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510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2 1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涉及列车的车轮探伤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工作台、支撑板、电动推杆、电动滑轨、承载板、转筒、车轮本体和水浸箱,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工作台顶部,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有转筒,所述车轮本体安装在转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相对于直接接触法在探测不同取向缺陷、较薄试件、灵敏度、分辨率、探头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检测的精度、检测的效率和自动化检测的程度具有优势。和自动化检测的程度具有优势。和自动化检测的程度具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的车轮探伤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轮是高速列车行走部的主要部件,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对轮对进行探伤检测,以确定车轮是否出现磨损等缺陷,从而为将车轮维护至良好的技术状态提供支持,一旦车轮出现故障,将直接危害高速列车的行车安全,甚至导致列车脱轨和列车颠覆事故的发生。
[0003]现有技术中的的无损检测装置均比较复杂,使用不便,且不能适应多种规格的列车车轮的无损检测,需要提供一种对列车车轮探伤检测方法。
[0004]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9212031B)提出了一种列车车轮探伤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探测手臂吸附在列车的车体上;S2、将探头模块紧贴在被检测车轮上;S3、高压水泵启动,清洗车轮并为探头模块提供耦合水;S4、探头模块开始检测;S5、超声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完成对被检车轮的超声信号的处理和对比工作;S6、完成对被检车轮的无损检测。本专利技术各项操作容易进行,方便在野外无地沟的铁路上对列车车轮进行探伤检测,其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灵活,设备操作和维护要求低。
[0005]现有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9239192B)提出了 一种高速列车车轮探伤检测装置,包括探测手臂和地面小车,所述探测手臂为直角坐标系机械手臂,所述探测手臂一端设置有真空强力吸盘,另一端为探头载体单元,所述探头模块包括车轮踏面探头模块和车轮轮辋内侧探头模块,所述探头模块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高压细水雾喷嘴,所述探头载体上设置有视觉定位模块和喷墨标记模块,所述探测手臂和地面小车通过电缆水管气管组合管线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整个结构简化,各项操作容易进行,整个设备小巧且便于移动,方便在野外无地沟的铁路上对列车车轮进行探伤检测,其操作方法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灵活,设备操作和维护要求低。
[0006]上述高速列车车轮探伤检测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实际探伤时由于探头上所施加压力大小、耦合层厚度、接触面积大小、工件表面情况均难以控制,因此,它们的综合影响难以估量;再则,直接接触法使探头容易磨损,检测速度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及其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及其方法,解决了实际探伤时由于探头上所施加压力大小、耦合层厚度、接触面积大小、工件表面情况均难以控制,因此,它们的综合影响难以估量;再则,直接接触法使探头容易磨损,检测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支撑板、电动推杆、电动滑轨、承载板、转筒、车轮本体和水浸箱,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工作台顶部,
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有转筒,所述车轮本体安装在转筒上,所述转筒上设置有用于对车轮本体限位的固定组件,所述水浸箱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清洁车轮本体的清洁组件。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杆、弧形板、楔形块、螺纹套和螺纹杆,所述转筒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滑孔,所述滑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延伸至转筒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滑杆的底端延伸至转筒的内部且连接有楔形块,所述转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前端设置有与楔形块相适配的斜面。
[0010]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柔性垫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所述柔性垫通过粘接与弧形板的外表面构成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滑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弧形板底面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与转筒的外壁相抵。
[0012]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转筒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杆上。
[0013]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同步轮、同步带、支杆、第一刷棍、第二刷辊、供水管和喷水盘,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承载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和转筒的外壁上均安装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转动安装有第一刷棍,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刷辊,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安装有喷水盘,所述喷水盘的顶面设置有多个高压喷头,所述喷水盘的侧壁上还连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供水管。
[0014]优选的,所述水浸箱上设置有超声波C扫描检测系统,所述超声波C扫描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四个模块:机械扫查结构;运动控制硬件和软件;数据采集分析硬件和软件和其他相关仪器,超声波C扫描检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 检测仪、机械扫描机构、信号采集单元、控 制系统以及成像显示单元组成。
[0015]一种列车探伤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车轮安装在转筒上,并通过转筒上设置的固定组件对车轮进行固定;S2、然后控制清洗组件对车轮进行清洗;S3、车轮清洗完成后将车轮移动至水浸箱的内部;S4、对水浸箱的内部注入耦合水,当耦合水的液位即将到达车轮中心孔时停止添加;S5、通过超声波C扫描对车轮进行探伤检测,获得车轮试样的超声层析成像, 进而获得缺陷的具体形状和精确尺寸,为车轮的探伤提供了准确的预测依据。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及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水浸式探伤方式,大大提到了自动化检测的程度,其检测的精度、检测的效率也大幅提高,利用高频超声波波长短、方向性好及分辨率高等特点,可更好的再现缺陷的形貌以及缺陷在车轮中的分布情况,调节探头入射角度,可实现对车轮关键部位
的检测,避免了常规超声波探伤中的漏检,相对于直接接触法在探测不同取向缺陷、较薄试件、灵敏度、分辨率、探头寿命和可靠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检测的精度、检测的效率和自动化检测的程度具有优势。
附图说明
[0017]图1 为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8]图中标号:1、工作台;2、支撑板;3、电动推杆;4、电动滑轨;5、承载板;6、转筒;7、车轮本体;8、驱动电机;9、同步轮;10、同步带;11、支杆;12、第一刷棍;13、第二刷辊;14、供水管;15、喷水盘;16、水浸箱;17、滑杆;18、弧形板;19、复位弹簧;20、楔形块;21、螺纹套;22、螺纹杆。
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支撑板(2)、电动推杆(3)、电动滑轨(4)、承载板(5)、转筒(6)、车轮本体(7)和水浸箱(1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所述支撑板(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等距排列的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连接有电动滑轨(4),所述电动滑轨(4)上滑动设置有承载板(5),所述承载板(5)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旋转孔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安装有转筒(6),所述车轮本体(7)安装在转筒(6)上,所述转筒(6)上设置有用于对车轮本体(7)限位的固定组件,所述水浸箱(16)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部,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还设置有用于清洁车轮本体(7)的清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杆(17)、弧形板(18)、楔形块(20)、螺纹套(21)和螺纹杆(22),所述转筒(6)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滑孔,所述滑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顶端延伸至转筒(6)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8),所述滑杆(17)的底端延伸至转筒(6)的内部且连接有楔形块(20),所述转筒(6)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1),所述螺纹套(21)前端设置有与楔形块(20)相适配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18)的外表面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的材质为橡胶,所述柔性垫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所述柔性垫通过粘接与弧形板(18)的外表面构成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列车探伤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9),所述复位弹簧(19)的底端与弧形板(18)底面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9)的底端与转筒(6)的外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欢王剑杨佳方敬胡聪王雷胡昱沈顶非郭丽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港地铁装备维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