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129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所述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表面一端的进料壳体,进料壳体内对称安装有螺杆,两个螺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依次布置于进料壳体一侧的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均开设有用于两个螺杆转动的容纳腔,且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均通过导通件连通,导通件包括连接盘,若干个连接盘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于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且连接盘开设用于两个螺杆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具有改性物混合均匀,便于输送,塑料挤出成型稳定的优点。塑料挤出成型稳定的优点。塑料挤出成型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乙烯改性
,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

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

100~

7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其中,聚乙烯依分子量高低、聚合方法、链结构之不同,分为三类——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其各自的密度:高密度聚乙烯密度:0.910
‑‑
0.9408G/CM3;低密度聚乙烯密度:0.941
‑‑
0.9708G/CM3;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密度:0.91
‑‑
0.940G/CM3,高压聚乙烯:一半以上用于薄膜制品,其次是管材、注射成型制品、电线包裹层等;中低、压聚乙烯:以注射成型制品及中空制品为主;超高压聚乙烯:由于超高分子聚乙烯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作为工程塑料使用。
[0003]为了获得不同的塑料性能,会使用不同比例的聚乙烯与HDPE(高密度聚乙烯)进行混合改性,共混物的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等会随共混比而发生变化。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模量、弯曲强度随LLDPE的增加而下降,随着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增加而增加,这种混合改性一般采用工艺一熔融共混或者工艺二交联共混,这两种共混方式在共混阶段一般都是采用单螺杆混炼挤出,传统的利用单螺杆混炼机混合时,聚乙烯与HDPE在单螺杆之间混炼时,混合不均匀,在混炼输送时,混合不均匀的改性混合物在挤出时,性能会不稳定,从而影响塑料性能。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性物混合均匀,便于输送,塑料挤出成型稳定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基座,以及
[0007]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上表面一端的进料壳体,所述进料壳体内对称安装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0008]依次布置于所述进料壳体一侧的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均开设有用于两个螺杆转动的容纳腔,且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均通过导通件连通,所述导通件包括连接盘,若干个所述连接盘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且所述连接盘开设用于两个螺杆穿过的通孔,且连接盘位于两个通孔内侧开设有与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均开设的用于两个螺杆转动的容纳腔相同的导流孔,连接盘上位于两个所述导流孔之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通两个导流孔的U型管;
[0009]加热组件,若干个所述加热组件分别一一嵌装于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上。
[0010]优选的,所述进料壳体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孔,所述进料孔上安装有进料漏斗。
[0011]优选的,所述螺杆为混炼型,且所述螺杆伸入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开设的容纳腔分别为螺杆段一、螺杆段二和螺杆段三,所述螺杆段一、螺杆段二和螺杆段三的螺距依次缩小。
[0012]优选的,所述终熔箱前侧的连接盘上位于两个导流孔的前侧嵌装有挤出嘴。
[0013]优选的,所述导通件还包括粘度检测计,所述粘度检测计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盘的上表面,且所述粘度检测计电性连接有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嵌装于所述卡箍上,并伸入所述U型管内。
[0014]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隔热箱、回油箱、电加热棒、循环泵,若干个所述隔热箱分别一一固定安装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的上表面,且所述隔热箱内嵌装有回油箱和循环泵,所述回油箱内填充有导热油,且所述回油箱内嵌装有用于加热导热油的电加热棒,所述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上开设有循环泵和回油箱通过导管连通的循环油路。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通过在进料壳体内设置两组螺杆,两个螺杆被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包裹,并通过导通件连通,在混合熔炼时,将聚乙烯和HDPE的混合颗粒在进料漏斗落入进料壳体内,然后通过两个螺杆依次输送进入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内,利用加热组件进行熔融混炼,在混炼时,利用导通件在混合熔炼时,切换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之间的连通状态,导通件通过设置粘度检测计,实时检测初熔箱、中熔箱和终熔箱放置腔内混炼物的熔炼状态,从而在熔炼过程中,当混合物熔炼均匀时,依次从初熔箱、中熔箱、终熔箱和挤出嘴挤出;
[0017]2、通过设置两个螺杆,并分别设置螺距依次缩小的螺杆段一、螺杆段二和螺杆段三在输送混炼物时将混炼物进行细化输送,双螺杆输送可以使得混炼物输送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的轴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进料壳体安装有两个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图1所示的导通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基座;2、进料壳体;201、进料孔;2a、初熔箱;2b、中熔箱;2c、终熔箱;2d、挤出嘴;3、螺杆;31、螺杆段一;32、螺杆段二;33、螺杆段三;4、驱动电机;5、进料漏斗;6、导通件;61、连接盘;601、通孔;602、导流孔;603、安装孔;62、伺服电机;63、卡箍;64、U型管;65、粘度检测计;651、检测探头;7、加热组件;71、隔热箱;72、回油箱;73、电加热棒;74、循环泵;701、循环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基座1、进料壳体2、螺杆3、驱动电机4和导通件6。
[0027]进料壳体2固定安装于基座1上表面的一端,进料壳体2内对称安装有螺杆3,两个螺杆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3转动的驱动电机4;
[0028]进料壳体2一侧的依次布置有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包括:基座(1),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表面一端的进料壳体(2),所述进料壳体(2)内对称安装有螺杆(3),两个所述螺杆(3)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螺杆(3)转动的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布置于所述进料壳体(2)一侧的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均开设有用于两个螺杆(3)转动的容纳腔,且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之间均通过导通件(6)连通,所述导通件(6)包括连接盘(61),若干个所述连接盘(61)分别依次固定安装于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之间,且所述连接盘(61)开设用于两个螺杆(3)穿过的通孔(601),且连接盘(61)位于两个通孔(601)内侧开设有与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均开设的用于两个螺杆(3)转动的容纳腔相同的导流孔(602),连接盘(61)上位于两个所述导流孔(602)之间开设有安装孔(603),所述安装孔(603)内安装有伺服电机(62),所述伺服电机(6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卡箍(63),所述卡箍(63)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通两个导流孔(602)的U型管(64);加热组件(7),若干个所述加热组件(7)分别一一嵌装于所述初熔箱(2a)、中熔箱(2b)和终熔箱(2c)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与HDPE改性共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壳体(2)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孔(201),所述进料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永艳毛惠雅陈洪文杨庆振韩孝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晟达麟瑞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