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71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包括圈舍和饲养在圈舍内的猪只,圈舍内设置有两排间隔布置的隔栏,采用隔栏将圈舍分为猪只活动空间和猪只采食空间,猪只采食空间包括采食空间一、采食空间二和采食空间三,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能够供猪只经过,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第一隔门正对采食空间一与采食空间二的分界处,第二隔门正对采食空间二与采食空间三的分界处,第一隔栏和第二隔栏均采用栏架和设置在栏架上的多个栏门构成,每个栏门、隔门打开后在同一时刻仅能够供单头猪只通过,每个栏门、隔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以低设施成本的方式在快速将圈舍内所有猪只引导至相应采食区进行分群饲喂的技术效果。饲喂的技术效果。饲喂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猪只分群饲喂
,具体涉及一种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群体饲养是当前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主要饲养模式,有助于猪场批次化生产与管理,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规模化猪场大多采用“全进全出”的大群饲养工艺,按照商品猪的生长生产过程,分为哺乳、保育和生长育肥等阶段,各个阶段都在特定的圈栏中进行饲养,当一栏猪只的一个阶段饲养结束后,以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统一转入下一个阶段,转群过程中允许有猪淘汰,但是绝不允许有猪停留,这样方便将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洗,待圈舍空置洁净后,才允许另一批猪只转群。但该工艺下存在猪群体重分布差异大、人工调栏导致劳动强度高、猪只应激大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0003]体重分布差异大,出栏均匀度差。群体饲养过程中,猪群会建立较为严格的社会等级关系,一般等级高的猪(高等级猪)在“吃、喝、拉、撒、睡、玩”等方面具有优先权,尤其在采食方面,吃得多吃得久,等级低的猪(弱猪)则吃得少时间短,相同饲料营养条件下,长时间饲喂则会导致“强猪更强、弱猪更弱”,逐步拉大群体中猪只的体重差异,导致出栏均匀度差。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人工间隔调栏的方式减少群体差异,但缺乏针对强弱猪的营养饲喂方案导致其效果不佳。为此,猪只分群饲喂能够较好地避免体重分布差异大,出栏均匀度差。
[0004]人工投入大,劳动强度高。为解决“全进全出”生产工艺带来的猪群体重分布差异大的问题,一般由人工每隔1

2周进入猪舍进行调栏,即将每栏猪中长势较慢的猪只挑出后重新归为一栏进行饲养,为弱猪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采食环境,减少采食过程中强猪对弱猪的攻击,增强营养加快弱猪的生长速度,从而减小猪群出栏时的体重差异。但由于人工调栏的过程需要饲养员进入到猪栏赶猪抓猪,人工投入大且劳动强度高。
[0005]猪只福利水平低。目前传统群体饲养模式中缺乏福利性设施,如麻绳、皮球等玩具,以转移猪只注意力,减少争斗。此外,调栏过程中,人工暴力干预猪只,使得猪只惊吓或受伤;调栏后,猪群通过打架的方式重新确立猪群的等级关系,猪群等级确立后,猪只身上往往伤痕累累,遍体鳞伤,过程较为残酷,且猪只打斗的行为将增加饲料消耗,降低肉料比和日增重,同时容易产生创伤,影响免疫系统,增加感染风险,大大降低猪只福利水平。
[0006]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文献CN115226644A提供了一种猪只分群饲喂管理装置,包括:个体识别模块、图像获取模块、计算控制模块和分栏模块,个体识别模块,用于对猪只进行个体识别;图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个体识别结果,获取背部深度图像数据;计算控制模块,用于将背部深度图像数据输入深度学习模型,对猪只进行分类;分栏模块,用于根据分类的结果将对应的猪只输送至对应的采食区。然而,该方案须采用高清的工业相机才能精确获取到猪只背部深度图像,所需设施成本非常高。更关键的是,这种方案的分群饲喂效率低,以具有三十头猪只的圈舍为例,只能按先后顺序逐一采集每头猪只的精确图像,需耗时约十分钟才能将所有猪只引导至采食区进行采食进行分群饲喂。显然,这不利于群体猪只
采食,实质上也不能达到较好的分群饲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至少能够以低设施成本的方式在快速将圈舍内所有猪只引导至相应采食区进行分群饲喂。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包括圈舍和饲养在圈舍内的若干头猪只,在圈舍内设置有两排间隔布置的隔栏,采用隔栏将圈舍分为猪只活动空间和猪只采食空间,猪只采食空间包括采食空间一、采食空间二和采食空间三,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能够供猪只经过,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隔门和第二隔门,第一隔门正对采食空间一与采食空间二的分界处,第二隔门正对采食空间二与采食空间三的分界处;其中,第一隔栏和第二隔栏均采用栏架和设置在栏架上的多个栏门构成,每个栏门、隔门打开后在同一时刻仅能够供单头猪只通过,每个栏门、隔门;隔门、第一隔栏上的栏门上均设置有耳标识别器,耳标识别器、每个栏门、隔门的驱动机构均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执行设定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功能:S1,当猪只进入耳标识别器的识别范围内时,实时读取相应的猪只编码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系统;S2,将读取的猪只编码信息与预先储存的高等级猪只对应的编码信息A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先开启高等级猪只所在位置的栏门A,然后在高等级猪只进入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后关闭栏门A,然后控制第一隔门和第二隔栏上的栏门B开启;若未匹配成功,则控制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上且正对采食空间二的所有栏门同时开启,使第一批猪只进入采食空间二内采食,且在第一批猪只穿过第一隔栏上的栏门后迅速关闭该栏门,然后对下一批靠近第一隔栏的猪只编码信息进行匹配,直到匹配成功;S3,当高等级猪只穿过第一隔门和栏门B且进入采食空间一之后,控制栏门B关闭;S4,控制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上且正对采食空间二的所有栏门同时开启;S5,当采食空间二内所有猪只采食结束后,控制栏门B和栏门C开启,栏门C正对栏门B且位于第一隔栏上,直到所有猪只进入猪只活动空间后关闭所有栏门。
[0010]为了更精确的实现分群饲喂,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执行设定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功能:S21,将读取的猪只编码信息与预先储存的低等级猪只对应的编码信息B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先开启低等级猪只所在位置的栏门P,然后在低等级猪只进入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之间后关闭栏门P,然后控制第二隔门和第二隔栏上的栏门Q开启;若未匹配成功,则控制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上且正对采食空间二的所有栏门同时开启,使第一批猪只进入采食空间二内采食,且在第一批猪只穿过第一隔栏上的栏门后迅速关闭该栏门,然后对下一批靠近第一隔栏的猪只编码信息进行匹配;S22,当低等级猪只穿过第二隔门和栏门Q且进入采食空间三之后,控制栏门Q关闭;S23,控制第一隔栏与第二隔栏上且正对采食空间二的所有栏门同时开启;S24,当采食空间内所有猪只采食结束后,控制栏门B、栏门C、栏门Q和栏门R开启,
栏门R正对栏门Q且位于第一隔栏上,直到所有猪只进入猪只活动空间后关闭所有栏门。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高等级猪只是指动物群体中社会等级最高的猪只;所述的低等级猪只是指体重处于猪群体中体重小于设定下限体重的猪只。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栏门、隔门的驱动机构均采用立式布置的气缸,且栏门、隔门的边梁均滑动配合在隔栏的滑槽中。
[0013]作为优选方案,在生长过程中将猪只划分为30

