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0008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及施工方法,转体装置位于桥墩底部,采用实腹式悬臂钢梁、撑脚对转体桥梁提供侧向支撑,悬臂钢梁每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
,具体是指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很多工程建设都需要转体施工技术作为支撑,转体施工不仅在高山峡谷的桥梁工程建设中应用较多,而且在广大城市的立交铁路的跨线工程建设上都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很好很快的适应特殊条件下的桥梁施工,还可以很大程度上为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提供保障,该技术可实现快速跨越既有交通线路,并且对下部线路运行影响很小,是目前铁路、公路桥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程技术。
[0003]桥梁转动体系主要由下承台、球铰、滑道、撑脚、上承台、转盘和牵引系统组成。为了保证转体结构的稳定,防止倾覆,支撑装置至关重要,因此上承台需要足够的厚度,进而增加了工程量和转体重量,同时也会加深基坑深度,增加额外的造价。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桥梁转体支撑装置,既可以较少混凝土浇筑工程量,还能够提高转体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所述转体装置位于桥墩底部,包括球铰、悬臂钢梁、钢套筒、撑脚、滑道、外圈环梁、内圈环梁和牵引索组成;
[0007]所述的球铰包括上球铰和下球铰,且设置在桥墩底部或承台顶部,所述的钢套筒设置在桥墩下部,所述悬臂钢梁沿着桥墩外侧每间隔45
°
或60
°
或90
°
布置一道,所述悬臂钢梁一端固定在钢套筒上,所述悬臂钢梁另一端下部固定撑脚,牵引索缠绕于外圈环梁的外侧。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套筒包裹在桥墩外侧,所述钢套筒内部设置有竖向隔板、横向肋板,所述钢套筒外侧设置用于与悬臂钢梁连接用的端板;所述钢套筒的端板与悬臂钢梁连接处设置有孔洞,用于高强螺栓连接。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悬臂钢梁为工字型或箱型截面或槽型截面,所述悬臂钢梁腹板处设置有加劲肋。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钢套筒的竖向隔板和横向肋板设置有5cm~30cm的孔洞,所述桥墩内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与竖向隔板和横向肋板交叉处设置孔洞,所述钢筋自孔洞内贯穿。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撑脚由单根钢管或双根钢管组成,所述双根钢管通过两片平钢板连接,所述钢管内填混凝土或在管内设置竖向加劲肋;所述撑脚与悬臂钢梁连接
处设置螺栓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撑脚与悬臂钢梁。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悬臂钢梁在跨中部位设置若干内圈环梁,在悬挑远端设置外圈环梁,所述内圈环梁采用工字型、箱型或槽型截面,所述外圈环梁采用工字型、箱型或槽型截面。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圈环梁、外圈环梁与悬臂钢梁连接处设置有孔洞,用于高强螺栓连接。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圈环梁外侧和悬臂钢梁端部外侧设置有防止牵引绳滑出的凹槽。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桥墩下部伸出竖向钢筋,对应着桥墩竖向钢筋在承台上部设置竖向钢筋,转体完成后连接桥墩与承台竖向钢筋。
[0016]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7](1)桩基施工:在基坑四周打入基坑防护钢管桩,按设计高度向下挖掘出承台空间,采用旋挖机挖掘桩孔,放入钢筋笼,浇筑桩基混凝土;
[0018](2)承台第一次浇筑:绑扎承台钢筋后对承台进行第一次浇筑混凝土;
[0019](3)下球铰、滑道安装与承台第二次浇筑:待承台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放入滑道和球铰的支撑钢架,对滑道和球铰的支撑钢架进行定位,绑扎下承台钢筋,以及反力座的钢筋后承台完成第二次混凝土浇筑,之后进行养护;
[0020](4)上球铰安装:清理下球铰杂物,随后铺设四氟乙烯滑块,涂抹黄油润滑,吊装上球铰,在球铰缝隙处缠绕胶带防止杂物进入;
[0021](5)安装临时固定装置:在设计位置放置砂箱,搭设钢套筒的支撑架;
[0022](6)钢套筒、悬臂钢梁、撑脚安装:将撑脚按着规定位置放入滑道上,吊装悬臂钢梁,采用高强螺栓与钢套筒钢模板连接,在悬臂钢梁与撑脚间垫入橡胶垫,微调空隙,随后使用螺栓连接悬臂钢梁与撑脚;
[0023](7)悬臂钢梁与内、外圈环梁拼接安装:待各悬臂钢梁安装就位后,使用螺栓连接悬臂钢梁与内、外圈环梁;
