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00128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包括粉料存储罐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砂石传送装置,所述砂石传送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砂石存储装置,所述砂石存储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上料传送带,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连接有称重混料机,所述粉料存储罐的下料端通过蛟龙输送机与称重混料机进料端连接,所述称重混料机的下料端连接有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行驶在轨道架上,所述运输小车的下料端连接有搅拌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粉料存储罐、烘干装置、砂石传送装置、称重混料机、蛟龙输送机、运输小车、轨道架、搅拌机、注料抹平机和成型模具框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从上料,称重,混凝土搅拌成型以及注入混凝土浇筑成型为一体的生产。拌成型以及注入混凝土浇筑成型为一体的生产。拌成型以及注入混凝土浇筑成型为一体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
,具体涉及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0003]传统的混凝土在进行制作的过程,首先利用筛分装置,筛选出合格的石子,然后,在将这些合格石子进行烘干,为了防止因石子的表面存在水分,而造成后期的称重比例不符的情况,当石子烘干后,这时,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石子、水泥、水和骨胶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混合,即可形成混凝土。
[0004]由于,上述混凝土在制作时,采用筛分装置和烘干装置对沙子进行预处理,而该种的预处理方式是单独进行的,当筛分完成后,还需要通过传送带将合格的沙子传送到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还增加了整体的成本,同时,还使得整体的工序较为复杂。
[0005]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节约成本用的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包括粉料存储罐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砂石传送装置,所述砂石传送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砂石存储装置,所述砂石存储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上料传送带,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连接有称重混料机,所述粉料存储罐的下料端通过蛟龙输送机与称重混料机进料端连接,所述称重混料机的下料端连接有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行驶在轨道架上,所述运输小车的下料端连接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的下料端连接有注料抹平机,所述注料抹平机的中部设有可移动式成型模具框;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筛分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外表面的下部安装有下料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内部安装有烘干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外表面的上部安装有防尘排放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外筒和内环,所述外筒内腔的一端通过内环分隔有细石腔和粗石腔,所述内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细石腔内距阵列有排石孔,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外筒内壁之间设置有走石间隙,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细石腔内固定连接有蛟龙叶片,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粗石腔内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刮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筛分组件还包括筛分电机和进料斗,所述外筒一侧固定连接有筛分电机,所述筛分电机输出轴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筛分杆,所述筛分杆的一端
贯穿外筒且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筛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固定在内筒的内表面,所述进料斗的出料端贯穿外筒并延伸至内筒内腔的一端,所述进料斗的内腔安装有阀门。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所述外筒的外表面且位于内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所述第一下料框内腔与细石腔内腔连通,所述第二下料框的内腔与粗石腔内腔连通,所述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内腔的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外表面且位于斜块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共设置有4组,且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内各设置有两组。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下料气动杆,所述第一下料框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气动杆,所述下料气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保护杆和第一进气管,所述十字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杆,所述保护杆的外表面阵列设有排气孔,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外筒且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分别位于保护杆的内腔,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外表面且位于保护杆内腔壁之间设置有走气间隙,所述第二进气管直径小于第一进气管的直径,所述第二进气管的表面且位于第一进气管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排气间隙。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防尘排放组件包括排风箱,所述外筒外表面的上部且位于细石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排风箱,所述排风箱内腔的下部错位固定连接有挡尘板,所述排风箱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排风箱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排风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砂石存储装置包括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所述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箱,所述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的顶面且位于防尘箱的内腔安装有砂石传送装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砂石传送装置包括移动轨道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上部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的顶面安装有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分别用于给第一存储罐或第二存储罐进行输送砂石。
[001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车身,所述车身的底面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前驱动轮和后从动轮,所述车身的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前驱动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立柱和立板,所述车身顶面的一端对称固定连接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区域分别转动连接有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之间的区域安装有中间辊,两个所述立柱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前驱动轮一侧通过链轮配合链条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传动螺纹杆,所述传动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传动块,两个所述传动块之间的区域转动连接有中间辊,所述上辊的外表面通过传输带分别转动连接有中间辊和下辊,所述车身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的区域转动连接有辅助辊。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0019]1、通过粉料存储罐、烘干装置、砂石传送装置、砂石存储装置、上料传送带、称重混料机、蛟龙输送机、运输小车、搅拌机、注料抹平机和成型模具框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上料,烘干、对物料的混合,运输、以及后期的搅拌、待搅拌完成后,在将混凝土注入到成型模具框内,并且对其进行抹平,为一体化的生产;
[0020]2、通过内环一方面实现了将外筒分隔有细石腔和粗石腔,方便后期再进行筛分时,将合格的沙子和不合格的沙子进行分离,另一方面,将对内筒进行一个支撑,确保内筒在外筒内更好的旋转,最后,通过该种的设计,使得整体处于封闭状态,方便后期的烘干,同时,还能减少烘干时灰尘四溢的情况;
[0021]3、通过烘干组件中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一方面可以实现将热空气均匀的分布在保护杆内,因为进入到第一进气管的热空气一部分被排出,进入到保护杆的一端,而另一部热空气进入到第二进气管内,并且被排出在保护杆的另一端,同时,由于两段式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料存储罐和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砂石传送装置,所述砂石传送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砂石存储装置,所述砂石存储装置的下料端连接有上料传送带,所述上料传送带的下料端连接有称重混料机,所述粉料存储罐的下料端通过蛟龙输送机与称重混料机进料端连接,所述称重混料机的下料端连接有运输小车,所述运输小车行驶在轨道架上,所述运输小车的下料端连接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的下料端连接有注料抹平机,所述注料抹平机的中部设有可移动式成型模具框;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筛分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外表面的下部安装有下料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内部安装有烘干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外表面的上部安装有防尘排放组件;所述筛分组件包括外筒和内环,所述外筒内腔的一端通过内环分隔有细石腔和粗石腔,所述内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细石腔内距阵列有排石孔,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外筒内壁之间设置有走石间隙,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细石腔内固定连接有蛟龙叶片,所述内筒的外表面且位于粗石腔内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刮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组件还包括筛分电机和进料斗,所述外筒一侧固定连接有筛分电机,所述筛分电机输出轴端通过蜗杆配合蜗轮转动连接有筛分杆,所述筛分杆的一端贯穿外筒且与外筒固定连接,所述筛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固定在内筒的内表面,所述进料斗的出料端贯穿外筒并延伸至内筒内腔的一端,所述进料斗的内腔安装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所述外筒的外表面且位于内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所述第一下料框内腔与细石腔内腔连通,所述第二下料框的内腔与粗石腔内腔连通,所述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内腔的上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斜块,所述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外表面且位于斜块的下部对称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闭合板,所述闭合板共设置有4组,且第一下料框和第二下料框内各设置有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料一体化成型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下料气动杆,所述第一下料框一侧固定连接有下料气动杆,所述下料气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闭合板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远方李贤丛茂彬朱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构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