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289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包括固定支座(1)、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与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所述的固定支座(1)包括门型碰撞支架(14);所述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与门型碰撞支架(14)上部铰接,并通过调整转动连杆(23)的转动起始角度限制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摆动的起始高度,并释放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所述的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下部固定粘接有补强胶片(36)的钢板(32),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撞击门型碰撞支架(14),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36)与钢板(32)的粘接性能。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模拟不同冲击条件,完美的测试补强胶片在动态冲击状态下与钢板的粘接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补强胶片作为一种可以增强汽车车身钢板强度的补强材料,自身具有粘接性,粘贴到钢板上固化后可与钢板形成复合结构,起到增加车身局部钣金刚性、强度,提升钢板本身固有共振频率,降低车身对部分振动的敏感性、衰减振动频率和振幅,提升平顺性NVH性能的作用。为了使补强胶片发挥功能,施工时需要将胶片与钢板完全贴合,但在实际应用时受运输中钢板震动及前处理液和电泳液冲刷等综合因素影响,补强胶片可能与钢板粘接不完全,出现翘角、脱落等现象,进而影响补强效果。因此为了防止出现此类现象,需要对补强胶片与钢板间的粘接性能进行测试,检查粘接效果。
[0003]目前补强胶片常用的粘接性测试方法是测试初粘性,即在特定角度的斜面上将不同尺寸的钢球以相同的初始状态释放,测试其在补强胶片胶层上的滚动距离。但这种方法表征的是补强胶片在静止状态下的初粘性,无法模拟动态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之间的粘接性能。因此如何通过装置来测试补强胶片在动态冲击状态下与钢板的粘接性能成为汽车胶粘剂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模拟不同冲击条件,完美的测试补强胶片在动态冲击状态下与钢板的粘接性能。
[000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包括固定支座1、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与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
[0007]所述的固定支座1包括固定浇筑底座11与竖直固定于固定浇筑底座11上的门型碰撞支架14;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包括转动连杆23;所述的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上端固定连接转动连杆23并通过转动连杆23与门型碰撞支架14上部铰接,并置于门型碰撞支架14一侧;
[0008]所述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通过调整转动连杆23的转动起始角度限制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摆动的起始高度,并释放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
[0009]所述的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下部固定粘接有补强胶片36的钢板32,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撞击门型碰撞支架14,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36与钢板32的粘接性能。
[0010]所述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还包括角度刻度盘21、固定圆盘22与固定插销24;
[0011]所述的固定圆盘22固定于转动连杆23上与转动连杆23中轴心;固定圆盘22的盘面周向均布多个圆盘定位孔221,多个圆盘定位孔221分布于同一圆周;
[0012]所述的角度刻度盘21空套于转动连杆23上与转动连杆23中轴心,并固定于门型碰
撞支架14上,角度刻度盘21上设有角度刻度,角度刻度盘21的盘面对应圆盘定位孔221圆心的分布圆周上设有一个刻度盘定位孔211;
[0013]所述的固定插销24插入其中一个圆盘定位孔221与刻度盘定位孔211;调整转动连杆23的转动起始角度;拔出固定插销24释放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
[0014]所述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还包括角度刻度盘21、固定圆盘22与固定插销24;
[0015]所述的角度刻度盘21空套于转动连杆23上与转动连杆23中轴心,并固定于门型碰撞支架14上,角度刻度盘21上设有角度刻度,角度刻度盘21的盘面周向均布多个刻度盘定位孔211,多个刻度盘定位孔211圆心分布于同一圆周;
[0016]所述的固定圆盘22固定于转动连杆23上与转动连杆23中轴心;固定圆盘22的盘面对应刻度盘定位孔211圆心的分布圆周上设有一个圆盘定位孔221;
[0017]所述的固定插销24插入其中一个刻度盘定位孔211与圆盘定位孔221;调整转动连杆23的转动起始角度;拔出固定插销24释放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
[0018]所述的固定插销24插入角度刻度盘21与固定圆盘22的定位孔中;扯动固定插销24末端连接的牵引绳25拉动固定插销24,由定位孔中拔出固定插销24;释放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
[0019]所述的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还包括的冲击落架31与一套砝码35;
[0020]所述的冲击落架31两边向上延伸的边杆311与转动连杆23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冲击落架31下部固定粘接有补强胶片36的钢板32;钢板32下方的冲击落架31设有对应一套砝码35中每个砝码的安装位;并通过各自的砝码固定螺栓34安装或取下砝码。
[0021]所述的门型碰撞支架14另一侧与固定浇筑底座11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斜杆12与第二加固斜杆13。
[0022]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模拟不同冲击条件,完美的测试补强胶片在动态冲击状态下与钢板的粘接性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的角度刻度盘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
的冲击重量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0]首先对本文中可能使用的术语进行如下说明:
[0031]术语“和/或”是表示两者任一或两者同时均可实现,例如,X和/或Y表示既包括“X”或“Y”的情况也包括“X和Y”的三种情况。
[0032]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或其它类似语义的描述,应被解释为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括某技术特征要素(如原料、组分、成分、载体、剂型、材料、尺寸、零件、部件、机构、装置、步骤、工序、方法、反应条件、加工条件、参数、算法、信号、数据、产品或制品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座(1)、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与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所述的固定支座(1)包括固定浇筑底座(11)与竖直固定于固定浇筑底座(11)上的门型碰撞支架(14);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包括转动连杆(23);所述的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上端固定连接转动连杆(23)并通过转动连杆(23)与门型碰撞支架(14)上部铰接,并置于门型碰撞支架(14)一侧;所述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通过调整转动连杆(23)的转动起始角度限制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摆动的起始高度,并释放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所述的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下部固定粘接有补强胶片(36)的钢板(32),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撞击门型碰撞支架(14),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36)与钢板(32)的粘接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2)还包括角度刻度盘(21)、固定圆盘(22)与固定插销(24);所述的固定圆盘(22)固定于转动连杆(23)上与转动连杆(23)中轴心;固定圆盘(22)的盘面周向均布多个圆盘定位孔(221),多个圆盘定位孔(221)分布于同一圆周;所述的角度刻度盘(21)空套于转动连杆(23)上与转动连杆(23)中轴心,并固定于门型碰撞支架(14)上,角度刻度盘(21)上设有角度刻度,角度刻度盘(21)的盘面对应圆盘定位孔(221)圆心的分布圆周上设有一个刻度盘定位孔(211);所述的固定插销(24)插入其中一个圆盘定位孔(221)与刻度盘定位孔(211);调整转动连杆(23)的转动起始角度;拔出固定插销(24)释放冲击重量调整结构(3)向下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冲击状态下补强胶片与钢板粘接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落角度调整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立学王梓人聂志华张晓光秦成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苑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