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94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包括S1、第一年8~9月种植香蕉母株;S2、第一年11~12月,选择香蕉母株旁粗壮的吸芽保留作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S3、香蕉母株正常管理,自然留吸芽,第二年3月~4月,选择香蕉母株旁粗壮吸芽作为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S4、第二年7~8月,香蕉母株进入采收期,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已开始抽蕾,同年11~12月,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进入采收期,同时,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已开始抽蕾,次年(即第三年)4~6月,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可进入采收期;S5、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植物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香蕉(Musaspp.)属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世界鲜果贸易量最大的水果。我国是世界第二产蕉大国,也是世界第一香蕉消费大国。
[0003]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产区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目前有少量种植。香蕉是大型草本植物,目前在我国栽培种香蕉,有巴西蕉、威廉斯、粉蕉等类型,但生育期最短的香蕉品种,完成整个生育期至少也需要310~330天左右,一般一年一收。利用光、温、水、土条件,如何提高复种指数、密度或利用间作、轮作、套作等条件增加土壤利用率,从而提高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亚热带地区,如何提高香蕉复种指数,增加产量而不受冬季寒害的影响,成为种蕉企业探索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第一年8~9月按一定种植密度种植香蕉母株;
[0008]S2、所述S1中的所述香蕉母株正常管理,自然留吸芽,第一年11~12月,在所述香蕉母株旁选择1株粗壮的吸芽保留作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
[0009]S3、所述S1中的所述香蕉母株正常管理,自然留吸芽,第二年3月~4月,在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旁选择1株粗壮吸芽作为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
[0010]S4、第二年7~8月,所述S1中的所述香蕉母株进入采收期,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已开始抽蕾,同年11~12月,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进入采收期,同时,所述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已开始抽蕾,第三年4~6月份,所述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可进入采收期;
[0011]S5、所述S1

S4步骤中,需按香蕉生长过程的栽苗期、缓苗期、大苗期、香蕉旺盛生长期、花芽分化前至孕蕾期、抽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成熟期进行施肥。
[0012]优选的,
[0013]所述S1中,所述种植密度为每亩135~140株;
[0014]所述S2中,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或所述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生长至80cm~100cm时,在植株喇叭口处喷施烯效唑溶液;
[0015]所述烯效唑溶液喷洒量为每株100mL~150mL;所述烯效唑溶液为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70~80倍的水溶液。
[0016]优选的,所述栽苗期时,每穴撒施基肥,所述基肥与定植穴土壤混合均匀,根系不与所述基肥接触,土壤保持湿润;
[0017]所述基肥包括有机肥、弱碱性肥,复合肥,杀虫剂、生物菌肥;
[0018]所述有机肥用量为5kg~10kg;
[0019]所述弱碱性肥为钙镁磷肥,所述弱碱性肥用量为200g~300g;
[0020]所述复合肥用量为150g~250g;
[0021]所述杀虫剂用量为15g~20g;所述杀虫剂为噻唑磷;
[0022]所述生物菌肥用量为5kg。
[0023]优选的,所述缓苗期时,待蕉苗第一片新叶展开后,开始根部施肥,包括以下步骤:
[0024]每5~7天施高氮复合肥如或有机水溶肥;所述施肥次数为4~5次;
[0025]所述高氮复合肥或有机水溶肥浓度为0.2%~0.5%;
[0026]所述施肥方法为滴施。
[0027]优选的,所述大苗期时,施肥步骤如下:
[0028]S51、根据田间香蕉苗的长势情况每株施入高氮复合肥、硫酸镁、硫酸锌,施肥后修垄培土覆盖;
[0029]S52、以后每7~10天每株滴施高氮复合肥;土壤保持湿润,3~4天喷灌或滴灌1次;
[0030]所述S51中,所述高氮复合肥重量为75g~100g,所述硫酸镁重量为50g、所述硫酸锌重量为25g;
[0031]所述S52中,所述高氮复合肥重量为50g~75g。
[0032]优选的,所述香蕉旺盛生长期时,施肥步骤如下:
[0033]S61、每株施入有机肥和高氮复合肥;
[0034]S62、间隔10天后追加高钾复合肥和氯化钾1次,施肥位置位于香蕉叶冠幅以外10厘米处,共追肥两次;
[0035]所述S61中,所述有机肥重量为2kg,所述高氮复合肥重量为200g~300g;
[0036]所述S62中,所述高钾复合肥重量为150g,所述氯化钾重量为50g。
[0037]优选的,所述花芽分化前至孕蕾期时,施肥步骤如下:
[0038]抽蕾前40天重施肥,采用表土撒施的方式;
[0039]每隔7~10天施肥1次,每株施入平衡型复合肥和硫酸钾复合肥;
[0040]所述平衡型复合肥重量为100g~150g,所述硫酸钾复合肥重量为100g~150g。
[0041]优选的,所述抽蕾期时,施肥步骤如下:
[0042]每月每株撒施1次复合肥和滴施1次有机水溶肥;
[0043]每7天滴灌1次;
[0044]所述复合肥重量为50g~100g,所述有机水溶肥重量为100g~150g;
[0045]撒施所述复合肥时需将肥料均匀地微施在两行香蕉的中间地表,撒施完毕后,隔夜喷灌水1次。
[0046]优选的,所述幼果期时,施肥步骤如下:
[0047]每月每株撒施两次高钾复合肥;
[0048]每7天滴灌1次;
[0049]叶面喷施螯合钙倍液,进行补钙;
[0050]所述高钾复合肥如重量为50g~100g,撒施时,肥料均匀地微施在两行香蕉的中间地表,撒完肥料隔夜后喷灌水1次或撒后直接灌溉水;
[0051]所述螯合钙倍液为螯合钙稀释600

