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637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模车,包括车架,所述滚动件安装于车架上端部,用于滚动支承被转移的物体;支承轮,所述支承轮安装于车架底部;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底座以及一对可开合的夹爪,所述夹爪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夹爪向外延伸,所述夹爪侧壁具有用于止退的限位肩。的限位肩。的限位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模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模车。

技术介绍

[0002]在材料成型领域,如焊接或者冲压工艺中,需要在压力机中安放或者取下模具,模具通常由模具钢制备,自重大,同时模具属于精密工件,模具的现有转移方式中常常需要多人协作完成,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依靠人力将模具从压力机中拉出,并拖拽至叉车的叉臂上,人力强度大,拖拽过程中还易发生模芯与压力机或叉车叉臂的碰撞,造成模具损伤,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模具容易出现摆动以及出现滑脱的现象,容易发生模具磕伤以及工伤事故。由于需要成型的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订单多以小单为主,产品转换频率快,有时甚至一天转换产品数次,每生产几小时就需要停线换模,不仅难以保证人员安全、模具精度,同时也容易造成生产效率低,无法适应工程生产节拍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模车,它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安全且快速的换模作业。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换模车,包括:车架,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安装于车架上端部,用于滚动支承被转移的物体;支承轮,所述支承轮安装于车架底部;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底座以及一对可开合的夹爪,所述夹爪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夹爪向外延伸,所述夹爪侧壁具有用于止退的限位肩。
[000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的下端固定于车架上;
[0006]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于下连接件的上端,所述定位板向外延伸,夹爪安装于定位板上,所述夹爪在定位板侧面沿着定位板延伸方向延伸。
[0007]进一步地,下连接件的上端设置两定位板,两定位板在高度方向上排列,两定位板通过两定位板之间的连接块连接,夹爪布置在两定位板之间的空间,夹爪的根部连接销轴,销轴支承在定位板上,夹爪的根部通过销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定位板上。
[0008]每个底座上设置一对可开合的夹爪,两夹爪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用于使两夹爪具有相互背离的趋势。
[0009]还包括第一操纵件,用于操纵夹爪的开启或闭合状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车架上设置止退组件,
[0011]所述止退组件包括:
[0012]基座,所述基座的下端与车架连接,
[0013]所述基座铰接翻转销,
[0014]所述基座与翻转销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用于使翻转销具有向外翻转的趋势;
[0015]所述车架上设置第二操纵件,用于操纵翻转销向内翻转。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上端部支承至少两列立板,相邻立板之间设置支承辊,所述支承辊的两端可转动地支承在对应的立板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上端部的两侧边部分别设有第一栏板、第二栏板,所述车架上端部的后侧边部设有第三栏板,所述对接件设置于车架上端部的前侧边部。
[0018]进一步地,第二操纵件包括:第二闸把支架、第二闸把把手以及第二拉索,所述第二闸把支架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第二闸把把手铰接在闸把支架上,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护套的近端安装在第二闸把把手上,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护套的远端安装在第二闸把把手上,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线芯滑动配合在第二护套内,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线芯的近端连接在在第二闸把把手上,所述第二线芯的远端穿过基座上的过孔并连接翻转销上。
[0019]进一步地,第一操纵件包括第一闸把支架、第一闸把把手以及第一拉索,所述第一闸把支架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第一闸把把手铰接在第一闸把支架上,所述第一拉索的第一护套的近端安装在第一闸把把手上,所述第一拉索的第一护套的远端抵接在其中一夹爪的爪身上,所述第一拉索的第一线芯滑动配合在第一护套内,所述第一线芯的近端连接在在第一闸把把手上;所述第一线芯的远端穿过第一护套所抵接的夹爪上的过孔,并与该夹爪配对的另外一夹爪连接。
[0020]采用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如下,车架能够在转运过程中承载模具,同时能够便于与压力机对接,使滚动件保持在模具底面所在高度,滚轮件,能够在模具进入车架上方时候,对模具进行支承,降低摩擦力,方便模具从压力机上转移到车架上。所述支承轮安装于车架底部,方便整个车架推动转移。该对接件在与模座对接时候,能够使换模车与压力机之间距离恒定,同时能够避免模具部分转移到换模车上时换模车溜车,有效避免换模车掉落的危险情形。在进行对接时,通过调节夹爪,使夹爪的限位肩,勾住待对接的肩部,从而实现对换模车进行锁定,实现限位。当作业完成后,调节夹爪,使夹爪松脱,可单独操纵换模车,实现模具转移。采用本技术,能够实现换模车与压力机上固定座的对接,以及解除对接,能够方便模具从压力机向换模车上转移,同时能够便于模具转运,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对模具进行吊装,简化换模流程,能够方便完成安全且快速的换模作业。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第一操纵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中A

