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端法兰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012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端法兰夹紧装置,包括:基座、两个夹爪以及两支承件,所述基座的前侧设置定位块;安装于所述基座背侧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缸体内滑动配合可向远端伸缩的芯杆;分别通过爪身铰接在基座两侧,并关于伸缩缸对称设置,其具有朝向芯杆轴心线折弯的爪头,用于压紧定位块定位的法兰后端部;连接在基座上并分别位于伸缩缸两侧,每个支承件上滑动配合滑动件,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与芯杆的伸缩方向一致,每个滑动件通过其近端铰接的第一连杆与爪身尾端活动连接。杆与爪身尾端活动连接。杆与爪身尾端活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端法兰夹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管端法兰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法兰是管子与管子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例如,一般排气系统一般具有进气法兰,通过进气法兰用于对接内燃机的排气口,在排气系统的加工流程中,至少包括法兰焊接以及整个排气系统的气密性检测,在至少的这两个环节中均涉及法兰的压紧固定,例如,在法兰焊接过程中,需要固定法兰以及实现焊接位置的稳定;在气密性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管口进行封堵,需要施加压力,同样需要法兰固定牢固的情形下进行,现目前的法兰夹紧装置,普遍采用气缸带动夹爪的方式,即在每个气缸的芯杆的端部安装至少一对连接压紧爪,通过气缸回缩,继而实现带动压紧爪压紧在法兰上,采用目前这种方式,锁紧力较小,无法长时间保持较大压紧力,同时在由于压紧爪头的施力倾斜偏离于气缸芯杆的轴线,长期的偏载,导致气缸磨损以及使用寿命的大大降低,以及各压紧爪的运动同步性降低,不能对法兰实现均匀的压紧力,存在压紧不均的现象,当然,整个装置的故障率也会上升,同时影响整个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端法兰夹紧装置,它结构简单紧凑,夹紧力大,能够可靠地对法兰进行夹紧,且使用寿命长。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端法兰夹紧装置,包括:
[0005]基座,所述基座的前侧设置定位块;
[0006]安装于所述基座背侧的伸缩缸,所述伸缩缸的缸体内滑动配合可向远端伸缩的芯杆;
[0007]两个夹爪,分别通过爪身铰接在基座两侧,并关于伸缩缸对称设置,其具有朝向芯杆轴心线折弯的爪头,用于压紧定位块定位的法兰后端部;
[0008]两支承件,连接在基座上并分别位于伸缩缸两侧,每个支承件上滑动配合滑动件,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与芯杆的伸缩方向一致,每个滑动件通过其近端铰接的第一连杆与爪身尾端活动连接;
[0009]第一连接件,两端部分别与两支承件侧边部连接;
[0010]第二连接件,两端部分别与两滑动件的后延段连接,所述芯杆远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0011]手柄,
[0012]其中,所述手柄近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手柄柄身与第二连杆的远端铰接,第二连杆的近端铰接在第一连接件上,
[0013]或者,所述手柄近端通过滑动条孔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手柄柄身与第二连杆的远端铰接,第二连杆的近端连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
[0014]所述基座两侧边部设置铰支座,所述铰支座包括:
[0015]基台,通过在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紧固件连接在基座的侧边部;
[0016]支耳,在基座的侧边部外侧延伸,所述支耳的根部安装于基台的外侧面,所述支耳的远端设置与对应夹爪爪身上铰接销铰接的铰接孔;
[0017]侧向凸台,设置在基台的内侧面的边部,所述侧向凸台的前端面与基台的内侧面形成限位肩,通过在侧向凸台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紧固件将侧向凸台与基座后侧连接。
[0018]所述侧向凸台的前端面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在基座上开口槽内,第二紧固件将侧向凸台与开口槽底部连接,该开口槽外槽口设置在基座的侧边部上。
[0019]所述夹爪的爪身设置剖沟,所述剖沟贯穿爪身的尾端,与夹爪对应的支耳、第一连杆的外端部伸入剖沟内部并通过铰销与剖沟两侧壁铰接。
[0020]所述夹爪的爪头根部可拆卸式连接在爪身的前端部。
[0021]所述滑动件,包括:
[0022]滑轨,与对应的支承件滑动配合;
[0023]滑动臂,具有与滑轨连接的安装部,以及向外翻折的折弯部,该折弯部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铰接,安装部的后延段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0024]所述支承件外侧安装滑块,所述滑块为滚珠滑块或者滚柱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两侧设置V形导滑槽滑动配合。
[0025]所述滑动臂的折弯部上设置叉口,所述叉口内支承铰接销,所述折弯部通过该铰接销与第一连杆铰接。
[0026]所述定位块的外端部设置定位销以及密封橡胶圈。
[0027]所述伸缩缸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动伸缩缸
