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674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9
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下模座固定设置在滑轨副内的滑块顶面上,下模座的顶面上矩阵式开设有数个冲压孔;固定板和限位板之间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上模座设置在安装架的下侧,上模座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垂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滑动穿设在安装架的顶面上,上模座的底面上矩阵式固定设置有冲孔尖;所述的冲孔尖以及冲压孔为相配合的六棱锥形结构设置;位置移动机构设置在滑轨副的侧壁以及安装架的侧壁上;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下模座的左右两侧,且与下模座的侧壁连接;有效的防止板材在加工的过程中,在下模座上产生移位,同时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板材的加工,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在生活中的噪声越来越大,所以大型公共场所需要吸音材料的装饰,微穿孔板共振吸声理论最早是由我国声学泰斗马大猷院士于1975年提出的,主要是在穿孔直径1mm以下时,材料声流阻增大,从而不需要另外加多孔吸声材料,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是一种利用微穿孔薄板与背后空气层组成共振吸声结构获得吸声效果的降噪板材,板材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模具进行加工;蜂窝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把板胚放置在加工模具中,当规格较小的胚板放入到加工模具中进行加工时,在压制打孔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胚板位移的情况发生;因此,亟需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底板、滑轨副、安装架,底板上侧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滑轨副,滑轨副外侧的底板上垂直固定设置有安装架;它还包含: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固定设置在滑轨副内的滑块顶面上,下模座的顶面上矩阵式开设有数个冲压孔;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垂直固定设置在下模座前端的侧壁上;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活动设置在固定板一侧的下模座顶面上,且与其下侧面与下模座的顶面相接触设置;固定板和限位板之间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连接;上模座,所述的上模座设置在安装架的下侧,上模座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垂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滑动穿设在安装架的顶面上,上模座的底面上矩阵式固定设置有冲孔尖;所述的冲孔尖以及冲压孔为相配合的六棱锥形结构设置;位置移动机构,所述的位置移动机构设置在滑轨副的侧壁以及安装架的侧壁上;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下模座的左右两侧,且与下模座的侧壁连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板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增加了限位板与板材之间抵触的紧固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包含:一号传动杆,所述的一号传动杆为两个,且其一端通过铰接座对称旋转设置在限位板的侧壁上;二号传动杆,所述的二号传动杆为两个,且其一端通过铰接座对称旋转设置在固定板的侧壁上,另一端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相对应的一号传动杆旋转连接;一号传动杆
和二号传动杆的端部均设置有齿槽,两个一号传动杆端部的齿槽相啮合设置,两个二号传动杆端部的齿槽相啮合设置;一号电机,所述的一号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侧壁上,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二号传动杆端部的铰接轴固定连接,且该铰接轴与二号传动杆为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将待加工的板材放置在下模座上时,打开一号电机,一号电机带动其中一个二号传动杆转动,由于齿槽的啮合传动作用以及一号传动杆与二号传动杆的铰接作用,使得一号传动杆与二号传动杆之间的角度产生变化,进而使得限位板和固定板之间的间距产生变化,使得限位板抵设在板材的端面上,对板材进行限位作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位置移动机构包含:一号齿条,所述的一号齿条固定设置在一侧的滑轨副内的滑块侧壁上;连接架,所述的连接架呈“v”形结构设置,连接架的中部通过转轴和轴承设置在安装架一侧的底板顶面上,该转轴固定穿设在连接架的中部,且该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一号齿轮;二号齿轮,所述的二号齿轮为两个,且分别通过转轴旋转设置在连接架的端部,两个二号齿轮相啮合设置,其中一个二号齿轮底部的连接架底面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有二号电机,所述的二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二号齿轮中部的转轴固定连接;二号齿轮与一号齿条相活动啮合设置;二号齿条,所述的二号齿条啮合设置在一号齿轮的一侧,二号齿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条,导向条滑动嵌设在安装架侧壁上开设的安装槽内;丝杆,所述的丝杆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安装槽内,且丝杆通过螺纹旋转穿设在导向条的中部;丝杆的前端通过轴承旋转穿过安装架后,与三号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三号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安装架的侧壁上。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两个二号齿轮为交替式与一号齿条相啮合,打开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带动其中一个二号齿轮转动,两个二号齿轮啮合,相反向转动,当其中一个二号齿轮与一号齿条啮合时,带动下模座在滑轨副上进行移动,对下模座上的板材的加工位置进行改变;当需要对加工后的下模座进行回位时,打开三号电机,三号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对导向条在安装槽内部的位置进行改变,进而通过导向条带动二号齿条运动,二号齿条带动一号齿轮转动,进而使得连接架转动,两个二号齿轮交替,另一个二号齿轮与一号齿条啮合,进而带动下模座在滑轨副上进行反向运动,帮助下模座回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含: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为两个,且分别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下模座的左右两侧壁上,调节板设置在一号齿条的上方,调节板上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由数个首尾贯通相连的“V”形槽设置;拨动杆,所述的拨动杆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固定设置上模座的左右两侧壁上,拨动杆活动插设在相对应位置的调节槽内;端板,所述的端板固定设置在拨动杆的端部,且与调节槽相限位设置。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当一号齿条带动下模座移动时,拨动杆在调节槽的内部进行移动,由于调节槽呈上下的波浪形,拨动杆带动上模座进行上下移动,导向杆对上模座
进行限位和导向作用;使得上模座间歇性与下模座合模,与下模座的移动进行配合,方便在板材进行蜂窝状超微孔的冲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板的右侧壁上以及安装架的内侧壁上相配合固定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与外部电源连接;光电传感器露设在调节板与下模座顶面之间的缝隙内。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光电传感器对下模座的移动位置进行检测,当光电传感器信号相通时,则冲压已经到了板材的端部,即可打开三号电机,将两个二号齿轮的位置进行架交替,下模座归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固定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滑动嵌设在调节板侧壁上开设的导向槽内。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导向块和导向槽的配合对限位板的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1、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带动限位板进行移动,方便对不同大小的板材进行限位,有效的防止板材在加工的过程中,在下模座上产生移位,同时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板材的加工,适用范围更广;2、通过位置调节机构对下模座上的板材的加工位置进行改变,在改变的同时能够带动升降驱动机构进行工作,带动上模座进行上下往复移动在板材上进行蜂窝状超微孔的冲压,联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它包含底板(1)、滑轨副(2)、安装架(3),底板(1)上侧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滑轨副(2),滑轨副(2)外侧的底板(1)上垂直固定设置有安装架(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下模座(4),所述的下模座(4)固定设置在滑轨副(2)内的滑块顶面上,下模座(4)的顶面上矩阵式开设有数个冲压孔(5);固定板(6),所述的固定板(6)垂直固定设置在下模座(4)前端的侧壁上;限位板(7),所述的限位板(7)活动设置在固定板(6)一侧的下模座(4)顶面上,且与其下侧面与下模座(4)的顶面相接触设置;固定板(6)和限位板(7)之间通过间距调节机构(12)连接;上模座(8),所述的上模座(8)设置在安装架(3)的下侧,上模座(8)顶面的左右两侧对称垂直固定设置有导向杆(9),导向杆(9)滑动穿设在安装架(3)的顶面上,上模座(8)的底面上矩阵式固定设置有冲孔尖(10);所述的冲孔尖(10)以及冲压孔(5)为相配合的六棱锥形结构设置;位置移动机构(13),所述的位置移动机构(13)设置在滑轨副(2)的侧壁以及安装架(3)的侧壁上;升降驱动机构(14),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14)设置在下模座(4)的左右两侧,且与下模座(4)的侧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7)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垫(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距调节机构(12)包含:一号传动杆(12

