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914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包含:轴套,形成一轴孔;轴封壳体,内部形成容室及通过容室的中孔,该中孔供轴套枢设;及密封模块,组设于容室内,包括第一、第二密封环组及数个弹性元件,第一及第二密封环组套设于轴套外,数个弹性元件分布于第一与第二密封环组间,提供弹力作位置补偿,使第一及第二密封环组分别抵接于容室内轴向相对的两侧面,第一及第二密封环组各包含至少一组密封环,该些密封环是由至少三段环圈单体接续而成的多段式环圈,并设有弹性圈体圈束设置于其外环缘,提供环圈单体弹力作用而作径向补偿,另藉密封环内孔缘形成气槽,用以阻止制造过程流体通过其中而外漏,确保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密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制造过程压 力较低的密封场合的转动设备中,提升对设备制造过程侧的制造过程流体防泄漏功能的多^: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为防止制造过程流体经由设备机件及传动轴间的缝隙泄漏至大气 侧,设备一般会在其机壳端部装设一组轴封装置,提供该传动轴可旋转地枢 设其中,并藉由该轴封装置内的密封环贴合对磨,以期达到防止制造过程 流体外泄的目的。目前现有习知的集装式密封装置主要是具有一轴封壳体、 一轴套以及 数个密封环,该轴套是枢设于该轴封壳体内,并提供传动轴穿设其中,使轴 套可随传动轴一同旋转,该数个密封环是装设于该轴封壳体内部,而密封 环为单体设计,并套设于该轴套外侧。此外,前述的轴封装置中,因其密封环为一完整的环圏设计,在密封 环更换时,须将轴封装置中的轴封壳体及密封环由转动设备上拆下,无法 直接在转动设备上进行维修,造成零件更换及维修的操作不便。在另一己知轴封装置设计中,其密封环皆为3片式的多段环圈设计,该 些多段环圈的环圈单体样式变化(环体单体接合处形状不同),且所述多段 环多完全单独设置于设备内,无法藉由结构本身自行平衡补偿,以致密封 环与设备传动轴或密封环与轴封壳体间的密封性不佳,因而,易使该轴封装 置一侧的制造过程流体经由密封环与轴套间的缝隙朝大气侧方向流动,无 法维持其应有的防泄漏功能。而且,该密封环装设于集装式密封装置靠大气侧的壳体内,与传动轴 直接接触,不具有自动轴向及径向位置补偿随压力补偿偏移位置的功能,故 密封环使用一段时间后,因密封环与传动轴旋转磨耗时,使传动轴与密封 环间的缝隙变大,影响密封环与传动轴间的密封性,即必须整组密封环予 以换新,以致密封环有使用寿命偏短的问题。在安装时,需将密封环组逐 一安装置入轴封壳体内部,与一般集装式密封装置整组拆装结构相比较,安 装时需耗费更多的安装时间,也容易发生人为疏失。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轴封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 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 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 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实属当 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轴封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 种新型结构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藉此 设计改善先前既有轴封装置应用于转动设备时对制造过程侧的制造过程流 体的防泄漏功能不佳与维修的不便的缺点,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该集装密封装置是包含: 一轴 套,该轴套中形成一轴孔; 一轴封壳体,该轴封壳体内部形成一容室及一通 过容室的中孔,该中孔供该轴套枢设其中;以及一密封模块,是组设于该 轴封壳体的容室内,该密封模块包括一第一密封环组、 一第二密封环组及数 个弹性元件,该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套设于该轴套外侧,该数个弹 性元件分布于第一密封环组与第二密封环组之间,用以提供弹力作位置补 偿,使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分别抵接于该轴封壳体的容室内轴向 相对的两侧面,该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各包含至少一组密封环,该 些密封环各包含一由至少三段环圈单体接续而成的多段式环圏,并设有一 弹性圈体圈束设置于所述密封环外环缘,且该些密封环中具有对应轴套外 径的内环孔,提供轴套枢设其中,该些密封环的内孔缘形成至少一气槽。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第 一密封环组的密封环 及第二密封环组的密封环上分别形成至少一定位凹部,在轴封壳体的容室 的轴向两相对側壁面上各设有至少一定位部,分别穿设于相对应的定位凹 部中,使该第一密封环组的密封环及第二密封环组的密封环定位于该容室 内。