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96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修剪;(2)挖施肥坑;(3)施基肥;(4)灌心处理1;(5)灌心处理2;(6)喷叶面肥;(7)诱导催花;(8)剪枝和人工授粉;(9)疏花;(10)疏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方法通过与肥料元素的搭配,实施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不仅能达到莲雾产期调节的目的,可错过销售旺季上市,提高种植莲雾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证莲雾果实质量和口感,适合大规模种植。适合大规模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莲雾(SyzygiumsamarangenseMerr.&Perry),又名洋蒲桃,金山蒲桃,是一种热带常绿乔木,原产于马来西亚及印度。莲雾树姿优美,枝叶繁茂,通常是在夏季开花,秋季结果,其果色鲜艳,果实品质好,营养丰富。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地区均有种植。
[0003]在自然条件下,莲雾产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正造果的果实较小、口味淡、品质欠佳,不耐贮藏,又恰逢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的盛产期,其经济价值长期未受重视。台湾通过改良品种和产期调节技术,使莲雾产期由原来的夏季提早到冬春季,且果形大,色红,甜度高、肉质脆,使莲雾一跃成为台湾六大主栽的水果之一。产期调节是用人为的耕作措施或药剂处理来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使植株花芽分化,然后再促使已分化的花芽开花,发育成果实,使植株在原来没有果实生产的季节结果。目前莲雾产期调节技术主要采用环剥、断根、环剥等耕作方法,抑制营养生长,提高碳氮比,诱使花芽分化,再用催花剂(主要为扑灭松、乐斯本等有机磷农药)进行催花处理。一般来说,断根可以在短时间内抑制生长。但当温度、水分和肥料条件适宜时,受伤的根系会迅速愈合,并在断裂处生长出大量新根,效果不持久;环剥是对果树的树皮进行人工切割,阻碍韧皮部筛管的运输功能,影响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分向根系的运输,达到控制植物营养生长的目的,但是对技术要求高,力度不对会出现死树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追肥、加催花剂、疏花疏果等方式提供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效果持久,所得莲雾品质好,味道佳。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修剪:在莲雾产期调节催花前65日进行修剪,修剪主要疏剪树冠上层徒长枝,将枯枝、下垂枝、交叉枝、弱枝、过密枝剪除,剪除工作完成后全园喷晒一次杀菌剂;
[0007]S2、挖施肥坑:围绕每颗莲雾树挖一条施肥坑,施肥坑宽33cm,深度17cm;
[0008]S3、施基肥:在施肥坑中加入钙镁磷肥0.5kg和氮钾复合肥2kg作为基肥,每次间隔14天,共2次;
[0009]S4、灌心处理1:施基肥工作完成的第10~15天,使用质量浓度为20~30%的硅酸钠水溶液和10~25mg/L的莽草酸溶液等体积比例混合后灌心1~3次,每株用量为400~500mL,每次间隔15~20天;
[0010]S5、灌心处理2:在步骤S4完成后的第7~15天,使用10~30mg/L瓜氨酸和质量浓度为0.05~0.10%乙二胺四乙酸钙钠水溶液等体积比例混合后灌心,每株用量100~200mL,
每次间隔7~10天,共1~3次;
[0011]S6、喷叶面肥:在步骤S5灌心处理期间对叶面进行施肥,叶面肥按重量份计由氯酸钾10~15份、赤砂糖8~15份、壳寡糖肽钙8~15份、二甲基甲酰胺1~5份、自来水80~100份混合而成,喷至叶面滴水,每次间隔7~10天,共1~3次;
[0012]S7、诱导催花:在步骤S6完成后的第15~20天,选择晴天清晨或者傍晚,用浓度为0.5~1g/L二甲亚砜,每株15~20mL灌心1~3次;
[0013]S8、剪枝和人工授粉:剪掉生长过程中杂乱没有花芽的树枝,人工拧开莲雾花萼,将花药贴在雌蕊的柱头上即可;
[0014]S9、疏花:授粉结束后的3~5周后对莲雾花进行疏花,选留每花穗长势优良的小花,花穗以摘除中间花穗和向上花穗、留两侧花穗为原则,各花穗间隔15~20cm;
[0015]S10、疏果:待莲雾长果后,进行疏果处理,每个果穗留3~5个果,剪掉多余莲雾果。
