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生产线及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49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生产线及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预制箱梁生产线包括箱梁生产线单元和循环线单元,其中: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内模出入模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和运梁车横移区,施工方法包括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安装、钢筋笼安装,内模入模、端模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张拉强度蒸养、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内模脱模,初张拉强度蒸养,初张拉。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生产线的工位布局作了合理优化,并配合合适的施工方法,有利于显著提高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箱梁生产线及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箱梁预制
,尤其是一种预制箱梁生产线及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箱梁是公路、铁路桥梁建造的重要结构之一,最早采用现浇建造模式,这种模式存在施工周期长、对交通影响大、整体能耗高、现场施工人员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后来出现了装配式桥梁建造的理念,箱梁采用标准化集中预制,与桥梁下部结构同时进行施工,再由运梁车运输到指定位置,架桥机架设,这种装配式桥梁建造的模式,大大提供了施工效率。随着施工工艺和技术的发展,箱梁在制梁场集中预制已经成为主流,并逐渐由传统固定台位预制方式演化为生产线生产。
[0003]传统预制箱梁采用固定台位预制方式,从钢筋笼入模、模板合模、浇筑到初张拉完成均在一个台位上完成,目前这种预制方式技术已经成熟,但缺点明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施工成本高、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蒸养效率低,且多个台位同时浇筑,混凝土需采用罐车从搅拌站运输到浇筑现场,效率低,耗油大。
[0004]而目前发展起来的生产线生产方式,生产线划分为底模入模工位、合模浇筑工位、内模出入模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和初张拉工位,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生产效率不够高的问题,具体为:为了节省预制梁场的空间,还是需要多个工序同时在一个工位完成,特别是合模浇筑工位,需要完成底模入模,侧模合模、打磨,涂刷涂膜剂,钢筋笼入模,内模入模,端模合模,预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和终凝,待箱梁强度发展达到承重模板拆模强度,完成拆模后才可进入下一工位,这一工序在生产线中占据了太多时间,不能充分发挥生产线的产能优势。因此,对如何提高预制箱梁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箱梁生产线及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对生产线的工位布局作了合理优化,并配合合适的施工方法,有利于显著提高箱梁预制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箱梁生产线,包括箱梁生产线单元和循环线单元,其中: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内模出入模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和运梁车横移区,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外侧设置有内模避让台位;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用于在安装好钢筋笼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中完成内模、端模安装,混凝土浇筑及终凝、端模拆除;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用于配合内模的出模和入模,并为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提供返回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的空间;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用于将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转移过来的箱梁进行箱梁预张拉强度蒸养、预应力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内模出模;所述蒸汽养护工位用于将所述
养护预张拉工位转移过来的箱梁进行初张拉强度蒸养;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用于将所述蒸汽养护工位转移过来的箱梁进行初张拉,并待箱梁脱模并转移后,在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中完成钢筋笼的安装;所述内模避让台位用于暂存避让箱梁的内模;所述运梁车横移区用于实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由箱梁生产线单元转移至循环线单元;所述循环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的一侧或设置在两条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之间,由所述运梁车横移区延伸至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用于提供转移运梁车移动的空间,将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由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转移回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和所述循环线单元中转移是通过运梁车实现。
[0007]一种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箱梁在以上所述的生产线进行预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安装、钢筋笼安装:将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放置于运梁车上面,并置于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涂刷脱模剂,将钢筋笼安装至设计位置;或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放置于运梁车上面,并置于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涂刷脱模剂,将钢筋笼安装至设计位置;S2. 内模入模、端模安装:完成钢筋笼安装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安装端模、内模;若完成钢筋笼安装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之前处于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则通过运梁车承载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经由所述循环线单元转移至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S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等待混凝土终凝后,拆除端模;S4. 预张拉强度蒸养、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运梁车载着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和箱梁,转移至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在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的蒸汽养护房中进行自动蒸汽养护,待预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束穿束、预张拉;S5. 内模脱模:内模从完成预张拉的箱梁中脱模,回到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上的内模转移台架;待下一箱梁需要通过内模出入模工位时,所述内模转移至所述内模避让台位暂时避让;S6. 初张拉强度蒸养:脱除内模后的箱梁从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随着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运梁车的承载下移动,转移至所述蒸汽养护工位进行初张拉强度蒸养;S7. 初张拉:将初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的箱梁,随着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运梁车的承载下移动,转移至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完成后箱梁脱除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进入存放终张拉区;S8. 钢筋笼安装:清洗已脱除箱梁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涂刷脱模剂,将钢筋笼安装至设计位置;循环往复进行步骤S2

S8的操作;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所述蒸汽养护工位、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同时进行箱梁的预制。
