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触控式荧幕的显示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42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触控式荧幕的显示器元件,其包括显示层,以及触控传感器结构于该显示层的顶部。该触控传感器结构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阵列,该第一电极阵列与该第二电极阵列为非平行,其中该第一电极阵列占据触控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比例,该第二电极阵列占据该触控传感器区域的第二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触控式荧幕的显示器元件
技术介绍
触控式荧幕已逐渐广泛应用于消费性电子装置,其元件中存在LCD显 示器,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照相机。使用者可通过触控式 荧幕互动,省却输入键盘的空间,因此在既定的元件尺寸中,可允许较大的 显示面积、。在作用于触控点与上述荧幕间的众物理效应中,感测在相互正交的电极变化,可保证获致最高的解析度,并以既有的工艺技术最轻易的整合。增加触控功能焚幕的传统方法是将必要的电子结构筒易地叠层于显示 器的顶部。现行研发中具潜力的廉价解决方案为尽可能地将触控荧幕结构整 合于显示器中,如此亦具有增加显示器本身附加价值的优点。无论以何种方 式,必需将信号值最大化,使其能精确地判定"触控"的位置。在某些方式中,信号可通过改变感测电极的填充因子(fiU factor)而极大 化,易言之,即改变该些电极所占据整体面积的比例。例如,可于线性阵列 线中加入钻石型电极垫。此外,仍有各种不同的最佳化的填充形状被提出以 供使用。于显示器上的该触控荧幕的无法避免的特征为其中一组矩形电极邻近 于该显示器本身中的电性接地面,如此则倾向于降低灵敏度,因为该接地面 吸引电场线时,并且电场线延伸至该元件外部时,这些电场线因而无法受到 接触荧幕所影响,导致降低敏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先前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当干扰靠近一组 感测电极时,增加触控荧幕灵敏度的方法。该干扰可能来自接地面,或像素电极电路下方的触控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触控式焚幕的显示器元件,包括显示层;以及触控传感器结构于该显示层的顶部,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阵列,该第一电极阵列与该第二电极阵列为非平行;其中该第一电极阵列占据触控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比例,该第二电极阵列占据该触控传感器区域的第二比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装置,在其中设计触控传感器结构,具有交错的电极,并具有非对称的填充因子。优选者为,较低填充因子用于远离该显示结构的该组电极,以及较高填充因子用于接近该显示层的该组电极。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认知此组合可提供改善的灵敏度,当此取决于在此结构之间的电容模型。通过定义该第一电极阵列为接近下层的显示层,则此第一阵列优选为具有较大的比例。该些电极阵列可个别包括直线型电极线,在触控感测区域中,沿其长度方向具有固定的宽度。于阵列中的该些电极线与另 一阵列中的该些电极线具有不同的宽度。此为电极阵列的最简单的形式。于另一配置中,该些电极阵列个别包括直线型电极线,沿其长度方向具有扩大部,在该些扩大部之间具有间隙,对应于其他阵列中的该些电极线的间距,在其一阵列中的该些扩大部与另 一阵列中的该些扩大部具有不同的尺寸。此提供由扩大部所构成的2D阵列,各扩大部由电极线相互连接。例如,该些扩大部具有钻石的形状。上述两种设计可相互结合,构成于阵列中具有直线型矩形电极,且于另一阵列中具有扩大部的电极线。上述两个电极阵列可具有相同的间距,然而并非以此为限。该第一比例优选为比该第二比例多至少0.1,该第一比例亦可比该第二比例多至少0.2或0.3。最接近该显示结构的该阵列具有愈大的比例,在该显示结构中,则可提供对电磁信号愈大的屏蔽效果。该触控传感器结构包括玻璃基板位于该第一和该第二电极阵列之间,以及抗刮层于该第二电极阵列上,该抗刮层位于该玻璃基板上对向于该显示层。上述结构构成该触控传感器结构的上半部,最接近使用者的触控装置(指 触控笔)。彩色滤光阵列可设置于该显示层和该触控传感器结构之间,以及该显示结构可包括液晶显示器。该显示结构可具有顶共同电极面设置于该触控传感器结构的下方,以及本专利技术提供触控传感器结构,其受到此接地面较少的影响。