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火灾损失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337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0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火灾损失的种植方法,在新的植树造林区域,每隔一段距离栽种具有阻燃效果的树木,将普遍种植林木分段隔开,在山林火灾高发区域,在山林等地每隔一段距离换种具有阻燃效果的树木,将现有林木分段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在林下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替换的水一部分储存用作防火备用水,一部分用于浇灌林地及其林下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的粪便可以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生物有机肥,对林下经济作物进行施肥,既利于防火又提高经济效益,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植树造林方法,当遇到火灾时降低火势蔓延速度甚至阻隔火势蔓延,有效降低扑灭难度,提高灭火速度。提高灭火速度。提高灭火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火灾损失的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火灾损失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植树有益于子孙后代,“先人留下浓荫树,后辈儿孙好乘凉。"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造林的基本措施是: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
[0003]但现有技术中,现在很多地方山上的树木自然生长,连城一片,而这些连片的树木都是易燃或者没有阻燃效果的,遇到火灾时容易成片大规模燃烧,特别是在干旱、高温地区更严重,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由于山林等地面积大,又无燃烧阻隔带,火势很容易成片迅速蔓延,给扑灭带来很大的困难。并且,在森林火灾高发区,往往投入巨额资金防火,比如禁止火种入山,把山林沉积的落叶全部清理干净等。这样做虽然人为火灾发生率不多,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防范。而且因闪电等自然现象引起的火灾防不胜防,一旦起火往往扑灭速度赶不上火势蔓延速度。被烧毁的山林不管是人为种植恢复还是自然恢复,若干年后还是存在同样的隐患,同时,一些沙化地区现在在大量的植树造林,这些地方森林覆盖率提高后也会向前述一样存在火灾隐患,一旦火灾发生,往往扑灭速度赶不上火势蔓延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火灾损失的种植方法,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0005]情况一:在新的林地进行植树造林;
[0006]情况二:在已经种植完毕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
[0007]情况三:在已经大面积损毁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
[0008]其中,情况一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0009]步骤一:卫星遥测,获取林地地形地貌信息,包括区域面积和海拔高度;
[0010]气象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信息;
[0011]地质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土壤条件信息,包括土质、土壤排布和地壳运动轨迹;
[0012]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取到的信息综合处理,得到种植区域的三维建模,将需要种植的区域进行UV展开,把三维区域平整摊开,得到二维图像;
[0013]步骤三:在二维图像中进行区域分割,以图像四个拐角任意一点作为出发点,每100米设置一个阻燃林木点,阻燃林木点在任意方向上,至少三点连成一条直线,林木点位置的设置可根据地形地貌进行适当调整;
[0014]步骤四:以每个阻燃林木点为中心点,设置长20米,宽10米的矩形阻燃林木带,阻
燃林木带的形状、尺寸和间距可根据地形地貌的改变而改变,因地制宜,对阻燃林木带进行适当调整;
[0015]步骤五:标记单个矩形阻燃林木带四个端点的位置,以任意一个端点为出发点,间隔两米标记植树点,且相邻两个植树点的距离为两米,间隔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0016]步骤六:在每个植树点开挖直径10厘米,深15厘米的植树坑,向坑中栽种高度在60厘米和80厘米之间的阻燃林木,品种选取木荷或者是其他种类植株,植株的种类可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不能改变植株耐火性好的特性;
[0017]步骤七:确保植株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少于50厘米,且要垂直栽种,回填;
[0018]步骤八:定期浇灌和施肥,检查植物长势,对于长势差的植株,适当调整灌溉和施肥的频率;
[0019]情况二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
[0020]步骤一:卫星遥测,获取林地地形地貌信息,包括区域面积和海拔高度;
[0021]气象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信息;
[0022]地质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土壤条件信息,包括土质、土壤排布和地壳运动轨迹;
[0023]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取到的信息综合处理,得到整体地貌信息,将已有植被的区域剔除,得到种植区域的三维建模,将需要种植的区域进行UV展开,把三维区域平整摊开,得到二维图像;
