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抗菌母粒的螺杆挤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抗菌母粒生产领域,具体为生产抗菌母粒的混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使抗菌剂在抗菌材料中发挥出良好的抗菌性、抗菌长效性,并在使用中性能稳定,制作抗菌塑料和抗菌纤维时,一般采用母粒化技术。抗菌母粒是将各种抗菌剂均匀分散在基体树脂中做成的浓缩体,以一定量抗菌母粒和相应的树脂粒子掺混后,按照塑料、纤维的加工成型方法,即可制得表面具有抗菌作用(杀菌和抑菌作用)的塑料制件、制品和抗菌纤维。
[0003]抗菌母粒的生产离不开抗菌剂以及基体树脂的处理与混合,螺杆挤出机是其中重要的熔融混合设备,如图1所示,螺杆挤出一般包括机筒1、机筒内的螺杆2、驱动螺杆的电机3,进料斗4和出料口5分设在螺杆2的两端的位置。螺杆2通过旋转产生的推力将基体材料向前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形成熔融状态进行混合;螺杆2一般包括加料段、熔融段和计量段。
[0004]螺杆挤出机的工作效率对于抗菌母粒的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效率主要取决于螺杆结构,目前螺杆结构设计主要是基于经验公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抗菌母粒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卧放置的机筒,机筒为筒体结构,其一端顶部设置有进料斗,其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机筒设有换热件;所述机筒在靠近进料斗的一端安装有螺杆驱动电机,机筒内设有从进料斗项出料口延伸的啮合的双螺杆;其中,所述双螺杆依次包括加料段、熔融段、计量段,其中,加料段长度为8
‑
10D,螺纹等深不等距,螺距逐渐缩小,加料段第一个螺槽容积与加料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的比为(1.5
‑
2)∶1;加料段与熔融段之间设有反向螺纹段,加料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与反向螺纹的单螺槽容积的比为1∶(3
‑
4);熔融段的螺槽容积逐步减小,第一个螺槽容积与熔融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的比为(1.1
‑
1.3)∶1;熔融段第一个螺槽容积与加料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的比为1∶(1.5
‑
2),熔融段长度为2
‑
4D;计量段的长度为螺杆长度的20
‑
25%,计量段为等距等深等距螺纹,计量段单个螺槽容积与加料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的比为1∶(1.5
‑
2.5);所述机筒设置有抗菌剂加入口;D为螺杆外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抗菌母粒的螺杆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升,董红霞,马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帼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