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的显示器装置具有电容式触控输入传感器的剖面示意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感测元件的第一电极组态;图3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图2电极设计的修正样态;图4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感测元件的第二电极组态;图5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图4电极设计的修正样态;图6用以显示在无触控输入情况下不同的电极设计所展现不同的电容值,其显示在X电极与Y电极之间的电容;以及图7显示在具有触控输入的情况下,不同的电极设计是如何地改变其电容值,以及显示在触控笔存在的情况下,该电容值改变的百分比。附图标记i兌明10 有源玻璃基板; 12 共同电极;14 彩色滤光层; 16 平面介电层;18~Y感测电才及; 20 上玻璃基4反;22 X感测电极; 24~抗刮层;26 触控笔或指尖; 30a、 30b、 40a、 40b 直线型电极线;32a、 32b 扩大部; 62-80 *会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各实施例详细说明并伴随着附图说明的范例,做为本专利技术的参考依据。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皆使用相同的图号。且在附图中,实施例的形状或是厚度可扩大,并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各元件的部分将以分别描述说明的,另外,特定的实施例仅为揭示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特定方式,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触控传感器结构的电极配置,其具有两组电极阵列,分别占据该触控感测区域的不同部分比例。于此称为"非对称的,,电极设计,其中,不同的电极阵列具有不同的填充因子(fill factor)。本专利技术改善灵敏度的优点,将讨i仑如下。图1显示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的显示器装置具有电容式触控输入传感器的剖面示意图。该显示器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其包括至少一显示层。此显示器面板的详细设计并未本专利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因此并未在此提供其细部构造的详细描述。 一般而论,该显示器结构为液晶显示器结构,包括液晶材料层,夹置于两基板之间。就有源阵列显示器而言,该基板包括下有源基板10和上被动基板20。该被动基板20例如设置共同电极12。该共同电极12为共同接地面,且为金属层设置于彩色滤光层14上。位于该共同电极12的下方为液晶层,其位于有源玻璃基板10上。许多显示器技术,例如横向电场效应(IPS)技术,其所有的电极层皆位于下有源基板上。本专利技术亦可应用于此,在此实施例中,该触控传感器亦需要屏蔽该有源基板上的电位改变。平面介电层16和该触控传感器的Y感测电极18的结合位于该彩色滤光层14的上方。实际上,结构层12、 14、 16、 18形成于上玻璃基板20上。因此,该上玻璃基板20用于该显示器装置中的上被动基板,其亦用以该触控传感器的支撑结构。该X感测电极22设置于该基板20相对于该Y感测电极18的一侧,且提供光极化层和抗刮层24做为上表面。该触控笔或指尖26供使用者碰触该抗刮层24的表面以达互动触控的目的。因此,图l显示显示器结构,其具有触控传感器结构于该显示器结构的顶部。该显示器结构的一些构件整合于该触控传感器,例如该上玻璃基板20、上偏光板24和彩色滤光层14。因此,该结构并不分别定义出显示器部件和触控传感器部件,而显示器功能设置于触控感测功能的下方。更进一步的整合程度可于该显示器内部移动该X感测电极(亦即在两基板之间)。然而,如此将降低触控笔作用于XY电容的影响。图2显示触控感测元件的第一电极组态,其具有直线型电极线30a、30b,沿着线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触控式荧幕的显示器元件,包括: 显示层;以及 触控传感器结构于该显示层的顶部,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阵列,该第一电极阵列与该第二电极阵列为非平行, 其中该第一电极阵列占据触控传感器区域的第一比例,该第二电极阵列占据该触 控传感器区域的第二比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肯尼斯R怀特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