[0024]步骤三:在二维图像中进行区域分割,以图像四个拐角任意一点作为出发点,每200米设置一个阻燃林木点,阻燃林木点在任意方向上,至少三点连成一条直线,林木点位置的设置可根据地形地貌进行适当调整;
[0025]步骤四:以每个阻燃林木点为中心点,设置长40米,宽20米的矩形阻燃林木带,阻燃林木带的形状、尺寸和间距可根据地形地貌的改变而改变,因地制宜,对阻燃林木带进行适当调整;
[0026]步骤五:在每个矩形阻燃林木带中,移走原本的植株,清除杂草,平整地面;
[0027]步骤六:标记单个矩形阻燃林木带四个端点的位置,以任意一个端点为出发点,间隔四米标记植树点,且相邻两个植树点的距离为四米;
[0028]步骤七:在每个植树点开挖直径10厘米,深15厘米的植树坑,向坑中重载高度在60厘米和80厘米之间的阻燃林木,品种选取木荷或者是其他种类植株,植株的种类可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不能改变植株耐火性好的特性;
[0029]步骤八:确保植株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少于50厘米,且要垂直栽种,回填;
[0030]步骤九:定期浇灌和施肥,检查植物长势,对于长势差的植株,适当调整灌溉和施肥的频率;
[0031]情况三的种植方法参照上述情况一的种植方法步骤。
[0032]优选的,所述阻燃林木带和其他林木间隔交错排布,所述阻燃林木带的宽度和长度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普遍种植林木的可燃性调整具体大小。
[0033]优选的,所述阻燃林木带中阻燃林木木荷的种类可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更换,但是更换的阻燃林木要有阻燃性。
[0034]优选的,所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中步骤二中得到的二维图像,包括各区域植
被的分布信息、地质信息、海拔信息和风向信息。
[0035]优选的,所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中步骤四中,林木带的位置、倾角和朝向可以改变,但是必需保证单个林木带的面积不小于200m2。
[0036]优选的,所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中步骤三中,若同一方向上的最后一个阻燃林木点距离图像边界的距离小于100米,则不进行下一个阻燃林木点的设置。
[0037]优选的,所述阻燃林木带的间隔区域可以种植林下经济作物或者进行水产养殖。
[0038]优选的,所述水产养殖产生粪便和循环水,所述循环水初始时,从外界引进,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循环水进行增添。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40]1.本专利技术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在林下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和水产养殖,林下经济作物视情况可以在其他林下也可以在阻燃林下。水产养殖替换的水一部分储存用作防火备用水,一部分用于浇灌林地及其林下经济作物。同时,水产养殖的粪便可以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生物有机肥,对林下经济作物进行施肥,既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火灾损失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分为以下三种情况:情况一:在新的林地进行植树造林;情况二:在已经种植完毕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情况三:在已经大面积损毁的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其中,情况一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卫星遥测,获取林地地形地貌信息,包括区域面积和海拔高度;气象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信息;地质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土壤条件信息,包括土质、土壤排布和地壳运动轨迹;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取到的信息综合处理,得到种植区域的三维建模,将需要种植的区域进行UV展开,把三维区域平整摊开,得到二维图像;步骤三:在二维图像中进行区域分割,以图像四个拐角任意一点作为出发点,每100米设置一个阻燃林木点,阻燃林木点在任意方向上,至少三点连成一条直线;步骤四:以每个阻燃林木点为中心点,设置长20米,宽10米的矩形阻燃林木带;步骤五:标记单个矩形阻燃林木带四个端点的位置,以任意一个端点为出发点,间隔两米标记植树点,且相邻两个植树点的距离为两米;步骤六:在每个植树点开挖直径10厘米,深15厘米的植树坑,向坑中栽种高度在60厘米和80厘米之间的阻燃林木,品种选取木荷;步骤七:确保木荷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少于50厘米,且要垂直栽种,回填;步骤八:定期浇灌和施肥,检查植物长势,对于长势差的植株,适当调整灌溉和施肥的频率;情况二的种植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卫星遥测,获取林地地形地貌信息,包括区域面积和海拔高度;气象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和风向信息;地质局,获取目标区域附近土壤条件信息,包括土质、土壤排布和地壳运动轨迹;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取到的信息综合处理,得到整体地貌信息,将已有植被的区域剔除,得到种植区域的三维建模,将需要种植的区域进行UV展开,把三维区域平整摊开,得到二维图像;步骤三:在二维图像中进行区域分割,以图像四个拐角任意一点作为出发点,每200米设置一个阻燃林木点,阻燃林木点在任意方向上,至少三点连成一条直线;步骤四:以每个阻燃林木点为中心点,设置长40米,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任黄金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扬运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