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单轴或多轴车辆的簧载底盘中的力的装置,其中,力测量装置被构造为承重元件,并被设置在车身与车轴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以使得布置在车轴与车身之间的弹簧元件分别经由承重元件与车轴和/或车身连接。
技术介绍
1、尤其在载重车辆中,装载的重量对驾驶行为有重大影响,并因此对驾驶安全性也有重大影响。因而,获知或测量车辆重量或车辆质量及其在各个车轴或车轮上的分布情况是安全运输的重要基础。因此,全世界都有禁止重型载重车辆或其它车辆超载的法律规定。例如,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在一般性运营许可的范围内将车辆载重量和准许的总重量作为固定的参量进行了预给定。
2、类似地通常规定:在启程前或在进行装货期间,检查这样的车辆的负载或车轴载荷。在此,用于获知载重车辆的重量的常见措施是在启程前必须从上驶过的静止的秤上对车辆进行称重。此外,在行驶期间或在交付途中进行多次装卸后,往往还需要不时地进行审查。这可以通过相应的移动秤来实现,但该移动秤并不总是有提供。
3、因此,有利的是,利用安装在车辆中的测量装置来获知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测量单轴或多轴车辆(1)的簧载底盘中的力的装置,其中,力测量装置被构造为承重元件(10),并被设置在车身(3、14)与车轴(5)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使得布置在车轴与车身之间的弹簧元件(8)分别经由所述承重元件(10)与所述车轴和/或所述车身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元件(10)基本上由能弹性变形的塑料或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承重元件之内集成有彼此间隔开并通过所述能弹性变形的塑料或所述弹性体材料彼此绝缘的电极(15)、能导电的层或能导电的元件,所述电极、能导电的层或能导电的元件在其定位或几何形状方面能通过所述承重元件(10)在载荷下发生的变形而相互间相对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用于测量单轴或多轴车辆(1)的簧载底盘中的力的装置,其中,力测量装置被构造为承重元件(10),并被设置在车身(3、14)与车轴(5)之间的力传递路径中,使得布置在车轴与车身之间的弹簧元件(8)分别经由所述承重元件(10)与所述车轴和/或所述车身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元件(10)基本上由能弹性变形的塑料或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在所述承重元件之内集成有彼此间隔开并通过所述能弹性变形的塑料或所述弹性体材料彼此绝缘的电极(15)、能导电的层或能导电的元件,所述电极、能导电的层或能导电的元件在其定位或几何形状方面能通过所述承重元件(10)在载荷下发生的变形而相互间相对和/或绝对地改变,并由此产生与所述承重元件的弹性变形成比例的能探测到的电学参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测量装置,其中,在所述承重元件(10)之内布置有彼此间隔开的面式的电极(15)或能导电的层并且形成电容,其电容量能与所述承重元件(10)的弹性变形成比例变化且能被探测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力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承重元件(10、17)多件式地构成和/或由多个能弹性变形的塑料或弹性体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力测量装置,其中,在所述承重元件(10)之内以分组方式并排布置有多组分别协同作用的电极(15)、能导电的层或能导电的元件,使得能产生与所述承重元件的局部区域弹性变形成比例的电学参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力测量装置,其中,在所述承重元件(10)之内以分组方式上下相叠地布置有多组分别协同作用的电极(15)、能导电的层或能导电的元件,使得能产生与所述承重元件的弹性位移或扭转成比例的电学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力测量装置,其中,所述承重元件设有利用所述承重元件的变形能量的电流发生器,优选设有压电元件。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利弗·托皮奇,托马斯·沃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商用车系统欧洲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