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4899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包括一基板、多层感测导电层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基板具有一上表面。这些感测导电层皆配置在上表面上,并呈行列排列。这些第一开关单元配置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这些感测导电层。藉由这些第一开关单元,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而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该装置能大幅增加触控输入装置所具有的感测器的数量,有效地提高触控输入装置的精确度,以准确地侦测触控笔或手指的位置,进而让使用者可以顺利地操作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输入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触控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许多电子设备(electronic equipment ),例如手机、个人数位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与全球定位导航器(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navigation, GPS navigation)等手持电子装置以及电脑等,通常需要透过键盘、滑鼠 或触控面板(touchpanel)等输入装置来操作,其中触控面板能与电子设备的萤幕整合成 一触控式萤幕(touch screen),因此触控面板被广泛地采用。图1A为已知的一种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而图1B是图1A中线工-I的剖面示意图。请参 阅图1A与图1B,已知的触控面板IOO包括一透明玻璃板IIO、多个纵向导电条(vertical conductive strip) 120、多个横向导电条(horizontal conductive strip) 130 以及一晶片(chip) 14 0。透明玻璃板110具有一上表面112与一相对上表面112的下表面114,其中这些纵向导电 条120皆配置在上表面112上,而这些横向导电条130皆配置在下表面114上。也就是说,这 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分别配置在透明玻璃板110的相对二表面上。承上述,纵向导电条120与横向导电条130皆为透明的铟锡氧化物膜层(Indium Tin Oxide film, ITO film),且这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分别具有多个导 电层122、 132,其中任一条纵向导电条120中的导电层122皆彼此电性连接,而任一条横向 导电条130中的导电层132皆彼此电性连接。晶片140具有多个输出入端(Input / Output contact, I/O contact) 142,而 这些输出入端142—对一地电性连接这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因此纵向导 电条120与横向导电条130二者的总数量会等于输出入端142的数量,且晶片140电性连接这些纵向导电条120与这些横向导电条130。当一触控笔P1接触上表面112或导电层122时,触控笔P1所对应的纵向导电条120或横向导电条130二者的电容值会改变。此时,晶片140会根据此改变的电容值,得知触控笔P1的位置,以移动电子设备的萤幕所显示的游标(cursor),让使用者得以从触控面板100操 作手持电子装置或电脑等电子设备。由此可知,每一条纵向导电条120与每一条横向导电条130可分别作为能感测触控笔P1位置的二个感测器(sensor)。因此,触控面板100所具有的感测器的数量等于纵向导电条120与横向导电条130二者的总数量。以图1A为例,触控面板100包括五条纵向导电条120与四条横向导电条130,因此触控面板100具有九个感测器。一般而言,触控面板100所具有的感测器越多,触控面板100的精确度越高,即触控面板100能更准确地侦测到触控笔P1的位置,以精确地控制游标移动。为了提高触控面板100的精确度,目前许多公司、工厂、企业与学术单位在触控面板100的研究上,都是朝向增加纵向导电条120与横向导电条130二者数量的趋势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输入装置,该装置能大幅增加触控输入装置所具有的 感测器的数量,有效地提高触控输入装置的精确度,以准确地侦测触控笔或手指的位置,进 而让使用者可以顺利地操作电子设备。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包括一基板、多层感测导电层(sensor conductivelayer)以及多个第一开关单元(first switch unit)。基板具有一上表面,而这些感测导电层皆配置在上表面上,并呈行列排列(arrange in column-row order)。这些 第一开关单元配置于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这些感测导电层。藉由这些第一开关单元,同一行 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而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开关单元包括二电晶体以及一反相器(inverter)。其中一个电晶体电性连接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而另一个电 晶体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此外,各个电晶体具有 一启动端、 一第一输出端以及一第一输入端。各个反相器具有一第二输出端与一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一个电晶体的启动端,而第二输出端电性连接另一个电晶体的 启动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至少一电晶体为一场效电晶体(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一双极性电晶体(Bipolar JunctionTransistor, BJT)或一薄膜电晶体(ThinFilm Transistor, TFT)。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多个第二开关单元,其中上表面具有一 行边缘,而各个第二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每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邻近行边缘的其中一个感 测导电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多个第三开关单元,其中上表面更具有 一连接行边缘的列边缘,而各个第三开关单元电性连接每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邻近列边 缘的其中一个感测导电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一晶片、多条第一接线以及多条第二接 线。晶片具有多个输出入端。这些第一接线分别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三开关单元与这些输出入 端之间,而这些第二接线分别电性连接于这些第二开关单元与这些第一接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晶片更具有一电性连接这些第二输入端的时脉产生端(clockgeneration contact),而晶片从时脉产生端输出一时脉讯号至这些反相器。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列边缘的长度大于行边缘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输入装置更包括一配置于上表面的保护层,其中保护层 覆盖这些感测导电层。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保护层是透明的(transparent)。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各个第一开关单元电性连接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 感测导电层之间,以及电性连接于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开关单元皆配置于上表面上,并位于同一行的这些感测 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以及同一列的这些感测导电层中相邻二感测导电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这些感测导电层为多个透明导电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这些透明导电膜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为一透明板。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透明板的材料为玻璃、氧化铝或高分子材料。 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更具有一相对上表面的下表面,而这些第一开关单元皆 配置于下表面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这些第一开关单元整合成至少一晶片。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上述基板与这些感测导电层整合成一线路板(wiririgboard)。透过这些感测导电层,本专利技术的触控输入装置能感测触控笔或手指,并且根据触控笔或 手指的位置,让使用者可以操作电子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上表面; 多层感测导电层,皆配置在该上表面上,并呈行列排列;以及 多个第一开关单元,配置于该基板上,并电性连接该些感测导电层,藉由该些第一开关单元,同一行的该些感测导电层 能彼此电性导通,而同一列的该些感测导电层能彼此电性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达林建铭刘家麟陈智崇殷雪芳
申请(专利权)人: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