[0016]进一步地,步骤S1修剪在催花前70天,修剪可改善树冠荫蔽而造成通风不良、光照不透的状况,促进不同层次的叶片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杀菌剂为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株用量80mL。
[0017]进一步地,钙镁磷肥购自山东鑫宇航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总磷含量≥12;氮钾复合肥购自山东诚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018]进一步地,步骤S4在施基肥工作完成的第12天,使用质量浓度为22%的硅酸钠水溶液和22mg/L的莽草酸溶液等比例混合灌心2次,每株用量为450mL,每次间隔18天。
[0019]进一步地,步骤S4和S5中灌心指的是沿着施肥坑加入肥料。
[0020]进一步地,步骤S5在步骤S4完成后的第10天,使用25mg/L瓜氨酸和质量浓度为0.08%乙二胺四乙酸钙钠水溶液等体积比例混合后灌心,每株用量150mL,每次间隔8天,共2次。
[0021]进一步地,步骤S6中,叶面肥按重量份计由氯酸钾12份、赤砂糖12份、壳寡糖肽钙12份、二甲基甲酰胺2份、自来水90份混合而成,喷至叶面滴水,每次间隔8天,共2次。
[0022]进一步地,步骤S7在18天后,用浓度为0.8g/L二甲亚砜,每株18mL灌心2次。
[0023]进一步地,步骤S9在授粉结束后的4周后对莲雾花进行疏花,各花穗间隔16cm;
[0024]进一步地,步骤S10每个果穗留4个果,剪掉多余莲雾果;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
[0026]本专利技术的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能有效提高莲雾花穗数量,远大于传统的种植方法,且成花率能达到98%以上;其中使用硅酸钠水溶液能促进莲雾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处理部位调运等多种效能,促进花芽分化的同时提供莲雾生长所需的硅元素。通过对莲雾果树底部的2次灌心,能提供莲雾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果树快速生长;通过对叶面追肥,能对莲雾进行营养生长抑制和促进花芽分化,解决莲雾产期调节的关键技术难点,并经催花后莲雾具有花穗萌发整齐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30]S1、修剪:在莲雾产期调节催花前65日进行修剪,修剪主要疏剪树冠上层徒长枝,将枯枝、下垂枝、交叉枝、弱枝、过密枝剪除,剪除工作完成后全园喷晒一次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杀菌剂,每株用量80mL;
[0031]S2、挖施肥坑:围绕每颗莲雾树挖一条施肥坑,施肥坑宽33cm,深度17cm;
[0032]S3、施基肥:在施肥坑中加入钙镁磷肥0.5kg和氮钾复合肥2kg作为基肥,每次间隔14天,共2次;
[0033]S4、灌心处理1:施基肥工作完成的第10天,使用质量浓度为20%的硅酸钠水溶液和10mg/L的莽草酸溶液等体积比例混合后灌心1次,每株用量为400mL,每次间隔15天;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莲雾产期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修剪:在莲雾产期调节催花前进行修剪,修剪工作完成后全园喷晒杀菌剂;S2、挖施肥坑:围绕每颗莲雾树挖施肥坑;S3、施基肥:在施肥坑中加入钙镁磷肥和氮钾复合肥作为基肥;S4、灌心处理1:施基肥工作完成的第10~15天,使用质量浓度为20~30%的硅酸钠水溶液和10~25mg/L的莽草酸溶液等体积比例混合后灌心1~3次,每株用量为400~500mL,每次间隔15~20天;S5、灌心处理2:在步骤S4完成后的第7~15天,使用10~30mg/L瓜氨酸和质量浓度为0.05~0.10%乙二胺四乙酸钙钠水溶液等体积比例混合后灌心,每株用量100~200mL,每次间隔7~10天,共1~3次;S6、喷叶面肥:在步骤S5灌心处理期间对叶面进行施肥,叶面肥按重量份计由氯酸钾10~15份、赤砂糖8~15份、壳寡糖肽钙8~15份、二甲基甲酰胺1~5份、自来水80~100份混合而成,喷至叶面滴水,每次间隔7~10天,共1~3次;S7、诱导催花:在步骤S6完成后的第15~20天,选择晴天清晨或者傍晚,用浓度为0.5~1g/L二甲亚砜,每株15~20mL灌心1~3次;S8、剪枝和人工授粉:剪掉生长过程中杂乱没有花芽的树枝,人工拧开莲雾花萼,将花药贴在雌蕊的柱头上即可;S9、疏花:授粉结束后的3~5周后对莲雾花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军
申请(专利权)人:三亚南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