1),所述的一号传动杆(12

1)为两个,且其一端通过铰接座对称旋转设置在限位板(7)的侧壁上;二号传动杆(12

2),所述的二号传动杆(12

2)为两个,且其一端通过铰接座对称旋转设置在固定板(6)的侧壁上,另一端分别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相对应的一号传动杆(12

1)旋转连接;一号传动杆(12

1)和二号传动杆(12

2)的端部均设置有齿槽(12

3),两个一号传动杆(12

1)端部的齿槽(12

3)相啮合设置,两个二号传动杆(12

2)端部的齿槽(12

3)相啮合设置;一号电机(12

4),所述的一号电机(12

4)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6)的侧壁上,一号电机(12

4)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二号传动杆(12

2)端部的铰接轴固定连接,且该铰接轴与二号传动杆(12

2)为固定连接;所述的一号电机(12

4)与外部电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蜂窝状超微孔环保降噪板材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移动机构(13)包含:一号齿条(13

1),所述的一号齿条(13

1)固定设置在一侧的滑轨副(2)内的滑块侧壁上;连接架(13

2),所述的连接架(13

2)呈“v”形结构设置,连接架(13

2)的中部通过转轴和轴承设置在安装架(3)一侧的底板(1)顶面上,该转轴固定穿设在连接架(13

2)的中部,且该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一号齿轮(13

3);
二号齿轮(1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成刘登辉李强张生科刘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贝嘉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