A剖视图;
[0025]图4为翻转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对接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附图中,100为车架,131为基座,132为翻转销,134为第二弹性元件,150为立板,201为支撑辊,161为第一栏板,162为第二栏板,163为第三栏板,200为滚动件,300为支承轮,400为对接件,410为夹爪,411为限位肩,420底座,421为下连接件,422为定位板,500为第一操纵件,510为第一闸把支架,520为第一闸把把手,530为第一拉索,531为第一护套,532为第一线芯,600为第二操纵件,610为第二闸把支架,620为第二闸把把手,630为第二拉
索,631为第二护套,632为第二线芯,a为锁定孔,b为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0030]参见图1至图6,一种换模车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换模车,包括车架100、滚动件200、支承轮300以及对接件400,所述车架100可由钢构焊接制成也可由多根管材连接形成桁架结构。所述滚动件200安装于车架100上端部,用于滚动支承被转移的物体,所述滚动件200可为轴承、万向球等可提供滚动支承的零件,当然滚动件200也可为支撑辊201。所述支承轮300安装于车架100底部;所述支承轮300可为万向轮。
[0031]所述车架100的上端部的两侧边部分别设有第一栏板161、第二栏板162,所述车架100上端部的后侧边部设有第三栏板163,所述对接件400设置于车架100上端部的前侧边部,设置栏板可防止在颠簸过程中模具从车架100上端部滑落。
[0032]所述车架100的上端部支承至少两列立板150,本实施例中设置四列立板,每两列立板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00),滚动件(200),所述滚动件(200)安装于车架(100)上端部,用于滚动支承被转移的物体;支承轮(300),所述支承轮(300)安装于车架(100)底部;对接件(400),所述对接件(400)包括安装于车架(100)上的底座(420)以及一对可开合的夹爪(410),所述夹爪(410)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夹爪(410)向外延伸,所述夹爪(410)侧壁具有用于止退的限位肩(4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下连接件(421),所述下连接件(421)的下端固定于车架(100)上;定位板(422),所述定位板(422)固定于下连接件(421)的上端,所述定位板(422)向外延伸,夹爪(410)安装于定位板(422)上,所述夹爪(410)在定位板(422)侧面沿着定位板(422)延伸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模车,其特征在于:下连接件(421)的上端设置两定位板(422),两定位板(422)在高度方向上排列,两定位板(422)通过两定位板(422)之间的连接块连接,夹爪(410)布置在两定位板(422)之间的空间,夹爪(410)的根部通过销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定位板(42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模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底座上设置一对可开合的夹爪(410),两夹爪(410)之间设置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弹性元件用于使两夹爪(410)具有相互背离的趋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操纵件(500),用于操纵夹爪(410)的开启或闭合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0)上设置止退组件,所述止退组件包括:基座(131),所述基座(131)的下端与车架(100)连接,所述基座(131)铰接翻转销(132),所述基座(131)与翻转销(132)之间设置第二弹性元件(134),该第二弹性元件(134)用于使翻转销(132)具有向外翻转的趋势;所述车架(100)上设置第二操纵件(600),用于操纵翻转销(132)向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扬扬戴嘉斌张文硕马三军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艾瑞成都排放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