腔室的两个部分相对于彼此移动时,这会产生附加摩擦。
[0014]在另一展开方案中,密封段包括阀座密封构件(特别是环向接头或O形环),该阀座密封构件被布置用于在关闭位置中紧密接触止回阀壳体。在该展开方案中,由于不规则性导致阀座与密封段之间的接触表面中的间隙而可能造成的泄漏被减少。
[0015]在又一展开方案中,排出通道被布置在腔室形成元件中。在另一展开方案中,附加地或可替代地,排出通道被布置在导向段中,特别是在其外周壁中。
[0016]在一特定展开方案中,导向段限定内部体积,并且腔室形成元件(特别是其近端)被构造成插入内部体积。可替代地,在另一展开方案中,腔室形成元件限定内部体积,并且导向段(特别是其远端)被构造成插入内部体积。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双止回阀。双止回阀也被称为双向止回阀,并且包括第一入口端口和第二入口端口,以及出口端口。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双止回阀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第一止回阀,以用于控制第一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一流体流;以及第二止回阀,以用于控制第二入口端口与出口端口之间的第二流体流。在双止回阀中,第二止回阀的密封段被构造为第一止回阀的保持构件。类似地,第一止回阀的密封段被构造为第二止回阀的保持构件,使得单个弹性元件由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共享,并且搁置在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的密封段上,给定的止回阀的每个密封段用作用于其它止回阀的保持构件。
[0018]因此,例如,当在第一入口处存在显著大于用于压缩弹簧元件的阈值的第一压力量,且在第二入口处存在显著大于用于压缩弹簧元件的阈值的第二压力量时,双止回阀被布置成允许来自该入口的流体流经受最大压力量。仅在两个入口端口处的压力量均略高于阈值的情况下,两个入口端口才可以同时连接到出口端口。
[0019]在第二方面的双止回阀中,内腔室由第一止回阀的导向段和连接到第二止回阀的导向段的腔室形成元件形成,使得第一止回阀的止回阀构件或第二止回阀的止回阀构件在相应的关闭位置与相应的打开位置之间的移动改变内腔室的体积量。因此,单个内腔室由两个止回阀共享。
[002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双止回阀还提供了改善的阻尼效果,无论两个可能的流体流中的哪一个当前打开。
[0021]因此,第二方面的双止回阀共享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止回阀以及其任何展开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回阀(100,200,300),包括:

止回阀壳体(102),所述止回阀壳体限定通口(104),所述通口用于在至少一个入口端口(1)与出口端口(2)之间的流体流(F1),所述止回阀壳体(102)包括保持构件(106)和阀座(108);

止回阀构件(110),所述止回阀构件被布置在所述通口(104)中,并且能够在关闭位置(CP)与打开位置(OP)之间移动,以允许在从所述入口端口(1)到所述出口端口(2)的流动方向(D)上的流体流(F1),所述止回阀构件(110)具有密封段(112),所述密封段被布置并构造成在所述关闭位置(CP)中接触所述阀座(108);

弹性元件(114),特别是弹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被布置在所述止回阀构件(110)的密封段(112)与所述保持构件(106)之间;其中,所述止回阀构件(110)包括导向段(116),所述导向段在所述密封段(112)的下游朝向所述保持构件(106)延伸,以用于引导所述弹性元件(114);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导向段(116)和连接到所述保持构件(106)的腔室形成元件(120)形成内腔室(118),使得所述止回阀构件(110)在所述关闭位置(CP)与所述打开位置(OP)之间的移动改变所述内腔室(118)的体积量(V);并且其中所述内腔室(118)包括排出通道(122),以用于将所述出口端口(2)流体连接到所述内腔室(1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100,200),进一步包括腔室密封构件(124),特别是环向接头,所述腔室密封构件被构造并布置成紧密接触所述导向段(116)和所述腔室形成元件(12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回阀(100,300),其中,所述密封段(112)包括阀座密封构件(126),特别是环向接头,所述阀座密封构件被布置成用于在所述关闭位置(CP)中紧密接触所述止回阀壳体(10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100),其中,所述排出通道(122)被布置在所述腔室形成元件(120)中。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200),其中,所述排出通道(122)被布置在所述导向段(116)中,特别是在其外周壁(128)中。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100,200),其中,所述导向段(116)限定内部体积(130),并且其中,所述腔室形成元件(120),特别是其近端(121),被构造成插入所述内部体积(130)。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止回阀(300),其中,所述腔室形成元件(120)限定内部体积(130),并且其中,所述导向段(116),特别是其远端(117),被构造成插入所述内部体积(130)。8.一种双止回阀(400,500),所述双止回阀具有第一入口端口(1)、第二入口端口(1')和出口端口(2),所述双止回阀(400,500)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止回阀(100),所述第一止回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入口端口(1)与所述出口端口(2)之间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米拉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商用车系统欧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