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密封环在该至少三段环 圈单体外环缘形成内凹的圈槽,提供该弹性圈体装设定位其中,该弹性圏体可为一弹簧条接设而成的圈体。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邻接容室壁面的密封环侧面设 有凹槽及位于凹槽外围的外环面,所述的外环面贴抵容室侧面;该密封模块的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各包括有数组密封环相邻并列,相抵接的 二密封环中的至少一密封环侧面上设有凹槽及位于凹槽外围的外环面,以 所述的外环面贴抵侧邻密封环的侧面。前述的多段环圏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气槽断面形状为矩形、半 圆形、V形、单斜式三角形及斜方形中的任一种。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轴封壳体包含一端盖及 一密封盖,该密封盖藉由数个螺栓组设于该端盖一侧,该端盖与密封盖各 形成相对应的中孔,供该轴套装设其中,该端盖与该密封盖在彼此相对的 接合面处至少形成一凹部而相对并合成该容室,该端盖邻接密封盖的侧面 设有数个螺孔,在密封盖上设有分别对应该数个螺孔的数个穿槽,该数个 穿槽分別径向延伸至密封盖外周缘形成开口 ,提供螺栓直接置入其中。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轴套一端伸出该密封盖 外,在该轴套伸出密封盖外的该端外周面形成一对位槽,该轴封壳体还包含 数个定位件,该数个定位件一端可滑移伸入对位槽中,该数个定位件上各 设有长孔,用以提供螺栓穿设其中而分布锁固于密封盖上。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位于所述的轴封壳体最内侧的 该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中的至少一密封环侧面形成数个定位凹 槽,分别提供该些弹性元件的端部定位其中。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至少一隔绝流体入口设置于该 轴封壳体,且连通该容室,所述的轴封壳体形成至少一注油孔连通至该容 室。前述的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中所述的轴套伸出轴封壳体外的 端部上形成数个连通轴孔的孔,用以分别装设传动元件,该轴套在该轴孔 内孔壁上形成至少一密封槽,该至少一密封槽中装设有密封环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其中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藉由前揭的技术方案设计,利用设置于轴封壳体内的第一、第 二密封环组搭配弹性元件达到两侧轴向位置补偿的功用,属于背对背 (back-to-back)结构提供轴套在其中旋转,且在轴套外围提供双重密封功 用,以及利用第一、第二密封环组的密封环内环缘形成至少一环气槽的设 计,提供气体存置于所述气槽中,用以在轴套外周面与密封环间进一步形成 气墙,使该集装密封装置应用于转动设备中,可以令制造过程側的制造过 程流体充满设备腔体并触及密封面,藉由气墙隔绝制造过程流体朝向大气 侧方向流动,有效防止制造过程流体经由该集装密封装置的部件间的缝隙 及密封面泄漏至设备外,确保安全性。当在转动设备制造过程侧有制造过程流体压力时,或制造过程流体具 有挥发、腐蚀、毒性等,尚可以经由该轴封壳体的隔绝流体入口注入加压 的隔绝气体,使隔绝气体充满容室,且进入第一密封环组、第二密封环组的 密封环环内缘的气槽中而包覆于轴套外周面,而形成气墙般的阻隔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段环圈式集装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装密封装置是包含: 一轴套,该轴套中形成一轴孔; 一轴封壳体,该轴封壳体内部形成一容室及一通过容室的中孔,该中孔供该轴套枢设其中;以及 一密封模块,是组设于该轴封壳体的容室内,该密 封模块包括一第一密封环组、一第二密封环组及数个弹性元件,该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套设于该轴套外侧,该数个弹性元件分布于第一密封环组与第二密封环组之间,用以提供弹力作位置补偿,使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分别抵接于该轴封壳体的容室内轴向相对的两侧面,该第一密封环组及第二密封环组各包含至少一组密封环,该些密封环各包含一由至少三段环圈单体接续而成的多段式环圈,并设有一弹性圈体圈束设置于所述密封环外环缘,且该些密封环中具有对应轴套外径的内环孔,提供轴套枢设其中,该些密封环的内孔缘形成至少一气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怡洁
申请(专利权)人:祥景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