800倍水溶液。
[0052]优选的,所述果实膨大成熟期时,施肥步骤如下:
[0053]每月每株撒施两次高钾复合肥;
[0054]所述高钾复合肥重量为50g~100g;撒施时,肥料均匀地微施在两行香蕉的中间地表,撒完肥料隔夜后喷灌水1次。
[00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0056]通过在第一年8~9月种植香蕉母株,并在同年收获粗壮吸芽作为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次年收获另外的粗壮吸芽作为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对香蕉母株、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和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均按香蕉的生育期进行施肥,可在第二年收获两次,第三年收获一次,达到两年三收的效果,大大提高香蕉产值,提高效益。
附图说明
[005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第一年8~9月按一定种植密度种植香蕉母株;S2、所述S1中的所述香蕉母株正常管理,自然留吸芽,第一年11~12月,在所述香蕉母株旁选择1株粗壮的吸芽保留作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S3、所述S1中的所述香蕉母株正常管理,自然留吸芽,第二年3月~4月,在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旁选择1株粗壮吸芽作为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S4、第二年7~8月,所述S1中的所述香蕉母株进入采收期,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已开始抽蕾,同年11~12月,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进入采收期,同时,所述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已开始抽蕾,第三年4~6月份,所述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可进入采收期;S5、所述S1

S4步骤中,需按香蕉生长过程的栽苗期、缓苗期、大苗期、香蕉旺盛生长期、花芽分化前至孕蕾期、抽蕾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成熟期进行施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种植密度为每亩135~140株;所述S2中,所述第一代吸芽挂果母株或所述第二代吸芽挂果母株生长至80cm~100cm时,在植株喇叭口处喷施烯效唑溶液;所述烯效唑溶液喷洒量为每株100mL~150mL;所述烯效唑溶液为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70~80倍的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苗期时,每穴撒施基肥,所述基肥与定植穴土壤混合均匀,根系不与所述基肥接触,土壤保持湿润;所述基肥包括有机肥、弱碱性肥,复合肥,杀虫剂、生物菌肥;所述有机肥用量为5kg~10kg;所述弱碱性肥为钙镁磷肥,所述弱碱性肥用量为200g~300g;所述复合肥用量为150g~250g;所述杀虫剂用量为15g~20g;所述杀虫剂为噻唑磷;所述生物菌肥用量为5kg。4.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苗期时,待蕉苗第一片新叶展开后,开始根部施肥,包括以下步骤:每5~7天施高氮复合肥如或有机水溶肥;所述施肥次数为4~5次

所述高氮复合肥或有机水溶肥浓度为0.2%~0.5%;所述施肥方法为滴施。5.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一种香蕉两年三收的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苗期时,施肥步骤如下:S51、根据田间香蕉苗的长势情况每株施入高氮复合肥、硫酸镁、硫酸锌,施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柳燕田丹丹郭成林韦莉萍岑庆宋李宝深周维黄曲燕何章飞韦弟杨延东李朝生李文教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