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行业中造型与制芯的
,特别涉及一种在砂型铸造中采用机器人进行下芯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铸造行业,特别是汽车铸铁零件的铸造领域,大部分实现了大规模机 械化生产,各工序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现在,所有企业在砂型铸造生产线上采用的下芯方法都是通过人工搬运直接下芯,或者人工搬运到组芯胎具上,机械手通过夹具把砂芯下到铸型上,两种方式都存在人为的操作误差,导致累加误差变大,目前采用的下芯方式的缺点是 (1)铸件尺寸精度不高,砂芯和铸型的相对误差会大于1. 5mm ; (2)机械手使用夹具不灵活,夹具通用性差,机械手使用的夹具一般要根据各品种的砂芯、铸型变化要重新设计制造,夹具花费巨大; (3)人工成本较高,每条造型线都要3-8个下芯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铸造下芯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铸件尺寸精度不 高的问题。 本技术所述的铸造下芯装置,包括用于对砂芯输送板上的砂芯进行定位的砂 芯定位组件、用于对在铸型输送线上输送的砂箱、安装在砂箱中的铸型进行定位的砂箱定 位组件、用于对砂芯进行夹持下芯到铸型上的机器人组件。 优选地,铸造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下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砂芯输送板上的砂芯进行定位的砂芯定位组件、用于对在铸型输送线上输送的砂箱、安装在所述砂箱中的铸型进行定位的砂箱定位组件和用于对所述砂芯进行夹持下芯到所述铸型上的机器人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风,邓宗钰,龙善北,陈祖礼,廖文东,杨双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