[0008]进一步的,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和初张拉及
钢筋笼入模工位设置有至少两条条形基础,在所述运梁车将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转移到位后支撑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所述运梁车上面设置有运梁车千斤顶;当运梁车转移到位后,所述运梁车千斤顶回缩,使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下落至条形基础的上面,然后进行对应的施工作业;当完成了一个工位的施工作业后,运梁车千斤顶顶升,使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脱离条形基础,运梁车移动实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的转移。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包括模板组合本体和模板支撑体系;所述模板组合本体包括底模、侧模和底模纵向连接件,所述底模两侧设置有向下突出的底模纵向连接板,所述底模纵向连接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底模纵向连接孔;所述侧模下侧边设置有向下突出的侧模纵向连接板,所述侧模纵向连接板间隔设置有多个侧模纵向连接孔;所述底模纵向连接件,穿过所述底模纵向连接孔和所述侧模纵向连接孔并紧固,使所述侧模固定在所述底模两侧;所述模板支撑体系设置在所述模板组合本体下面和外侧,底部设置有可升降的液压支撑系统;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下落至条形基础的上面时,可升降的液压支撑系统调整高度支撑在地面基础上面,使液压支撑系统和条形基础共同支撑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模包括底模面板,所述底模面板下面间隔固定有底模支撑纵梁,所述底模支撑纵梁沿所述底模面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长度与所述底模面板的长度相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箱梁生产线单元和循环线单元,其中: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内模出入模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和运梁车横移区,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外侧设置有内模避让台位;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用于在安装好钢筋笼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中完成内模、端模安装,混凝土浇筑及终凝、端模拆除;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用于配合内模的出模和入模,并为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提供返回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的空间;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用于将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转移过来的箱梁进行箱梁预张拉强度蒸养、预应力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内模出模;所述蒸汽养护工位用于将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转移过来的箱梁进行初张拉强度蒸养;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用于将所述蒸汽养护工位转移过来的箱梁进行初张拉,并待箱梁脱模并转移后,在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中完成钢筋笼的安装;所述内模避让台位用于暂存避让箱梁的内模;所述运梁车横移区用于实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由箱梁生产线单元转移至循环线单元;所述循环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的一侧或设置在两条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之间,由所述运梁车横移区延伸至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用于提供转移运梁车移动的空间,将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由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转移回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所述箱梁生产线单元和所述循环线单元中转移是通过运梁车实现。2.一种采用运梁车转运箱梁的生产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箱梁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进行预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 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安装、钢筋笼安装:将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放置于运梁车上面,并置于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涂刷脱模剂,将钢筋笼安装至设计位置;或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放置于运梁车上面,并置于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涂刷脱模剂,将钢筋笼安装至设计位置;S2. 内模入模、端模安装:完成钢筋笼安装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安装端模、内模;若完成钢筋笼安装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之前处于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则通过运梁车承载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经由所述循环线单元转移至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S3.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等待混凝土终凝后,拆除端模;S4. 预张拉强度蒸养、钢绞线束穿束和预张拉:运梁车载着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和箱梁,转移至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在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的蒸汽养护房中进行自动蒸汽养护,待预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束穿束、预张拉;S5. 内模脱模:内模从完成预张拉的箱梁中脱模,回到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上的内模转移台架;待下一箱梁需要通过内模出入模工位时,所述内模转移至所述内模避让台位暂时避让;S6. 初张拉强度蒸养:脱除内模后的箱梁从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随着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运梁车的承载下移动,转移至所述蒸汽养护工位进行初张拉强度蒸养;
S7. 初张拉:将初张拉强度蒸养完成后的箱梁,随着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在运梁车的承载下移动,转移至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完成后箱梁脱除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进入存放终张拉区;S8. 钢筋笼安装:清洗已脱除箱梁的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涂刷脱模剂,将钢筋笼安装至设计位置;循环往复进行步骤S2

S8的操作;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所述内模出入模工位、所述养护预张拉工位、所述蒸汽养护工位、所述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同时进行箱梁的预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安装和浇筑工位、养护预张拉工位、蒸汽养护工位和初张拉及钢筋笼入模工位设置有至少两条条形基础,在所述运梁车将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转移到位后支撑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所述运梁车上面设置有运梁车千斤顶;当运梁车转移到位后,所述运梁车千斤顶回缩,使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下落至条形基础的上面,然后进行对应的施工作业;当完成了一个工位的施工作业后,运梁车千斤顶顶升,使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脱离条形基础,运梁车移动实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的转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和侧模组合体系包括模板组合本体和模板支撑体系;所述模板组合本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爱军何鹏唐俊孙启科汪志兵张伯聪李晟张豪冷炎张湘元杨旭朱淑兰韦怡许华耀谭本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