[0024](8)桥墩施工:搭设桥墩模板,绑扎钢筋,检查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螺栓是否松动,随后浇筑桥墩混凝土,待桥墩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桥墩底部临时固定装置砂箱和钢套筒支架,开始桥面结构建设;
[0025](9)主梁施工:搭设主梁模板脚手架,搭设模板,绑扎钢筋,随后浇筑主梁混凝土;
[0026](10)牵引索安装:在外圈环梁与悬臂钢梁的外侧锚固处安装牵引绳,牵引绳另一端穿入承台两侧的牵引机中;
[0027](11)转体:转体前再次检查钢套筒、悬臂钢梁、内外圈环梁以及撑脚等节点区的螺栓连接情况,转体开始后缓慢张拉牵引绳,并实时观察悬臂钢梁与撑脚间压力传感器的读数,出现较大偏心及时调整配重;
[0028](12)台座混凝土浇筑:待转体完成后,焊接上钢套筒下部与下承台上部的连通钢筋,沿钢套筒周边布设分布筋,并与下承台预留钢筋焊接,搭设台座模板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悬臂钢梁与撑脚,并回收;
[0029](13)悬臂钢梁与撑脚拆除:在桥梁转体完成后,首先拆除悬臂钢梁、内外圈环梁,随后拆除撑脚并回收。
[003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改进支撑装置材料和类型,省去上承台的制作,同时支撑装置外移,增加了力臂的长度,使转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可有效地减小桥墩底部转盘混凝土施工效率,并更加经济可靠,同时扩大了支撑体系的力臂长度,提高了转体T构的稳定性;钢套筒可兼做模板使用;桥梁转体时,钢绞线缠绕于外圈环梁与悬臂钢梁端部的外侧中部,为转体桥梁提供动力;该结构受力合理,施工便捷,有效减少了转体结构混凝土浇筑体积,提高了转体结构的稳定性,还可实现转体结构部分可回收,体现了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桥梁转体工程的创新与发展。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转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悬臂钢梁与钢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悬臂钢梁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外圈环梁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内圈环梁节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专利技术钢套筒与桥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7]图7是本专利技术钢套筒与下承台的台座钢筋布设示意图。
[0038]图8是本专利技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装置位于桥墩底部,包括球铰、悬臂钢梁、钢套筒、撑脚、滑道、外圈环梁、内圈环梁和牵引索组成;所述的球铰包括上球铰和下球铰,且设置在桥墩底部或承台顶部,所述的钢套筒设置在桥墩下部,所述悬臂钢梁沿着桥墩外侧每间隔45
°
或60
°
或90
°
布置一道,所述悬臂钢梁一端固定在钢套筒上,所述悬臂钢梁另一端下部固定撑脚,牵引索缠绕于外圈环梁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包裹在桥墩外侧,所述钢套筒内部设置有竖向隔板、横向肋板,所述钢套筒外侧设置用于与悬臂钢梁连接用的端板;所述钢套筒的端板与悬臂钢梁连接处设置有孔洞,用于高强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钢梁为工字型或箱型截面或槽型截面,所述悬臂钢梁腹板处设置有加劲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的竖向隔板和横向肋板设置有5cm~30cm的孔洞,所述桥墩内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与竖向隔板和横向肋板交叉处设置孔洞,所述钢筋自孔洞内贯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由单根钢管或双根钢管组成,所述双根钢管通过两片平钢板连接,所述钢管内填混凝土或在管内设置竖向加劲肋;所述撑脚与悬臂钢梁连接处设置螺栓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撑脚与悬臂钢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臂钢梁在跨中部位设置若干内圈环梁,在悬挑远端设置外圈环梁,所述内圈环梁采用工字型、箱型或槽型截面,所述外圈环梁采用工字型、箱型或槽型截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环梁、外圈环梁与悬臂钢梁连接处设置有孔洞,用于高强螺栓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环梁外侧和悬臂钢梁端部外侧设置有防止牵引绳滑出的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中实腹式悬臂钢梁的转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刚毅赵秋吴廷楹罗霞林发友贾立志邹华杨艳宋建平刘爱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