50kg、50

75kg、75

100kg、100

120kg四个体重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饲养配方;第一阶段猪只体重差异较小饲喂相同饲料;第二阶段,高等级猪只饲喂二阶段饲料,低等级猪只饲喂一阶段饲料;第三阶段,高等级猪只饲喂三阶段饲料,低等级猪只饲喂二阶段饲料;第四阶段,高等级猪只饲喂四阶段饲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包括圈舍和饲养在圈舍内的若干头猪只,其特征在于:在圈舍内设置有两排间隔布置的隔栏,采用隔栏将圈舍分为猪只活动空间(3)和猪只采食空间,猪只采食空间包括采食空间一(41)、采食空间二(42)和采食空间三(43),第一隔栏(1)与第二隔栏(2)之间能够供猪只经过,第一隔栏(1)与第二隔栏(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隔门(11)和第二隔门(12),第一隔门(11)正对采食空间一(41)与采食空间二(42)的分界处,第二隔门(12)正对采食空间二(42)与采食空间三(43)的分界处;其中,第一隔栏(1)和第二隔栏(2)均采用栏架(5)和设置在栏架(5)上的多个栏门(6)构成,每个栏门(6)、隔门打开后在同一时刻仅能够供单头猪只通过,每个栏门(6)、隔门;隔门、第一隔栏(1)上的栏门(6)上设置有耳标识别器,耳标识别器、每个栏门(6)、隔门的驱动机构均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执行设定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功能:S1,当猪只进入耳标识别器的识别范围内时,实时读取相应的猪只编码信息并反馈给控制系统;S2,将读取的猪只编码信息与预先储存的高等级猪只对应的编码信息A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先开启高等级猪只所在位置的栏门A(61),然后在高等级猪只进入第一隔栏(1)与第二隔栏(2)之间后关闭栏门A(61),然后控制第一隔门(11)和第二隔栏(2)上的栏门B(62)开启;若未匹配成功,则控制第一隔栏(1)与第二隔栏(2)上且正对采食空间二(42)的所有栏门(6)同时开启,使第一批猪只进入采食空间二(42)内采食,且在第一批猪只穿过第一隔栏(1)上的栏门(6)后迅速关闭该栏门(6),然后对下一批靠近第一隔栏(1)的猪只编码信息进行匹配;S3,当高等级猪只穿过第一隔门(11)和栏门B(62)且进入采食空间一(41)之后,控制栏门B(62)关闭;S4,控制第一隔栏(1)与第二隔栏(2)上且正对采食空间二(42)的所有栏门(6)同时开启;S5,当采食空间二(42)内所有猪只采食结束后,控制栏门B(62)和栏门C(63)开启,栏门C(63)正对栏门B(62)且位于第一隔栏(1)上,直到所有猪只活动空间(3)后关闭所有栏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肥猪智能分群饲喂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的处理器执行设定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功能:S21,将读取的猪只编码信息与预先储存的低等级猪只对应的编码信息B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先开启低等级猪只所在位置的栏门P(66),然后在低等级猪只进入第一隔栏(1)与第二隔栏(2)之间后关闭栏门P(66),然后控制第二隔门(12)和第二隔栏(2)上的栏门Q(65)开启;若未匹配成功,则控制第一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定彪胡彬蒲施桦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生猪技术创新中心重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