[0028]采用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如下,基座,用于使各零件保证相对位置稳定,其中在定位块用于承载在法兰的压力,并对法兰提供反作用力,以配合夹爪的夹紧,伸缩缸用于提供夹紧的驱动力以及松退的驱动力,通过缸体内的芯杆的伸缩,实现动力的输出。两个夹爪,分别通过爪身铰接在基座两侧,并关于伸缩缸对称设置,其具有朝向芯杆轴心线折弯的爪头,用于压紧定位块定位的法兰后端部;两夹爪对称安装在伸缩缸的两侧,能够保证作用力平衡,通过爪头的翻转实现对法兰的压紧以及松退;两支承件位于伸缩缸两侧,使两夹爪翻转,也即在两夹爪闭合时候,特别是压紧自锁时候,也即第一连杆两端连接位置的连线垂直于芯杆轴线时候,能够承载第一连杆施加的垂直于芯杆轴向方向上的推力,避免对伸缩缸的损坏;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对滑动件进行导向,在整个过程中,避免了利用缸体与芯杆的滑动配合来进行导向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因为芯杆与缸体之间的磨损以及卡滞导致的整个运动结构卡死的现象。
[0029]第一连接件能够保持两支承件之间间距大小稳定,第二连接件连接两滑动件,能够使两滑动件的运动保持同步,若运动不同步,夹爪压紧程度不同,会引起的芯杆偏载问题;还提高支承件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在自锁状态时候或者接近自锁时候,滑动件受到较大侧向荷载的情形下,防止两支承件中段向中变形,防止滑动机构卡死,且通过第一连接件能够提供第二连杆的安装位置。
[0030]第二连接件两端部分别与两滑动件的后延段连接,所述芯杆远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连接两滑动件,能够使两滑动件的运动保持同步,两滑动件运动同步,保持
两滑动件外延段的相对位置稳定,防止两支承件后端向中变形,防止滑动机构卡死。同时第二连接件能够便于手柄的近端铰接,提供安装位置,同时手柄在调节过程中,手柄近端的对第二连接件的侧向作用力,由两滑动件进行承载,避免芯杆受到偏载,使其不易卡滞,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31]其中,所述手柄近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手柄柄身与第二连杆的远端铰接,第二连杆的近端铰接在第一连接件上,采用这种方式,第二连绕第一连接件杆摆动,手柄柄身绕第二连杆连接位置运动,手柄近端起因第二连接件接运动,继而带动两滑动件运动,整个过程中芯杆没有受到偏转压迫,通过滑动件与支承件的滑动配合进行导向,即使在芯杆磨损后,无法精准导向时候,依旧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0032]或者,所述手柄近端通过滑动条孔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手柄柄身与第二连接件的远端铰接,第二连杆的近端连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上,采用这种方式,手柄的摆动,继而实现第二连接件的牵引,也即实现其移动,整个过程中芯杆没有受到偏转压迫,通过滑动件与支承件的滑动配合进行导向,即使在芯杆磨损后,无法精准导向时候,依旧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0033]采用本技术,它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端法兰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0),所述基座(100)的前侧设置定位块(200);安装于所述基座(100)背侧的伸缩缸(300),所述伸缩缸(300)的缸体内滑动配合可向远端伸缩的芯杆(310);两个夹爪(400),分别通过爪身(410)铰接在基座(100)两侧,并关于伸缩缸(300)对称设置,其具有朝向芯杆轴心线折弯的爪头(420),用于压紧定位块(200)定位的法兰后端部;两支承件(500),连接在基座(100)上并分别位于伸缩缸(300)两侧,每个支承件(500)上滑动配合滑动件(510),滑动件(510)的滑动方向与芯杆(310)的伸缩方向一致,每个滑动件(510)通过其近端铰接的第一连杆(900)与爪身(410)尾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接件(600),两端部分别与两支承件(500)侧边部连接;第二连接件(700),两端部分别与两滑动件(510)的后延段连接,所述芯杆(310)远端与第二连接件(700)连接;手柄(800),其中,所述手柄(800)近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700)上,手柄(800)柄身与第二连杆(810)的远端铰接,第二连杆(810)的近端铰接在第一连接件(600)上,或者,所述手柄(800)近端通过滑动条孔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700)上,手柄(800)柄身与第二连杆(810)的远端铰接,第二连杆(810)的近端连接固定在第一连接件(6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法兰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0)两侧边部设置铰支座(110),所述铰支座(110)包括:基台(111),通过在其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紧固件(112)连接在基座的侧边部;支耳(113),在基座(100)的侧边部外侧延伸,所述支耳的根部安装于基台的外侧面,所述支耳(113)的远端设置与对应夹爪(400)爪身(410)上铰接销铰接的铰接孔;侧向凸台(114),设置在基台(111)的内侧面的边部,所述侧向凸台(114)的前端面与基台(111)的内侧面形成限位肩(115),通过在侧向凸台(114)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二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璟琦杨凯王扬扬
申请(专利权)人:艾瑞成都排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