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液晶显示装置及触摸屏的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345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触摸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该触摸屏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相对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上具有复数组公共电极线;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数据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数据线提供显示数据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栅极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栅极线提供显示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触控模式时向所述栅极线提供触控栅极驱动信号;公共电极信号产生电路和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显示公共电极信号;触控驱动电路和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用于在触控模式下向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从而提高触摸屏上触摸点位置的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触摸屏、液晶显示装置及触摸屏 的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ATM机、P0S零售机等数码产品中,触摸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常触摸屏 包括电容式触摸屏和电阻式触摸屏。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电路等效图,其中包括两层IT0(氧化锡 铟)层,上层的IT0层为公共电极11,在触控模式时用作触控工作层,用来进行触控,并接收 触控信号;下层的IT0层为屏蔽层12,用来屏蔽触摸屏的噪声。该触摸屏共有5根触摸感应 线左上线82,右上线83,左下线85,右下线86及屏蔽线84。这5根触摸感应线接到同一 个正弦交流电压源81上。左上线82,右上线83,左下线85,右下线86分别接到触摸屏的公 共电极11的左上角98,右上角99,左下角100,右下角101上。屏蔽层12起到屏蔽外界干 扰的作用。并且在公共电极11上具有非导电介质。该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如下手指触摸公 共电极11上的非导电介质,当人体接地时,手指和地的电位相同,因此手指触摸位置的触 控工作层和手指之间就等效为一个接地的电容88,因此从交流电源81到手指就形成了一 个导通电路,从而产生了电流。产生的电流II,12,13,14与触摸点87到触摸屏四个角之 间的电阻R1,R2,R3,R4成反比。而这四个电阻R1,R2,R3,R4的值又同触摸点87到左上角 98,右上角99,左下角100,右下角101的距离成正比,因此通过检测在四个角上的电流II, 12,13,14,就可以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87。由于上述公共电极位于触摸屏内部,同时在触摸屏内部还具有信号线,因此公共 电极和信号线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从而会产生寄生电容,例如数据线和公共电极的电容,栅 极线和公共电极的电容等。对于上述的触摸屏结构,信号线对公共电极的寄生电容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相当大 的影响,从而使得对触摸点的位置检测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提高触摸屏上触摸点位置的检测 准确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相对放置的 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具有复数组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 的一侧上具有阵列排放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每一行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一根栅极 线上,每一列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一根数据线上;所述触摸屏还包括数据驱动 电路,和所述数据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数据线提供显示数据驱动信号;栅极驱 动电路,和所述栅极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栅极线提供显示栅极驱动信号以及 在触控模式时向所述栅极线提供触控栅极驱动信号;公共电极信号产生电路,和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显示公共电极信号;触控驱动电路, 和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用于在触控模式下向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 线提供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优选的,所述数据驱动电路通过开关切换单元和数据线连接;触控驱动电路通过 切换开关单元和所述数据线连接。优选的,触控驱动电路还通过跟随器与数据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触摸屏为电阻式触摸屏,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为直流电压。优选的,所述触摸屏为电容式触摸屏,所述触控驱动信号为交流电压。优选的,所述公共电极线为条状,所述公共电极线,与相邻所述栅极线之间的间隔 相对设置。优选的,每组条状的公共电极线由至少两根相连接的条状公共电极线构成。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摸屏的驱动方法,包括步骤在显示模式下,数据驱动电路向数据线提供显示数据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向 栅极线提供显示栅极驱动信号,公共电极信号产生电路向公共电极线提供显示电极驱动信 号;在触控模式下,栅极驱动电路向栅极线提供触控栅极驱动信号,触控驱动电路向 所述公共电极线和所述数据线提供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优选的,所述数据驱动电路通过开关切换单元和数据线连接;触控驱动电路通过 开关切换单元和所述数据线连接;在数据驱动电路向数据线提供显示数据驱动信号步骤和公共电极驱动电路向公 共电极线提供显示电极驱动信号步骤之前还包括调整开关切换单元,使所述数据驱动电 路和数据线连接,所述公共电极信号产生电路和公共电极线连接;在栅极驱动电路向栅极线提供触控栅极驱动信号步骤和触控驱动电路向所述公 共电极线和所述数据线提供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之前还包括调整开关切换单元,将所述 触控驱动电路和数据线连接,将所述触控驱动电路和公共电极线连接。优选的,所述触控栅极驱动信号为使所有薄膜晶体管都处于关闭状态的电压信号。优选的,显示数据驱动信号、栅极驱动信号、显示电极驱动信号、触控栅极驱动信 号及触控驱动信号为电压信号。优选的,所述触控栅极驱动信号为负电压信号。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触摸屏。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触控模式时,向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同的 触控驱动信号,从而公共电极线和数据线上电势保持相等,因此公共电极线和数据线之间 的电容就对公共电极线上的信号没有任何影响,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寄生电容,提高了触摸 位置检测的准确性。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 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为一种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电路等效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一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每组公共电极线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式触摸屏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的驱动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7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驱动方法的驱动信号的波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 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 明。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 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针对信号线对公共电极的寄生电容会对检测结果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对 触摸点的位置检测不准确的问题,专利技术人研究得出以2. 83寸显示模组为例,信号线对公 共电极的总寄生电容约为14纳法。其中,数据线对公共电极的影响约占80%,栅电极线的 影响约占20%。也就是数据线对公共电极的影响所占比例最大。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一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 中触摸屏包括显示面板102、数据驱动电路200、栅极驱动电路300、公共电极信号产生电路 400a和触控驱动电路400b。参考图2所示,显示面板102包括相对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 板和第二基板为玻璃基板,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具有液晶层。第二基板朝向第一基板的一 侧上具有复数组公共电极线140。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上具有薄膜晶体管(TFT, thin-film-transistor),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排放。其中,每一行TFT150的栅极连接到一 根栅极线161上,每一列TFT的源极连接到一根数据线162上,数据线162和栅极线161设 置在液晶显示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包括:显示面板,包括相对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具有复数组公共电极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上具有阵列排放的薄膜晶体管,其中每一行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一根栅极线上,每一列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一根数据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还包括:数据驱动电路,和所述数据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数据线提供显示数据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栅极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栅极线提供显示栅极驱动信号以及在触控模式时向所述栅极线提供触控栅极驱动信号;公共电极信号产生电路,和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用于在显示模式下向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显示公共电极信号;触控驱动电路,和所述数据线以及所述公共电极线连接,用于在触控模式下向所述数据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线提供相同的触控驱动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悦邱承彬吴显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