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3D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0005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及方法,属于汽车内饰件包覆技术领域,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有骨架主槽,所述骨架主槽内靠近零件外边界一侧设有骨架辅助槽,所述骨架辅助槽和骨架主槽内填充有3D mesh材质填充物,所述3D mesh材质填充物通过表皮包覆至骨架上将其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及方法,通过改变骨架结构,在局部增加合适的3D mesh材质填充物填充,释放上层3Dmesh材质填充物的回弹及切边翘曲,减少包覆表皮在软硬交接处受到的来自3D mesh的压力,消除手工包覆软硬交接痕,使得到的手工包覆件具备较高的外观质量,同时外观质量不会随时间迁移而降低,且结构简单,通过增加较少的材料成本。通过增加较少的材料成本。通过增加较少的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及方法,属于汽车内饰件包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内饰要求越来越高,3D mesh材质填充物因其高舒适性、低密度的特性,广泛作为中高档车型内饰包覆填充物。此类手工包覆零件常见于仪表板、车门护板、副仪表板等部位,属于消费者敏感区域,因此零件需要具备较好的外观。手工包覆时通过拉力实现表皮包边,表皮具备较大变形,在包覆完成后,包覆表皮存在一定的收缩,同时因为3D mesh材质填充物切边翘曲,包覆件软硬交接处极易出现痕迹,影响外观。目前行业常用方法与专利“CN110181830A一种避免3D mesh包覆件出现软硬交接线的方法”一致,此方法包覆后零件在零件静止一段时间后,随着表皮收缩,以及3Dmesh材质填充物回弹及切边翘曲,软硬交接痕仍有较大概率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3D mesh作为填充物的包覆件出现软硬交接线的问题,采用现有的缓解软硬交接线手段包覆后零件静止一段时间后,随着表皮收缩以及3D mesh材质填充物回弹及切边翘曲,较大概率仍出现软硬交接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骨架结构,在局部增加合适的3D mesh材质填充物填充,释放上层3D mesh材质填充物的回弹及切边翘曲,消除手工包覆软硬交接痕。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有骨架主槽,所述骨架主槽靠近零件外边界一侧设有骨架辅助槽,所述骨架辅助槽和骨架主槽内填充有3D mesh材质填充物,所述3D mesh材质填充物通过表皮包覆至骨架上将其密封。
[0006]优选的是,所述骨架上还设有靠近骨架辅助槽的骨架多缝纫线槽,所述表皮将表皮缝线部设置在骨架多缝纫线槽内。
[0007]优选的是,所述骨架上还设有结构相同的另一组骨架辅助槽和骨架主槽,所述骨架多缝纫线槽设在两个骨架辅助槽之间。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包括:
[0009]步骤S1,设计待包覆所述骨架;
[0010]步骤S2,分别设计所述骨架主槽和骨架辅助槽的深度和宽度;
[0011]步骤S3,根据所述骨架主槽和骨架辅助槽的深度和宽度制备骨架;
[0012]步骤S4,使用包覆胶水,将裁剪后的所述两片3D mesh材质填充物分别粘接到骨架辅助槽和骨架主槽中;
[0013]步骤S5,使用包覆胶水,将裁剪后的所述表皮手工包覆至骨架表面,可以得到消除3D mesh作为填充物的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
[0014]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2中骨架主槽和骨架辅助槽的深度如下公式(1)和(2)所示:
[0015]h1=d1‑
d2ꢀꢀꢀꢀꢀꢀꢀꢀꢀꢀꢀꢀꢀꢀꢀꢀꢀꢀꢀꢀꢀꢀꢀꢀꢀꢀꢀꢀꢀꢀꢀꢀꢀꢀꢀꢀꢀꢀꢀꢀꢀꢀꢀꢀꢀꢀꢀꢀꢀꢀꢀꢀ
(1)
[0016]h2=h1+d1ꢀꢀꢀꢀꢀꢀꢀꢀꢀꢀꢀꢀꢀꢀꢀꢀꢀꢀꢀꢀꢀꢀꢀꢀꢀꢀꢀꢀꢀꢀꢀꢀꢀꢀꢀꢀꢀꢀꢀꢀꢀꢀꢀꢀꢀꢀꢀꢀꢀ
(2)
[0017]其中:h1为骨架主槽的深度,h2为骨架辅助槽的深度,d1为3D mesh材质填充物的厚度,d2为3D mesh材质填充物的工艺压缩量。
[0018]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2中骨架辅助槽的宽度为10~20mm。
[0019]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2中骨架主槽的宽度根据骨架需要包覆的面积确定。
[0020]优选的是,所述骨架主槽宽度的小于等于20mm时,所述骨架辅助槽的宽度与骨架主槽相同。
[0021]优选的是,所述步骤S3中的制备骨架采用注塑、3D打印等工艺方式。
[0022]优选的是,所述表皮采用真皮、麂皮、仿麂皮和人工合成皮革材质。
[002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而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及方法,通过改变骨架结构,在局部增加合适的3D mesh材质填充物填充,释放上层3D mesh材质填充物的回弹及切边翘曲,减少包覆表皮在软硬交接处受到的来自3D mesh的压力,消除手工包覆软硬交接痕,使得到的手工包覆件具备较高的外观质量,同时外观质量不会随时间迁移而降低,且结构简单,通过增加较少的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
[0029]1‑
骨架;
[0030]2‑
3D mesh材质填充物;
[0031]3‑
表皮;
[0032]11

骨架主槽;
[0033]12

骨架辅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根据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6]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0038]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0040]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消除3D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包括骨架1、3D mesh材质填充物2和表皮3,下面将详细介绍下上述各组件的结构和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0042]骨架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1),所述骨架(1)上设有骨架主槽(11),所述骨架主槽(11)靠近零件外边界一侧设有骨架辅助槽(12),所述骨架主槽(11)和骨架辅助槽(12)内填充有3D mesh材质填充物(2),所述3D mesh材质填充物(2)通过表皮(3)包覆至骨架(1)上将其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上还设有靠近骨架辅助槽(12)的骨架多缝纫线槽(13),所述表皮(3)将表皮缝纫线设置在骨架多缝纫线槽(1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上还设有结构相同的另一组骨架主槽(11)和骨架辅助槽(12),所述骨架多缝纫线槽(13)设在两个骨架辅助槽(12)之间。4.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消除3D mesh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设计待包覆所述骨架(1);步骤S2,分别设计所述骨架主槽(11)和骨架辅助槽(12)的深度和宽度;步骤S3,根据所述骨架主槽(11)和骨架辅助槽(12)的深度和宽度制备骨架(1);步骤S4,使用包覆胶水,将裁剪后的所述两片3D mesh材质填充物(2)分别粘接到骨架辅助槽(12)和骨架主槽(11)中;步骤S5,使用包覆胶水,将裁剪后的所述表皮(3)手工包覆至骨架(1)表面,可以得到消除3D mesh材质填充物手工包覆件软硬交接痕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旭鹿芳芳叶兵赵兴宇张跃李露孙杨郑敬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